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与之密切相关的动力电池企业也赶上了高速列车的发展。经过最初的扩产浪潮,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逐渐加剧。
为了减轻库存压力,国内龙头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和洗牌周期中站稳了脚跟,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其中,宁德时代作为行业第一领军人物,一直是外界了解电力电池出海情况的风向标。
因此,宁德时代最近一个接一个地寻求海外上市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报道,今年2月,宁德时代计划在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筹集至少50亿美元,但该计划暂停后不久,宁德时代最近被爆料前往香港上市。
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透露了上市港股的意愿。那么,为什么三年后宁德时代重启港股IPO呢?
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聚集在海外上市,宁德时代可能成为明年香港股市最大的IPO?
近几个月来,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在海外上市的消息不断在市场上传播。
去年7月,国轩高科技通过瑞士GDR筹集了近6.85亿美元;去年11月,新旺达还通过瑞士GDR筹集了约4.4亿美元;中国创新航空去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并计划在a股上市;青山工业电池公司瑞浦兰军从去年年底开始在香港上市。
宁德时代是动力电池领域“老大”,目前,海外上市一直在准备中。松果金融新闻,11月22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正在考虑香港IPO,并表示潜在上市与金融顾问内外讨论,中信建设投资、中金公司、高盛、瑞银预计将成为交易的领导者,预计明年上市最快。
到目前为止,宁德时代还没有回应这一消息。因此,许多业内人士通过参考瑞士GDR目标发行规模来推测融资规模,预计宁德时代香港股市的融资规模可能在50亿至60亿美元之间(约358亿至429亿元)。
这个规模不容小觑。按照这个融资规模,如果宁德时代成功上市港股,将成为近三年港股市场最大的IPO。据悉,自2022年初以来,只有中国免费、天齐锂业、中创新航在港股市场筹集了100多亿港元。
在这方面,一些国际投资银行主管表示,海外市场IPO的窗口已经打开,宁德时代考虑海外上市是合理的。从他们接触过的国际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国际投资者仍然非常热衷于参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相关投资。
在这方面,国际投资者对宁德时代持乐观态度的原因可能可以从财务角度来解释。第三季度,宁德时报不仅实现了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重增长,而且现金流也相对健康。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1054.31亿元,同比增长8.28%;归母净利润104.28亿元,同比增长10.66%,扣除非净利润94.28亿元,同比增长4.91%。
在现金流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71.25亿元;与2023年初的1910.43亿元相比,货币资金高达2338亿元,也远高于2022年初的890.72亿元。
同时,宁德时代也于11月17日首次投资近2亿元回购公司a股。公告显示,公司通过集中竞价回购104.31万股,占当前总股本的0.0237%,最高成交价为181.1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79.53元/股,总成交额为1.88亿元。
所以,除此之外,国际投资者还看好宁德时代的哪些方面?
宁德时代第二条增长曲线初显,海外工厂建设不能停止?
在于全球“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潜在新能源需求正在释放。欧盟自2035年起决定禁止生产燃料汽车,美国也开始加快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正在高速增长车道上。
欧美市场的蓝海诱使国内外电力电池制造商通过产品出口寻求新的增长。如今,动力电池的供应端已经形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其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技术优势,中国已连续六年跻身世界最大的电力电池制造商之列。到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口额将达到3426亿元,同比增长86.7%“新三样”之一。
作为后来居上者,为了稳定现有水平,更好地占领海外市场份额,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开始选择通过出口技术或产能来降低跨境运输成本,并继续刺激海外潜在需求的释放。
这一发展战略符合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出海建厂”已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默认的最佳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四家中国电池制造商宣布在美国市场布局,但大多与宁德时代相似“技术出海”以资产轻的形式进入;而欧美则以当地建厂的方式进入。据悉,截至目前,中国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已有7家宣布在欧洲建厂。
宁德时代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在这方面也快了一步。早在今年2月初,宁德时代就通过技术授权与美国汽车巨头福特达成了合作。与此同时,根据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宁德时代在欧洲的工厂进展也非常顺利,其中德国工厂已经投产,匈牙利工厂计划生产能力 一期已开工建设100GWh,预计 2 年左右完成建设。
但建厂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随着同行的不断涌入,宁德时代必然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根据2023年中报,宁德时代外币货币资产从2022年中报约401.26亿元增加到2023年中报862.53亿元;外币货币负债从152.61亿元增加到169.01亿元;目前,宁德时代共有三笔美元债务,共计20亿美元。与此同时,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宁德时代境外存款总额为59.96亿元,较2023年初的88.90亿元明显下降。
因此,尽管宁德时代目前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但面对国际形势“碳壁垒”宁德时代海外建厂项目造成的产品出口压力是根本原因“不能停”。为有序推进海外建厂项目,宁德时代需要借助国际资本实现更高的飞跃。
这是因为从业务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宁德时报国内市场份额波动较小,并逐渐稳定下来。然而,该公司海外业务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增长,有望成为该公司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刚刚过去不久的新能源汽车“金十”宁德时代在中国乘用车装机量中仍然排名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宁德时代10月份装机16.78GWh,市场份额为42.81%。
而电池能源研究公司 SNE Research 根据最新报告,2023年 年 1 月至 9 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排名中,宁德时代和韩国巨头 LG 新能源并列第一,市场份额均为 28.1%。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上半年的海外收入也达到了 671.69 占当期营业收入的亿元 与去年相比,35.49%, 23.4% 也实现了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海外业务增长的这一趋势也与行业的整体趋势相一致。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根据Research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公司海外市场规模以三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前景广阔。
总之,随着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宁德时代在中国的竞争地位趋于稳定。为了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实现长期发展,宁德时代选择转向欧美市场,需求有待释放,前景更广阔。
然而,由于海外制造商数量的逐步增加和工厂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特点,宁德时代仍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继续推广现有的海外工厂项目。如果成功上市,将有助于加快宁德时代密集型海外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延长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期,在国际舞台上实现更高的飞跃。
作者:不能斜一点
来源:松果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松果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300613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