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二家氢能上市公司来了

国内第二家氢能上市公司来了——国鸿氢能二次递表最终取得进展,正在评估投资者对香港IPO的需求。目前,该公司估值70亿元。

11月20日至21日,氢燃料电池公司国鸿氢能围绕投资者首次在香港公开募股(IPO)评估需求。这是国鸿氢能科技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第二次提交。

去年11月22日,国鸿氢能首次提交香港证券交易所,但在接下来的半年有效期内,IPO的进展消息已经沉入大海。

政策和投资环境都非常友好——第一个国家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近一年,氢能行业融资金额超过74亿元,数十家上市企业跨境氢能,其中中中石化、国家电力投资、长城汽车、神华集团等能源国家队先锋。

自递表以来,时间又过去了半年,国鸿氢能距离上市结果的公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01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国鸿氢能不是氢燃料电池领域的萌新,只比氢能第一股亿华通晚成立3年。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连续6年至2022年排名第一,2022年市场份额为21.9%。此外,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在2022年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1.8%。

与亿华通类似,国鸿氢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根据招股说明书,国鸿氢能的主要股东大多由当地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

例如,云浮工业园区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云浮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广东省财政厅控股;佛山东平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控股;青岛城市实际由青岛城市投资控股,青岛城市投资和青岛新能源由青岛城市建设控股。青岛市建设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控股;嘉兴氢港背后的实际控股方为嘉兴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99.99%)和嘉兴南湖(0.01%)。嘉兴南湖由嘉兴南湖金融100%控股,池月投资为嘉兴南湖金融股东之一。

02

与传统能源企业合资

除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国鸿氢能在成长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知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青睐。其中,美锦能源是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

2020年至2022年,国鸿氢能获得数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十亿。2020年10月,美锦能源较早通过投资1.8亿元收购公司约9.03%的股权。在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氢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氢能独角兽企业有6家,国鸿氢能以快速融资实力登榜。

美金能源与国鸿氢能建立了密切关系,自2022年以来加快了氢能产业布局的步伐。依托煤炭领域氢能布局的优势,以项目实施、子公司设立、外商投资等形式建立氢能供应网络。美金能源不仅选择国鸿氢能作为其飞驰汽车的主要供应商,还直接持有国鸿氢能5.32%的股份。

美锦能源旗下飞驰汽车的另一位股东云浮工业园也控股了国鸿氢能。此外,国鸿氢能和飞驰汽车的股东共享董事长。国鸿氢能董事长、法人陈晓敏也一直掌舵着飞驰汽车的控股人鸿运高新技术和佛山汽车运输。

综上所述,国鸿氢能和美锦能源在氢能产业链的发展中形成了产品、管理和资本的合资企业。

03

与传统能源企业合资

国鸿氢能在销售市场得到多方支持,近三年收入持续增长。然而,国鸿氢能在短时间内以信贷销售的形式迅速支撑收入量,导致“没有现金流的收入”尴尬局面。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国鸿氢能科技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不断扩大,分别为2.88亿元、6.49亿元和11.47亿元。三年来,国鸿氢能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8663万元、-5.61亿元和-2.61亿元。

相比之下,在过去的三年里,同行亿华陷入了亏损的漩涡,同期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以及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与国鸿氢相当。

目前,氢能在中国的应用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主要驱动力,类似于十多年前锂能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阶段,氢能企业在市场化和商业化大规模应用之前难以盈利。

但与此同时,整个轨道仍处于商业化爆发前夕,国鸿氢能在中国主要竞争产品公司尚未上市。如果国鸿氢能在今明两年内完成IPO登陆资本市场,并得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帮助,未来将有机会继续发展成为行业领导者。

原创文章,作者:能源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41413564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