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生死战加速,洗牌潮加快,各大汽车企业各找位置

出品|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长跑赛还在继续,但造车新势力的生死战却在加速。

01

新能源汽车市场非常热闹

十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热闹非凡,有的人狂奔,有的人反击,有的人奋力追赶,有的人即将破产。

每个月初,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各种数据和排行榜等消息满天飞,其中重点当然是各汽车公司的月度销售数据。

据公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正在进一步扩大。

首先,比亚迪和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的两大国王。比亚迪9月份销量达到287454辆,轻松夺冠。第二名的特斯拉9月份交付了74073辆。

看看老牌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9月,广汽埃安月销量51596辆,同比增长72%,首次超过5万辆。9月,长安深蓝销量达到17370辆,创下新高。东风蓝图9月销量5010辆,同比增长99%。

第三,汽车制造新力量9月份的市场表现。跑在前面的还是理想的,月销量36060辆,同比增长212.7%。蔚来共售出15641辆,同比增长43.8%。小鹏9月份实现15310辆,同比增长81%。吉利汽车旗下极氪9月交付12053辆,同比增长45.6%。

在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中,哪吒在9月份交付了13211辆汽车,同比下降了26%。虽然它保持了每月1万辆汽车的销量,但销量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

姗姗来迟的长城汽车,后来也公布了9月份的销量,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为2.1万辆。

进入10月后,新车制造力量最受欢迎的是问界。自华为Mate系列手机爆炸以来,被贴上华为标签的问界也很受欢迎。不到一个月,问界新M7定量超过5万辆,其中国庆假期两天定量超过1万辆。

华为常务副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上表示,“起死回生”。

然而,《新略财经》注意到,10月10日,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审查,“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审查”进行了热门搜索,这意味着威马越来越接近破产。

02

造车新势力生死战加速

在造车新势力的浪潮下,各行各业的玩家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神奇力量。经过几轮洗牌,造车新势力的生死战正在加速。

《新产品略财经》首先简要梳理和回顾了汽车制造新力量的时代浪潮。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汽车制造新力量产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已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4年至2016年的萌芽期,行业启蒙,创新者计划入局。

特斯拉是第一个让中国人知道和知道新能源汽车是什么的品牌。2014年,特斯拉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将Model S车型交付给中国消费者,理想汽车创始人李翔是第一批客户。

今年,蔚来、小鹏、合众等造车新势力相继成立。一年后,理想、威马、零跑等品牌也成立。

在萌芽阶段,许多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品牌相继成立,掀起了PPT汽车制造的趋势,资本疯狂涌入。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在竞争概念和资源整合。

第二阶段是2017年至2018年的探索期,领导者开始奔跑,掀起了第一波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浪潮。/p>

自2017年以来,许多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已经成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已经破产的拜腾汽车。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交付第一年开始,抢跑效应开始显现。威来、威马等品牌于当年5月交付车辆。当年12月,小鹏G3车型上市。当年,汽车制造新力量发布了5款车型,掀起了第一波交付热潮。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街道上的一道风景线。

探索期间,谁抢跑,谁先发布车型,谁就能赢得市场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威来,尤其是2018年9月,威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风景无限。

第三阶段是2019年至2022年的发展期,行业竞争加快,各行各业的玩家展示自己的神奇力量,行业洗牌潮加快。

在发展时期,主要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最初以威莱、理想、小鹏三家引领市场,各自努力,其发布的车型也赢得了市场的关注和认可,行业领先效应开始出现。

其中,2022年竞争最激烈,理想发力,开启狂飙模式,2022年底小鹏开始进入黑暗时刻,蔚来的生活也不好过。

然而,2022年,主要玩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行业重组浪潮加快。在发展时期,汽车制造新力量之间的真正实力竞争开始了,市场表现解释了一切。

从新产品略金融的角度来看,自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即发展成熟期和生死阶段。

2023年,各大造车新势力差距大幅拉大,有的继续飙升,有的开始慌张,有的不知所措。

理想继续飙升。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内部大调整的小鹏正在追赶。蔚来也想依靠新车型来追回销量,并发布了蔚来手机。

与埃安、深蓝、兰图等传统老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不同,这些品牌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资源实力支持,极氪也依赖于吉利。相比之下,长城汽车现在应该非常担心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造车新势力都需要不同的技能,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竞争,毕竟是市场竞争。

总的来说,进入2023年后,造车新势力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洗牌潮加快,各大汽车企业各找位置。未来强者更强,弱者加速淘汰,造车新势力生死战加速。

03

汽车制造新势力长跑赛继续继续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八年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05.82万辆,同比增长96.9%。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达到25.6%。2025年设定的阶段性目标已提前完成。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仍在加快。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60%。

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到2030年,预计销量将超过1400万辆。

从长远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前景是可以期待的,主要玩家也有很大的前景。

《新产品略财经》认为,造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是长跑赛,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胜者为王,剩者为王。

理想汽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想今年4月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至少在中国市场,2025年的CR5(市场集中度前五名)可能是2030年的CR5,但CR5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汽车行业的历史经验也证实,汽车制造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将如此。从1961年到20世纪末,德国有53家汽车公司处于巅峰时期,现在只有奔驰、宝马和大众汽车公司。

胜者为王,剩者为王。只有定位准确、产品实力突出、服务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的企业最终才会获胜。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媒体的报道中,汽车制造新力量的死亡名单一直在更新。汽车制造的新力量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一些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即将倒下,比如已经申请破产审查的威马。

未来,汽车制造新力量的领导者将继续领先,抢跑效应将消失,其余只能通过市场竞争洗礼、淘汰、收购、并购和整合。

其余的汽车制造新力量也将探索更多的发展模式,如销售平台和技术,与国际汽车公司建立合资品牌,与国际汽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和市场合作。

当然,未来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还是会有很多变数,甚至是新的可能性。

目前,理想与问世界正在激烈对抗。问世界以华为的光环席卷市场。特别是,问世界新M7车型上市火爆,抢走了许多理想订单。可以看出,强者之间的竞争正在继续。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上演的理想与问界激战,已经影响到一批造车新势力,都跟着躺枪。

当然,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将有新玩家进入。例如,市场期待着小米汽车,最近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正在开发扩展技术,未来小米汽车进入,竞争将会激烈,但仍有待观察。

“新产品略金融”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主要汽车制造新力量仍将展开激烈竞争,行业领先效应进一步显现,行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长跑将继续,生死战将加快。

原创文章,作者:NBS新品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20912651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