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868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正前方”的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也不代表客户进行财务管理。
最近,我看到了一个问题:中国是否在全世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01 只有中国在搞新能源汽车?
根据乘联秘书长崔东树分享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9%,2022年达到13%,2023年8月达到16.3%。从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中国,北欧的一些国家,其余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然很低,北美等大型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到10% 。
给人的感觉就像问题一样,似乎全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比亚迪和理想汽车如火如荼,但全球燃油汽车巨头仍在大卖特卖的原因。
但这个问题不是新能源汽车不是一件好事,燃料汽车是国王的证据,为什么世界看起来像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他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不好,也不是他们不想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正如范志毅所说,没有能力!
02 汽车自然是电机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好事。当然,更准确地说,电动汽车是好事。就这么说吧,就像金银不是货币,但货币自然是金银一样,leo个人认为电机不是汽车,而是汽车。
这是什么意思?汽车的动力最适合电机,电机比内燃机更先进,更适合产品!
一旦通电,电机立即旋转,源源不断的动力涌出,不需要内燃机九弯十八弯,这就是为什么燃料汽车是豪华动力,在电动汽车领域不值得一提,燃料汽车加速5秒内被称为豪华车,甚至总是数百万级,但电动汽车可以随意达到这个水平,如果100公里加速3秒内,燃油车领域有几百万级的超跑水平,但是很多四五十万的电动车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在电动汽车时代,动力是多余的,根本没有动力问题。
而且电动车比燃油车更智能,尤其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终极形式是无人驾驶,这就是电动车的优势。
另外,电动汽车还具有零部件少、产业链短等优点。
说到这一点,我不得不鞭打这个兄弟。我不知道一年过去了,他还是这么想的吗?不管怎样,一年过去了,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看不起的比亚迪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全方位领先的领导者。仰望U8,他以各种黑色技术惊叹全场,价格超过100万。我们仍然认为它太便宜了,奔驰在电池时代仍然是杂牌。
总之,新能源认为汽车的最终形式是无人驾驶,电车更适合无人驾驶,电机更适合电车。正因为如此,氢能汽车的发展是悲观的,除非氢能只用于发电,否则驱动是由电机而不是内燃机驱动的。
我知道一定有很多人不同意。没关系。拭目以待。
事实上,有轨电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即使接近当前有轨电车的形式,也有人想这样做,但动力电池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仅仅因为锂电池在过去十年中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动力电池的问题,电动汽车近年来迎来了巨大的爆发。
03 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性机遇
动力电池必须是锂电池吗?不一定,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但锂电池是长期以来最合适的。电机,在更长远的未来,是最适合汽车的动力设备,除非人类技术有更多的爆炸性进步,这决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至少20或30年,锂电池汽车将成为世界主流,不用担心氢能汽车,日本是错误的技能树!
电车是好东西,但电车绝不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在过去的两年里,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疯狂内部卷让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认为电动汽车没有技术内容,但事实上,电动汽车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硬件层面,而是软件层面,对汽车制造商的要求更加全面。
就硬件而言,许多人,特别是许多德国燃料汽车爱好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没有任何技术内容,但事实上,许多燃料汽车巨头甚至很难建立一个更好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更不用说综合竞争了。
扩展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更加困难,从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到能源系统建设,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资和投资,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家想做也不能做。
事实上,纵观整个蓝星,只有少数国家能够促进全球科技进步,而绝大多数其他国家都会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然相对较低的原因。客观地说,这不仅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长空间,也是一个挑战。毕竟,除非有中国这样的基础设施狂热者的帮助,否则许多国家的综合实力将被打败,否则,让他们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动汽车补能系统真的让他们难堪,他们甚至不能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电力网络。
不管是今天,还有一点大家都要搞清楚, 过去,新能源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持乐观态度,对新能源汽车时代许多传统燃料汽车巨头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和巨头不能生产新能源汽车、易于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
然而,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比,它们没有优势,也就是说,在世界公认的几个发达国家,它们不必担心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被中国卡住。然而,在全球贸易中,特别是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它们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相比没有优势!
除非他们从事贸易保护,否则他们的国内市场也将被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垄断,因此,新能源从不担心中国新能源汽车链技术和竞争,但更担心市场,根据当前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贸易保护,将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后续挑战之一。
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今天就不开始了,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改天再深入探讨。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02314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