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智能驾驶未来有哪些亮点?

百度智能驾驶未来有哪些亮点?

文 / 电动机

10月17日,百度又发布了文心一言4.0,距离发布文心一言3.5不到半年。“企业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决策比竞争对手快,你很可能会赢。”这也是百度目前的策略,李彦宏描述了大模型的应用竞争。

据了解,文心大模型4.0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许多突破。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表示,文心大模型4.0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理解和生成能力的提高相似,逻辑和记忆能力的提高更大,逻辑的提高达到理解的近3倍,记忆的提高也达到了理解的2倍以上。

长期以来,大模型领域缺乏爆款应用,相对较热“妙鸭相机”,热度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参照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包括百度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有自己的爆款应用才能拿到票。

根据节点AUTO的观察,“生成未来(PROMPT THE WORLD)”在2023年以主题为主题的百度世界上,百度展示了一些具体的方向,汽车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许多巨头都希望为汽车行业带来智能授权“伙伴”。

对百度来说,大模型 汽车意味着下一个时代的票。

01

大模型 百度汽车的新成果是什么?

与3.5版相比,4.0版的理解、生成、逻辑、记忆四大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其中,理解和生成能力的提高相似,逻辑和记忆能力的提高更大,逻辑的提高达到理解的近三倍,记忆的提高也达到了理解的两倍以上。基于文心大模型,百度开发了智能代码助手Comate。从内部应用效果来看,总代码采用率达到40%,高频用户代码采用率达到60%。

百度智能驾驶未来有哪些亮点?

4.0的理解能力不仅可以为搜索提供更好的体验,还可以赋予其他行业权力。对于百度来说,它有一个进攻和撤退“法宝”。

节点AUTO观察到,在百度世界2023活动日下午,百度举办了智能汽车垂直论坛。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汽车是百度大模型布局的重点。

从会议上的信息来看,百度的智能汽车业务有三个新的进展,即大模型上车、大规模生产项目的不断推出和汽车行业的明确作用。

“大模型上车”这意味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基于大型模型,最终指向软硬集成和舱驾集成。

软硬一体化和舱驾一体化并不是一个新词。汽车公司和第三方都在这样做。百度的进步在于它借助大型模型重建了其中的一些。李彦宏在现场特别强调“重构”一词。

具体而言,智能汽车分为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两部分,大型车型可以通过重建底层来提高百度在这两方面的能力。

让我们从智能驾驶舱开始。基于文心,百度的车载语音可以实现多路交互、多音区识别和毫秒响应,类似于去年小鹏G9宣传的语音驾驶舱。事实上,人机交互模式的变化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文心的理解、生成、推理和记忆能力更强,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

百度智能驾驶未来有哪些亮点?

百度还在开发apololo Robo-Cabin,采用舱驾分区隔离设计,是一套驾驶舱综合计算平台,

AEB可以实现、基于驾驶舱芯片开发的LCC等基本智能驾驶功能和驾驶舱能力。该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城市通勤 自主泊车2.0、以及智能舱的能力。

在自动驾驶方面,百度基于大型模型重建了现有产品。百度重建了底层算子,并对模型进行了轻量级优化,使现有的成熟批量生产平台能够支持最新的算法模型。反映在功能上,该系统具有二次图形构建能力,通勤模式可以使用,同一路线也可以共享相同的模型。

此外,节点AUTO还注意到,在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10多个人工智能本地应用程序,如新搜索、新地图、新网络磁盘和新图书馆。这意味着基于大型模型,百度深度整合内部环境和汽车场景,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改善智能驾驶舱的体验,也为汽车公司开发人工智能本地应用程序提供了工具。

在大规模生产项目中,除了采用百度整套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技术向外界披露的极悦01外,最近还推出了百度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的新蓝图FREE,百度也宣布了更多的大规模生产合作项目,预计将在年底前携带近10款车型。目前,吉利将在今年年底发布银河旗舰纯电动汽车E8。极越01将在第四季度上市,届时我们将看到百度在智能汽车方面的全部实力。

据苏坦介绍,截至目前,百度Apololo Highway driving Pro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理想,高速领航100公里接管次数<一次,变道成功率>99.2%,匝道进出成功率大于98.7%,APA停车成功率大于99%,停车时间<35秒。此外,根据蓝图首席执行官卢芳给出的数据,蓝图用户高级智能驾驶的激活率为83.74%,其中渗透率(理解为开启率)为99.06%。

在前两点的基础上,百度在汽车行业的角色也很明显,即不做传统的Tier1/Tier2,做平台和生态。

02

百度智能驾驶未来有哪些亮点?

百度在汽车领域积累了很长时间,其中最著名的是自动驾驶能力。

百度的自动驾驶布局始于2013年。当时,百度成立了自动驾驶部门,比汽车制造新力量更早进入。它是中国第一家参与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此后,百度多次在第三方机构的自动驾驶测试名单中名列前茅,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登陆载体是百度Apolo(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百度智能驾驶未来有哪些亮点?

2017年,百度成立了自动驾驶业务集团,然后成立了智能汽车业务部门。此后,百度明确了业务边界: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领域的同步布局。百度可以为汽车公司提供基于地图的各种授权,如人机共享驾驶、车载导航和车载语音交互解决方案。

百度智能汽车业务经过大模型重建后,下一个亮点是它将选择自动驾驶路线,进一步选择纯视觉或激光雷达,或两者兼有。

起初,百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有激光雷达路线,但从会议信息来看,百度选择了纯视觉路线,展示的车型没有配备激光雷达,这意味着百度将与特斯拉直接竞争。

百度之所以选择纯视觉路线,并不是因为它有绝对的技术优势。百度在Apollo 在lite纯视觉方案的基础上,开发了第二代纯视觉感知系统,采用4D BEV Transformer和OCC网络重建三维环境,其场景三维重建分辨率也可超过高线激光雷达。

汽车公司和第三方更多地考虑成本问题,激光雷达的成本一直很高,这导致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

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系统:感知系统、决策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感知系统主要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实现。如果使用激光雷达,这部分成本将上升。同时,由于激光雷达可以感知更多的数据,这需要更强的后端数据处理能力和更好的芯片和算法,这也提高了成本。

Apollo百度 在lite纯视觉方案的基础上,开发了第二代纯视觉感知系统,采用4D BEV Transformer和OCC网络重建三维环境,其场景三维重建分辨率也可超过高线激光雷达。

2023年之前,虽然智能化也是汽车公司的重点,但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强烈。进入2023年后,汽车公司和消费者都提出了智能化所有的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新型乘用车的销量已达到42.4%。

此时,百度借助大模型实现智能汽车业务,无疑符合《纽约时报》的趋势。毕竟,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开始与其他公司合作,使产品在这两个方面获得更强的能力,如与华为的深蓝色和与百度合作的银河系。

总的来说,大模型给百度的智能汽车业务带来了优势,再加上之前的积累,百度在汽车战场上的分量更重。

节点AUTO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AUTO不对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节点AUT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32212880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