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智车技术
和中国一样,除了贾跃亭旗下的法拉第未来,美国和特斯拉之外还有几家新的汽车公司,还有Lucid,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Motors。作为2016年成立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Lucid Motors的前身是电池行业巨头Atieva。
即将被公司引入国内市场的是2017年发布的第一款Lucid车型 Air,它在美国的起价是52500美元。有一段时间,贾跃亭和法拉第未来也持有Lucid 接近15%的Motor股比。但后来贾跃亭自己陷入了资本危机,不得不放弃Lucidid Motor。如果当时乐视的资金运转稳定,贾跃亭可能会掌握法拉第的未来和Lucid 两家企业Motor。
01
Lucid Air产品强吗?
Lucid Air是基于LEAP滑板平台,其电池组铺设在底盘上,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电池,还可以通过压缩电池组和动力系统的空间,大大提高整车的整体空间利用率。从后备箱体积来看,前备箱体积为280升,后备箱体积为739升。对于一辆车来说,这个存储空间非常可观;从座椅布局来看,Lucid Air已经引进了四个行政座椅,两个独立座椅可以是55个°并配有电动腿托,能带来极致的乘坐舒适感。
在动力系统方面,Lucid Air配备了前后双电机和四轮驱动系统,综合功率达到1080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在3秒以内,可与超跑媲美。在电池方面,Lucid Air提供了多种选择,其顶级113kWh电池组,EPA最大续航里程可达832公里,在整个市场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在自动驾驶领域,Lucid Air标配L3级驾驶辅助系统,配备32个传感器,支持19个功能。但国内L3自动驾驶法规尚未放开,Lucid Air空有相关的软硬件配置,L3级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短期内难以实现。更不用说作为一家外国汽车公司,考虑到中国严格的测绘数据出境要求,Lucid无论在后期 Motor或其他外国汽车公司都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相对较大的自动驾驶团队,以实现L3甚至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的实施。
02
Lucid 谁是Air的竞争对手?
从直接竞品的角度来看,Lucid Air直接瞄准特斯拉Model S,特别是6-10万美元的定价比Model高 S便宜多了。只是Model S在中国的销量也比较惨淡,和日中天的Model一样 以及Model Y不能同日而语。毕竟,过高的价格门槛仍然阻碍了大多数消费者。
除特斯拉外,特斯拉,Lucid 与想象中相比,Motor需要处理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一方面,Lucid Motor的品牌吸引力不够,其知名度明显弱于特斯拉。让中国消费者了解和接受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需要很大的努力。特别是在中国,在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无论是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直销,还是引入经销商集团开设网点,都不容易。
另外,另一方面,Lucid Motor需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和埃安,都在寻求向上的品牌,甚至开始触及数百万的市场。还有Lucid 蔚来、理想等,Motor的定位比较相似,都是很有竞争力的对手,更不用说BBA了、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汽车,如沃尔沃和凯迪拉克,在价格和Lucid方面 Air都会有一定的重叠。此外,吉利还开始在中国引进Lotus等豪华品牌,抢占豪华品牌的细分市场。面对被竞争对手包围的情况,Lucid Motor很难仅仅通过引入一款车型就在中国引发热销。Lucid是否具有更强的系统竞争力将成为决定Lucid的决定 Motor能在中国市场走多远的关键。
因此,PK已经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Lucid Motor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然而,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整车平台和智能网络上都遥遥领先。Lucid Motor的未来并不乐观。
03
朱江能帮助Lucididid吗? Motor站稳脚跟?
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之前,Lucid Motor先把朱江招到旗下。
朱江在国内汽车市场也有丰富的简历。从宝马到雷克萨斯,朱江完成了职业经理人的战斗升级。后来,无论是负责威来和集度客户的发展,还是携带福特Mustang Mach-很明显,我们发现朱江希望在国内发展的旗帜上取得一些成就。这次加入Lucididid Motor,它很可能会被复制在Mustang中 Mach-E的情况,成为中国整个品牌的领导者,至少是中国的领导者。
但目前,Lucid 单靠朱江一个人Motor是远远不够的,至少也是由朱江带领的,而且系统力远比Lucid强 更强的福特Mustangmotor Mach-E在中国的表现相对惨淡。另外,朱江能否利用自己在国内的人脉和资源,帮助Lucid? Motor可能会成为决定Lucid的强大合作伙伴 Motor是提高国内销量的捷径。在生产和销售渠道上,与具有较强本土能力的自主品牌合作,将事半功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中国成为Lucid Motor做大做强的关键。然而,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随便引进一款车型就能卖得好的时候了。即使从定位上看,Lucid Motor和特斯拉都有明显的重叠。因此,在没有底层核心技术突破的早期阶段,如果你想在中国做好Lucid Motor,朱江的责任不轻。
原创文章,作者:智车科技I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52312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