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OFweek 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2023(第三届)宏正储能研发中心主任周建波分享了“帮助双碳重启”主题演讲《数字储能正当时》。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预计风景发电装机容量比例将从2021年的26%上升到2025年的37%,发电比例将从11.8%上升到16.5%。周建波解释说,安装容量的比例与发电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风景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等自然禀赋的影响。目前,至少有一半的风景单元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周建波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非常快,但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两个特点,背后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第一点是前面提到的,新能源发电受自然禀赋的严重影响,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第二点是风景输出时间与峰值不完美匹配,如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午11-13点,实际上是许多省份的低功耗,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迫切需要消耗,所以今年山东甚至出现了“负电价”。
为了解决新能源发电的这两个隐患,储能技术应运而生。储能作为一种非常灵活的调节资源,具有削峰填谷的作用,但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周建波解释说,由于储能电池本身的不一致性、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系统预警电池运行异常,可能导致电池热失控事故。“仅仅改进电池和系统材料是不够的。基于数字技术的储能管理系统是保证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
安全问题解决后,如何提高整个储能系统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已成为下一个储能行业面临的问题。宏正储能开发了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储能管理系统,实现现货套利、共享租赁、电网辅助服务、用户侧峰谷套利、需求响应等,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全面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
会上,周建波还详细介绍了弘正储能“源网侧数字化” “用户侧数字化”和“用户侧数字化” 储能解决方案案例。
在源网侧,通过大型储能EMS控制系统,实现前置灵活扩展和存储按需配置;多尺度控制技术实现快速响应和电网主动支持;信息网络安全通过横向隔离和纵向加密得到保证。
在用户侧,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分布式能源、负载和储能系统汇总,统一连接到云。智能能源平台可以接收能源调度策略,合理调度分布式能源,参与电网服务,提高业主收入。同时,云平台还可以通过收集终端有效地监控和分析分布式能源的运行,为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和虚拟电厂的后续发展做好准备。
周建波表示,宏正储能通过软件赋能硬件,围绕云、边、端三个方面推出了云D-Galaxy系列五大系列产品,D-Fix能量管理系统,D-Ocean舱式,D-Cube柜式,D-Fairy家储一体机涵盖了从家储到工商再到大型储能的全方位应用场景,最终能够满足新能源强制配储、火电联合调频、独立共享储能、微电网等各种储能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132112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