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公司制造电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固态电池被业界公认为新一代

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上汽集团8月30日晚宣布,计划与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陶能源)合资成立上汽清陶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名称为准,以下简称“上汽清陶”)。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清陶能源认缴出资5.1亿元,占51%;上汽集团认缴出资4.9亿元,占49%。

汽车公司制造电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固态电池被业界公认为新一代电池技术,包括丰田、威来、上汽、赛力斯等知名汽车公司已经开始计划大规模生产固态电池。由于技术原因,虽然市场上大多数装载的是半固态电池,但冲进来的固态电池玩家正在进行技术研发和储备,等待市场奇点的到来。合资企业的成立有助于推动上汽集团的固态电池战略,把握未来电池发展的机遇。

01

上汽的固态电池路径

在中国,上汽集团是非常关注动力电池的汽车公司之一,很早就开始关注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并与电池制造商保持密切合作。

早在2017年,上汽和宁德时代就成立了两家电池合资企业——上汽时代和上汽时代负责电池生产,宁德时代持有51%、上汽持股49%;上汽时代负责Pack生产,宁德时代持有49股%、上汽持股51%。

此外,上汽本人还拥有捷能易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控股100%。

一开始,由于与宁德时代的深度绑定,上汽集团作为股东,在宁德时代上市后获利颇丰。两者还合作开发了魔方电池,在宁德时代授权上汽(两家合资公司)生产电池知识产权。

随着寡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宁王”业务越来越广,需求越来越大的新能源汽车合作伙伴只能在商业上谈判,很难移动更多的精力来授权核心主机制造商合作伙伴。上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它没有强迫它转向布局另一个动力电池的新兴技术路线——固态电池。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自己做不到。上汽最终选择了一个“潜力股”——清陶能源。

自2018年以来,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就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展开了相关技术合作。然后,两者“如胶似漆”,这是不可分割的。随着清陶能源的不断发展,上汽集团参与了每一项重要的融资和技术研究。

2020 年,上汽参与了清陶能源 e 轮融资。2021 2000年,它们还共同实现了超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的实车验证,采用单能量密度 368Wh/kg固态电池与上汽新一代纯电平台相结合 CLTC 达到综合续航 1083km。2022年,上汽集团再次参与清陶能源F 轮融资。同 2000年,上汽与清陶能源建立了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共同促进了汽车固态电池材料、电池和系统的联合开发。到今年年初,联合实验室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上汽魔方电池系统中,规划了不同尺寸、不同功率、不同里程的固态电池产品矩阵,并将如期装载和批量生产;对固态电池安全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二代固态电池的联合布局将突破能量密度 400Wh/kg。

今年5月31日,上汽参加了清陶能源G 轮增资扩股,成为清陶能源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由此可见,上汽重视清陶能源,重金押注固态电池。

上汽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大规模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上,而上汽与清陶的合作更集中在新一代固态电池的研发上。两者的合作可以加快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据了解,上汽与清陶联合开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载试验,正在实现“系统级零热失控”在单体能量密度达到每公斤368瓦时的前提下,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100%以上,测试车辆最大续航里程达到1083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增加了400公里。此外,上汽和清陶将共同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大规模应用后,电池成本将比磷酸铁锂或三元电池低10%-30%。

随着合作细节的不断公布,上汽集团的固态电池路径也逐渐清晰。时间表非常明确:2024年,率先实现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第一款配备800V超快速充电固态电池的车型大规模生产上市,第一款可能是智己;2025年,固态电池的成本比同规格的磷酸铁锂或三元电池降低了10%-30%。在智己、飞凡、荣威、MG等车型中,固态电池的销售规模为10万。

02

清陶能源的实力

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制造往往不是汽车公司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与上游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材料制造商密切合作。因此,找到愿意吃螃蟹和强大的原始设备制造商是非常重要的。

清陶能源是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的领导者。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完成了 上汽、锋瑞资本、广汽、北汽等11轮融资, 估值近200亿元。

在产品方面,清陶能源已覆盖便携式、特殊环境、动力电池、轻量化电池等领域,并在材料、生产设备和技术三个领域进行布局。并与多家汽车厂密切合作开展固态动力锂电池项目,如1000公里长的固态动力电池将应用于明年上汽集团的新产品。

在产能方面,公司先后在昆山建成了0.1GWh国内第一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和0.6GWh特种固态锂电池量产线;2020年7月在宜春建成 世界上第一条规模化固态动力电池1GWh生产线;今年2月,昆山市清陶新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达到10GWh年装机量,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虽然没有魏蓝新能源那么庞大豪华的股东团队,但短短几年,清陶能源就从实验室迅速走完了“大规模商业生产”工业化路径已进入江苏省2022年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入库企业名单,很可能成为中国a股第一家固态电池企业。

快速发展势头吸引了丰瑞资本、首资、清控银杏、渝商投资、中国银行投资、北汽产业投资、广汽资本、昆山国创、恒旭资本等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和投资。

清陶能源作为一家新兴的制造公司,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和研发水平,而且由于体积小,可能性更大。在与宁德时代等寡头的合作进入平淡期后,清陶能源是上汽集团非常高质量的投资对象和合作伙伴。

上汽与清陶的合作可以说是目标统一,优势互补。正如清陶能源总经理李正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不仅可以定义电池的能量密度,还可以定义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充放电功率性能。这些综合参数最终评估了电池的综合指标,我们最终在综合指标中找到了平衡。”

可以说,上汽对清陶能源的额外投资和战略合作标志着上汽对固态电池的布局正进入深水区,并开始从技术和产品研发向真正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迈进。

——END——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122312187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