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一周车股,查百态车市
评估一周车股,查百态车市。
上周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连放“四大利好”——减半印花税,收紧IPO,规范减持,放大两融。在这一系列“王炸组合拳”在刺激下,当晚投资者情绪高涨,纷纷预计a股将走出去“千股涨停”井喷市场。
周一高开低走后,a股整体市场开始回暖。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资本从证券公司、银行等蓝筹股流出,涌入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数据确认等增长板块。北行资本两极分化,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度净流出,深圳证券交易所继续净流入近40亿元。
8月29日,a股正式迎来反击,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幅1.20%,报3135.89点;深证成指涨幅2.17%,报10454.98点;创业板指数涨幅2.82%,报2118.19点。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股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配置价值突出。政策“组合拳”不但着眼于促进市场交易,而且有助于促进市场生态的改善,提振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王炸”好的投资组合被抛出后,市场情绪大振,a股成交量不断上涨,上证指数再次回到3100点以上。
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汽车在短短一周内回调了10%。消息方面,本周整个企业也公布了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以强劲的业绩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8月29日,随着半年报的披露,领先股比亚迪收涨4.75%,报246.71元/股。财务报告显示,比亚迪今年上半年收入2601.24亿元,同比增长72.72%;归母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长204.68%;每股基本收益3.77元。
上半年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为20.67%,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第二季度特斯拉毛利率降至18.2%。
比亚迪表示,尽管面对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和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挑战,新能源乘用车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通过品牌实力、规模优势持续扩大和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
8月31日,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长安汽车总营业收入达到654.92亿元,同比增长15.76%,其中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30.65%。
在销量方面,2023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121.6万辆,同比增长8.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07.2%。
与比亚迪不同,长安的财务报告没有得到外界的认可。就在财务报告公布前,8月30日,长安汽车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减持639.01万股,连续5天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减持,共计4050.56万股,短时间内也大幅下跌6%。
横向而言,虽然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但第二季度业绩同比略有不足,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83亿元,同比下降48.32%。
在业绩简报中,长安汽车管理层表示,第二季度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降价造成的。2023年3月,国内汽车市场上演了一场价格战,所有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被包围。长安汽车采取降价措施,推出“百亿惠民购车季”同时提出新能源汽车活动“油电同价”销售策略。
这种内卷导致的利润缩水不仅仅是长安一家。
根据长城汽车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营业收入达到69.71亿元,同比增长12.61%,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仅为13.61亿元,同比下降75.69%,呈现长安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对此,长城汽车在半年报中给出的解释是,基于产品结构调整,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 2023 新产品上市,增加品牌和渠道建设投资,坚持新能源和智能领域的研发投资,减少汇率收入。
半年报告显示,上半年长城汽车销售费用高达32.53亿元,同比增长46.80%。销售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能源车型投入增加。
与长安不同,长城汽车在第二季度的利润表现环比有所改善。今年第二季度,长城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规模效应带来利润改善。另一方面,长城汽车高端汽车坦克和魏品牌的销售比例环比增长,推动了自行车利润的增长。
就汽车板块中概股而言,威来本周宣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蔚小理”今年第二季度,三家新车制造商的财务报告全部公布。在财务报告数据方面,理想汽车在今年第二季度仍处于销售、收入、利润、毛利率等重要指标的领先地位。更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已经连续超过特斯拉。
具体来说,今年第二季度,只有理想汽车实现了收入同比增长,目前收入为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相比之下,威来和小鹏分别实现了87.72亿元和50.6亿元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4.8%和31.9%。
此外,企业市值也存在差距。从美股市场表现来看,截至美东时间8月29日收盘,理想汽车市值为427.41亿美元,高于蔚来和小鹏。
本周后,汽车消费市场也开始正式进入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一场长期的价格战将卷土重来。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销售竞争只是对企业运营的考验。我们期待着在秋天和10月看到所有汽车企业的双丰收。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051111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