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强“妖股”之一的ST曙光走势越发波动。11月29日,ST曙光上演“地天板”行情,开盘十分钟股价从跌停拉升至涨停;11月30日开盘后再度迅速封涨停,报价8.07元/股,但尾盘突发跳水,一度暴跌4.68%,险些上演“天地板”走势,最终收涨1.43%。12月1日开盘再度直线冲高,一度涨超3%,随后震
最近最强的妖股之一ST曙光趋势越来越波动。
11月29日,ST曙光上演地板天板市场,开盘十分钟股价从跌停拉升至涨停;11月30日开盘后,涨停再次迅速关闭,报价8.07元/股,但尾盘突然跳水,一度暴跌4.68%,几乎上演天地板走势,最终收涨1.43%。12月1日,开盘再次直线上涨,一度上涨3%以上,随后震荡下跌,收盘上涨1.03%。
拉长时间线,近61个交易日,ST曙光实现了52个涨/跌,股价走势上演了极速过山车。
01
三次停牌
ST曙光已成为散户大本营
对于ST黎明时分,大涨已是常事,近期已有两波市场。
从7月19日刷出3.1元的新低,到9月28日盘中创出9.62元的新高,ST曙光先后记录了22个交易限额,股价最大涨幅达到210%,成为此期间a股的涨幅之王(不包括年内新股和恢复上市的盈方微)。极端市场也让公司在两个月内停牌三次。
9月15日首次停牌。
2022年8月12日至2022年9月14日收盘,ST曙光累计涨幅124.93%,其中18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变动叠加公司实际控制人无法联系,ST曙光股票自9月15日开市以来停牌,直至9月21日复牌。
9月29日第二次停牌。
9月21日恢复交易至2022年9月28日收盘,累计涨幅达到25.20%。申请后,公司股票自2022年9月29日开盘以来停牌,10月13日开盘以来恢复交易。恢复交易后,公司股价连续9个跌停。
第三次停牌是11月18日。
自11月1日至2022年11月17日收盘以来,共有11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停64.47%。申请后,公司股票自11月18日开盘以来停牌,11月23日恢复交易,恢复交易当天涨停3.76%,随后连续三天跌停。现在又有了第三轮暴涨的趋势。
大涨大跌的背后,离不开资金的炒作。
数据显示,ST黎明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三次登上龙虎榜。每次交易的前五个席位都是营业部的席位。不排除小规模热钱集团炒作的可能性。更夸张的是,被称为散户大本营的东方财富拉萨业务部每次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经常买卖数千万。
随着近几日ST曙光波动越来越剧烈,是低价吸引资金开启第三轮市场,还是炒作资金撤退的开始?回顾大多数妖股之前的走势,不难判断。最后,普通投资者很有可能站在高位买单。
02
绯闻已澄清
公司雷点还有很多
回顾ST曙光被炒作的关键在于两点——新能源汽车和八卦新闻。
首先,公司有新能源汽车业务。8月9日,公司在今年前7个月发布了7月份的产销快报,ST曙光新能源客车业务同比大幅增长。7月份新能源客车57辆,同比增长338.46%;年内426辆,同比增长806.38%。8月12日开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等关键词,瞬间刺激了炒作资金,ST曙光迅速上涨,紧紧封住涨停,随后开始大涨。与此同时,公司押注A00级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刺激了资金进入。
除了业务,公司与小米、华为、赣锋锂业的绯闻让市场更加疯狂。据时代财经报道,2021年初,小米宣布造车,市场上会有小米因资质而收购ST黎明的谣言。但对此,ST曙光至少驳斥了四次谣言,称华为和小米从未与公司有过任何形式的接触。
事实上,ST曙光有相当多的八卦,甚至有传言说威马等新兴汽车品牌将与曙光合作重组。现在,谣言只是谣言,不必期望太多。
理清飙升的原因后,你会发现公司股价的起飞完全是空中楼阁,这与大多数恶魔股票的胡说八道炒作是一样的。本质上是基金炒小炒差的惯性。如果你走得更远,你会发现ST黎明有许多雷点。
首先,实际控制人涉嫌非法被取保候审。
8月中旬,ST黎明的实际控制人张秀根失去了联系。随后,市场传来了强制拘留、逮捕、保释等待审判的消息。据报道,张秀根于7月5日被天津滨海新区公安局拘留;8月10日因涉嫌欺诈被公安机关逮捕;自11月9日起,张秀根因涉嫌非法转让、转售土地使用权被保释。
其次,股权拍卖风波扑朔迷离。
9月4日,ST曙光宣布,为清偿债务,公司大股东华泰汽车持有ST曙光9789.5万股将于10月10日拍卖。当时起拍价为4.14亿元,相当于每股4.2345元。但随后,该交易被暂停,现已恢复拍卖,计划于12月8日举行拍卖。由于此期间股价飙升,起拍价已上涨至6.71亿元,上涨62%。
(来源:京东司法拍卖平台)
公司二股东深圳中能的经营与大股东一模一样。此前,深圳中能持有的4864万股(占总股本的7.2%)也计划于9月29日拍卖,以偿还债务,起拍价为1.60亿元。但随后交易被撤回;随后计划于10月21日拍卖,同时再次撤回。此时,起拍价略有上涨至1.90亿元。
根据最新资料,公司二股东深圳中能于12月28日持有ST曙光749.64万股(约占总股本的1.1%)将公开拍卖,起拍价为0.41亿元。相比前两次,平均价格上涨了40%(拍卖价格一般按起拍日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计算)。
(来源:阿里司法拍卖平台)
大股东二股东大量抛售股权,总股本超过15%,势必对ST曙光的股权结构受到严重影响。一方面,如果拍卖成功,可能会改变公司的控股权,而继母则会改变ST黎明会更好还是更糟?不得而知;另一方面,谁愿意接手?市场也很困惑。目前,上述两次拍卖的申请人数为0。
此外,公司还于11月23日收到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规范经营和信息披露存在问题;11、3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期股价、信函披露、拍卖等问题的监管函;同时,由于大股东华泰汽车,投资者面临着持续的权利保护……只能说雷点一只手数不过来。
03
业绩惨淡
押注微型车能翻身吗?
除上述管理层外,目前还涉及上述管理层ST曙光的经营状况也不乐观。
财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ST曙光实现收入13.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83%;净亏损1.85亿元,扣除非净亏损2亿元,同比略有收窄。业绩损失的主要原因,ST曙光此前曾在相关公告中表示,主要生产基地因外部因素停产,整车及车桥销售业绩低于预期。
据ST曙光11月7日晚披露的10月产销数据快报显示,公司今年前10个月累计产量为1994辆,同比下降53.44%;累计销量为2721辆,同比下降49.07%。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最关心的新能源客车销量惨淡,公司10月份新能源客车销量为0(8月、9月份产销量不足5辆)。简单来说,产能不足,车卖不出去。
另外,ST曙光一年前押注的新能源微型汽车前景依然不可预测。
此前,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收购奇瑞S18(瑞麒M1)及S18D(瑞麒X1)车型旨在尽快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抢占部分中低端市场,扩大公司产品销量。
但上述两款车型于2009年上市,三年后停产,远不能满足车型的生命周期,总销量不足几千台,ST很难说曙光能从这两款车型中获得什么样的先进成熟技术。此前,公司中小股东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罢免公司相关董事和监事维权,最终提起诉讼。收购这两款车型是一大导火索。监管机构还质疑该交易是否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提供流动性。
据悉,截至8月底,公司A00级乘用车(轿车)项目已完成17辆整车试制,相关试验验证正在进行中。
然而,虽然微型电动汽车的门槛很低,但对汽车公司的营销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即使ST曙光微型电动汽车能否如期推向市场,达到一定的销量规模还不得而知。
以目前微型车龙头五菱为例,根据乘联数据,今年前十个月,五菱红光MINI累计销量达到33.83万辆,同比增长11.1%。但即使在这种规模效应下,五菱红光的自行车利润也不高。根据之前的年报,自行车利润不到100元。同时,公司的一些A00级电动高,00级电动车卖了一辆,不得不停产。
即使在缺芯贵电下,A00级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有良好的需求,但随着成本问题的突出,制造商也必须主动调整部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价格。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积累还不够深,但也有很多琐事ST曙光依靠以上两种十年前的车型来翻身还是太难了。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02112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