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6日,华为和长安正式宣布,双方于25日在深圳正式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其核心信息是,华为独立建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以下是备忘录的主要内容:
1、业务范围: 新目标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智能汽车驾驶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汽车云、AR-HUD和智能灯等。
2、拆分方案:华为将专门针对目标新公司业务范围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目标新公司,并在最终交易文件中确认具体业务范围和装载方案;
3、投资者: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将有意投资新公司,但占股不超过40%。具体股权比例、出资金额和期限由双方另行讨论;
4、业务协议: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竞争的业务,业务范围内的部件和解决方案原则上由目标新公司为汽车客户提供;
5、融资规划:目标新公司将逐步向现有战略合作伙伴汽车公司和具有战略价值的汽车公司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6、交易时间:交易将在六个月内完成并签署最终交易文件,包括股权购买协议、股东协议、目标公司章程和最终交易文件下定义的其他与交易相关的文件。
华为和长安汽车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是对当前市场谣言的回应,也意味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下简称:华为汽车BU)将正式从华为剥离到独立融资、独立会计、独立发展,华为本身不能参与汽车供应商业务,想做汽车业务只有一条路。
01
华为BU独立对行业的影响
1、长安汽车:最直接的好处和最明显的影响是,作为华为BU独立的第一轮投资者,在a股上市的长安汽车(000625)将迎来几个交易限额?看看华为、长安和证券公司是否会有员工,这与之前的赛力斯飙升过程相同。
2、其他合作汽车公司:华为目前合作的汽车公司,包括北汽新能源和奇瑞汽车,将如何参与汽车BU独立后的新公司,这是一场资本盛宴。广汽集团今年年初高调宣布结束与华为的合作。你现在后悔了吗?
3、非汽车公司投资者:在备忘录中,独立成立新公司的汽车BU欢迎汽车公司的投资。这是否排除了其他国有资产和金融投资者?我相信,精力充沛的非汽车公司投资者,特别是深圳的金融投资者,已经采取了行动,想要分享一杯羹,这可能是目前汽车领域最值得投资的目标。
4、深圳国有资产:深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怎么看?毕竟,华为荣耀独立,深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花费了2000多亿元,为华为突破半导体脖子提供了最直接的财政支持。在更有前途的汽车业务中,独立的汽车BU排除了深圳国有资产,这可以说过去吗?深圳国有资产是否应该支持万科,而不是华为BU的独立?
5、比亚迪和非华为合作独立品牌:比亚迪作为中国独立品牌的领导者,你觉得怎么样?上周五,比亚迪大幅下跌5%以上,股价创下近一年新低,这与比亚迪官方宣布新一轮降价促销追求300万年销量有关,这可能与华为BU独立授权众多独立品牌有很大关系。其他没有与华为合作的独立品牌现在在想什么?尤其是长城和吉利。
6、行业竞争:
A、智能汽车新零部件供应商:华为汽车BU独立后,对其他汽车供应商业务的影响如何?特别是汽车BU独立后,将采用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和管理模式。这是否意味着更激进的市场竞争战略?新一轮重组的开始?智能汽车新零部件供应商将进一步卷内。
B、汽车企业:汽车企业暂时摆脱了华为品牌汽车的竞争,但面对更多的华为品牌竞争,除了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华为与奇瑞的合作,至少有两个X边界在2023年广州车展上无意中透露。
02
华为BU独立于华为的影响p>
1、华为汽车业务控制权: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华为BU独立第一轮融资后,将持有60%以上的股份,对BU独立成立的新公司仍有控股权。然而,如果其他汽车公司(包括潜在金融投资者)投资后,华为将如何控制新公司?
2、1 8 N战略的影响:华为的“1” 8 N“全场景战略如何与最大移动终端智能汽车合作?虽然备忘录表明双方都全力支持新公司,但它不在同一系统中,协作效率肯定会大大降低。
3、新公司负责人:谁来负责新公司更符合华为的利益诉求?身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首席执行官余承东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华为的手机业务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此外,做供应商不是余承东的初衷。制造汽车是他最大的追求。所以汽车BU的前任总裁 、现任CSO王军,可能是最合适的人选,毕竟是老板的直系爱将。早些时候离开的华为汽车业务创始人何利扬也可能有机会。
4、华为BU的员工:对于华为BU的员工来说,如果BU是独立的,离开华为系统,最重要的是它是否能保持当前的收入,甚至更多的收入(如新公司的股票期权等),这可能会使BU的人才流动性不高。我不得不提到百度Apolo独立的时间和遗憾。
5、华为基础研发和财务影响:显然,汽车BU独立后,华为基础研发技术进入智能汽车产品渠道更长,实现可能更困难,但没有华为基础研发投资的支持,可能对独立汽车BU影响更大,毕竟,无论研发投资成本如何,新公司难以承担独立会计;
6、华为还会造车吗?汽车BU独立后,根据备忘录,华为不能涉足汽车供应商业务,华为要涉足汽车业务,只能造车。
原创文章,作者:车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81413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