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支持的AITO问界曾经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黑马”,2022年销量超过7.5万辆。理想汽车创始人李翔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AITO提前结束了理想ONE的产品周期,转向了更具竞争力的L系列“扛旗”。
图片来源:问界汽车
到2023年,当业内人士认为问界汽车销量将稳步上升,成为汽车制造新力量中的热门品牌时,问界销量开始下降。今年1月至8月,AITO问界系列销量仅为3.5万辆。问界M5提前改款上市,降价增配,但未能挽救问界销量。新M7也于9月12日正式上市,能否增加销量还有待观察。
问界,还能继续“遥遥领先”吗?
▍华为标签问界“祛魅”
“说我们的车不好,都没用过。”华为执行董事,终端BG CEO、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AITO新M7五大上市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在AITO新M7系列上投入了5亿元,给用户带来了比遥遥领先更领先的体验。余承东还表示,新M7在新设计上投入了1亿元,并对内外装饰进行了升级,在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也进行了巨大投入。
图片来源:问界汽车
新M7发布时,问业自今年以来的销售业绩并不乐观。AITO问业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8月份系列交付量为5018辆,今年1月至8月销量为3.5万辆。
从时间线来看,问界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始于今年1月,2-3月销量一度低于3000辆。6月份整体销量略有上升至6000辆,但7-8月,当大多数新势力品牌环比大幅上升时,问界销量再次下降。
今年越来越激烈“价格战”在中国,特斯拉、小鹏等品牌大幅降价,许多汽车公司纷纷跟进。特别是今年上市的零运行C11和深蓝色S7,两者都布局了扩展范围和纯电源,在尺寸、配置和动力参数方面与M5扩展后驱动标准版本不一致。与此同时,理想的L7也给M7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除了加剧外部竞争外,华为问世界还面临着产品实力不足的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汽车在市场上的困境。目前,问世界已经发布了M5三款车型、M7和M5 EV。虽然问界在早期阶段为鸿蒙驾驶舱和华为标签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但与同级竞争对手相比,该车的产品实力仍存在差距。
图片来源:问界汽车
问界M5本身脱胎于赛力斯SF5,问界M7自发布以来,也被批评该车与东风某车型有换壳嫌疑。由于两款车型架构的先天问题,许多负面消息被曝光。在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和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受理平台质量在线、问M5车辆异常、车身问题和问M7异常反馈,同时问M7冬季出风口不能提供暖风,保险研究测试结果不令人满意,官方没有积极回应,这也让一些消费者消除了购买意图。
特别是在理想的L系列中“标杆”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更关注华为的技术实力,但这样的动力是否能支持问世界的长期战斗仍然需要一个问号。
▍问界M9成背水一战后手?
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汽车公司面临销售量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下半场的竞争需要更多“真刀真枪”比拼。
而且一直被誉为“王炸”问界M9成了问界下半场能否成为问界“翻身”重要车型。在6月16日的未来汽车先锋大会上,余承东曝光了问界下一款M9重量级车型:配备全新800V高压动力平台;全屏10屏,与鸿蒙智能驾驶舱深度融合:AR-HUD与智能驾驶的深度融合;顶级豪华视频体验。
图片来源:问界汽车
余承东更是说话:“M9将重新定义1000万元以下最好的智能SUV。那些被称为50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是钢车身,我们是80%的铝车身,冰箱彩电沙发,都是小康水平,不是真正的豪华。 ”。现在余承东直接将新车定义为现在的新车“1000万内最好的SUV”,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直接官方宣传“最好的SUV在500万内”理想L9。
事实上,网上50万或60万美元的价格并不适合大众市场。据了解,M9已进入上市前的最终优化阶段,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出现。从目前曝光的消息来看,M9有一定的产品实力优势,但目前SUV市场竞争对手较多,M9面临着巨大的挑战。M9上市后,还将推出基于新设计的M5和M7。
不过,在M5、M7仍难以站稳30万级市场,M9的价格也将成为其最大的“鸿沟”。低端车型很难锚定高端车型。虽然市场关注问世M9,但这种关注更关注如何承载华为技术。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关注能转化为实际销售。
原创文章,作者:车市睿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201712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