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东风雪铁龙与东风标致双品牌营销整合后,神龙再次迎来战略调整。
10月19日,东风集团与Stelantis同时在官方平台上发布公告,就神龙未来发展达成共识,称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保持神龙现有治理模式不变,继续履行2019年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即在Stelantis与东风集团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合资年限将延长至2037年。
此外,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双方股东还将以“龙制造、全球销售”为战略方向,扩大龙的全球汽车和零部件出口业务,支持东风集团收购龙工厂,利用系统优势帮助龙融入东风新能源业务领域。
1
不加快转型,只能淘汰
事实上,神龙去年凭借东风标致408和凡尔赛C5X两款新车,连续23个月实现销量同比增长,品牌复兴效果显著。但今年,随着国内传统燃油汽车市场份额的急剧萎缩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缓慢推广,神龙的情况急剧下降。
根据官方发布的产销数据,今年9月神龙销量为6523辆,同比下降53.22%,几乎减半;1-9月,神龙累计销量为63774辆,同比下降29.47%。然而,神龙只是东风集团的一个缩影。
今年9月,东风集团累计销量为149.13万辆,同比下降约20.7%。随着销量的下降,东风集团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水平也创下了近十年同期的新低。上半年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仅为12.7亿元,同比下降76.9%。
在乘用车市场负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渗透、消费者需求转型重建等趋势的推动下,东风集团也不得不考虑新能源背景下的突破。今年4月,东风集团对电气化进程提出了“转型行动”,并对其所有品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根据计划,神龙将在未来五年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为用户提供BEV、PHEV、REEV等动力系统已成为第一家全面电气化新产品的合资企业。第一款新能源车型将于2024年上市,神龙明年将推出新的电动汽车品牌。
2
融入东风新能源事业版图
然而,法国品牌在中国日益衰落是事实。经过多年的亏损,神龙没有多少资金支撑其完成电气化转型。
因此,东风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专注于神龙的剩余资产。10月19日,根据官方披露的交易公告,东风集团计划以17.14亿元的价格收购位于中国武汉和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随后,东风集团与神龙达成租赁安排,将上述资产出租给神龙,租赁期限为10年。
据悉,神龙以前有四个生产基地,但随着神龙后续销量的下降,大部分产能被搁置。2021年,神龙一厂正式停产,土地被政府收回。去年年初,神龙二厂卖给了东风本田。目前,神龙只剩下武汉三厂和成都四厂。据了解,出售给东风集团的目标资产主要是位于武汉的神龙三厂。
在这方面,东风集团表示,收购龙工厂的原因是支持龙公司发展新模式,激发新的商业活力,利用系统优势帮助其积极融入东风新能源业务领域,推动龙公司按下新能源转型的“加速键”。
另一方面,基于东风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和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神龙全球基准工厂的优势资源和现有生产能力,充分发挥集团制造资源的协同作用,加快东风乘用车新能源的“转型行动”。
神龙不仅得到了东风集团“真金白银”的支持,也得到了新能源转型最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关人士告诉“汽车谈话”新能源车型将以东风集团的技术为核心,具体做法可能会效仿东风本田发布的新能源品牌“灵感”。
3
支持神龙“中国制造全球销售”
神龙将第三家工厂卖给东风集团后,目前只剩下成都工厂,也是凡尔赛C5 凡尔赛C5是X世界上唯一的生产基地 X不仅在国内供应,而且在海外出口整车。
近年来,利用双方股东的全球资源和品牌效应,神龙的出口业务发展迅速。数据显示,神龙去年出口总量达到3.7万辆,同比增长180%,创历史新高。这也为神龙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这次战略调整中,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首席运营官、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奥利维表示,他将与东风集团合作,支持神龙继续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标致、雪铁龙车型和富康车型,支持和扩大神龙汽车和零部件的全球出口业务。
据了解,神龙将继续巩固制造优势,充分利用双方股东的海外资源,做好东盟、欧盟等地区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目前,神龙的几个新规划出口项目已全面启动,并于今年实施,可持续贡献出口,未来将陆续启动更多的出口项目。同时,在这次战略调整中,神龙还成立了国际业务部,建立了一支面向世界的国际人才队伍,探索了一条适合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目前,以电气化为基础,以智能网络为主导,以共享为延伸,确实是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的核心主线。然而,国内新能源汽车轨道的玩家非常拥挤,竞争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突破点,也是国内汽车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正如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祖所说,“这是结合东风和Stellantis的战略安排,以及神龙自身的特点,最有利于神龙的长期稳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11912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