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受挫,自主性弱,东风汽车还可以开出其他东西药方吗?

合资企业受挫,自主性弱,东风汽车还可以开出其他东西药方吗?

图片来源:度哥

上海车展于2023年4月拍摄

在今年年初的一波激动人心的降价操作之后,东风汽车的销量和业绩都没有飙升,上半年的数据也不容乐观。

根据8月14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00489.HK,以下简称“东风集团股份”)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公告,预计该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比2022年同期下降75%至80%。

此外,根据之前的销售快报,东风集团今年前7个月累计汽车销量为110.89万辆,同比下降24.7%。同时,母公司东风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车集团”)同期累计汽车销量为125.51万辆,同比下降27.4%。

这些数据无疑是不理想的。在2023年半年发布业绩预测的国内上市汽车公司中,东风是少数销量和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公司之一。仔细看,它正面临着“合资利润奶牛受到冲击,难以自主领导。”的困境。

在合资阵营中,东风本田前7个月的销量下降了32.41%,成为日本合资企业“暴跌王”;东风日产也下降了30%以上;作为法系代表,神龙汽车也未能支撑,同比下降25.86%。在自主品牌方面,除了兰图汽车进步迅速外,其余都表现平平。但即使同比增长109.58%,以兰图7个月总销量只有1.82万辆的成绩来看,也很难谈有多少贡献和竞争力。

合资企业受挫,自主性弱,新能源难以追赶,除了降价促销外,东风汽车还可以开出其他东西“药方”吗?

1

合资依赖“后遗症”显现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70年里,合资企业占据了一半的空间。东风汽车是中国最彻底的合资企业。它率先开辟了多元化合资之路,与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起亚、康明斯等外国合资企业携手合作。

虽然这种多元化的合资策略曾经嘲笑过东风汽车“一女多嫁”,但也振兴了大量不良资产,一度超越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成为国有大型汽车企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一家。其中,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多年来一直是东风汽车集团的销售责任“利润奶牛”。

在东风日产方面,即使在2018年,其负责的乘用车行业也为日产在中国的销量贡献了116.7万辆,使日产赢得了日本品牌的年度销售冠军;在东风本田方面,2019年东风集团直接贡献了47亿元以上的利润。

谁能想到,成功也是合资企业,失败也是合资企业。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变化。随着独立新能源品牌的兴起,合资燃油汽车在短短两三年内就不受欢迎了。东风汽车的合资品牌都幸免于难,遭受了重创。

首先是东风本田。2020年,东风本田年终端累计销量为82.04万辆,同比增长104.0%,创年度销量最高纪录。基于此,2021年,充满信心的东风本田确定了“冲击100万辆”年销售目标。

结果,2021年,东风本田最终年销量仅为79.33万辆,2022年下降至65.24万辆,今年前7个月销量仅为28.18万辆,同比下降32.41%,成为日本合资企业中最大的一员。

看看东风日产。去年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品牌乘用车)销量92.2万辆,自2015年以来首次跌破100万辆。今年前7个月(含东风英菲尼迪)总销量38.68万辆,虽然同比下降幅度比东风本田好,但也超过30%。

翻开过去,思域,XR-V和CR-V作为东风本田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曾在销量榜上名列前茅。作为东风日产的王牌产品,轩逸在月销量超过6万辆方面取得了强劲成绩。然而,现在,这些以前的销量“扛把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熄火”。

神龙汽车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大合资汽车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市场法国乘用车的唯一幼苗,但现在它就像一个汽车圈的边缘,正在为生存而奋斗。

2015年,神龙汽车达到顶峰,年销量超过70万辆。仅仅五年时间,2020年的销量就下降到了5.03万辆。去年回血12.7万辆,但今年前7个月下降了25.86%到4.92万辆,销量似乎坐过山车。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关于东风汽车合资路线图的争议一直存在,但面对销售和赚钱,过于依赖合资企业和失去发言权的问题可以暂时忽略。现在,当合资企业的繁荣消退时,“后遗症”愈发明显。

2

独立板块还是很难的“扛大旗”

“面对智能化的下半年,我们将坚持融合破圈,坚持自主开放合作并行,做大做强‘朋友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在今年3月的一个论坛上说。

在开放合作中促进自主发展,坚持自主与开放合作并行,这可能是许多汽车公司的想法。以东风汽车为例,我们很早就意识到,有必要利用成功的合资合作经验来提高我们的独立发展能力。

早在2008年,东风汽车就在当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首次公布了自主品牌乘用车建设规划,称发展东风乘用车是加强东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东风新时代的又一次创业。

然而,要抓住双手并不那么容易。在多年的布局下,东风的独立品牌包括举止、风景、流行、风神、小康社会、御风,以及两个新能源品牌蓝图、猛士,由这么多品牌组成“大自主”,但是好像很少有人能打。

根据最新的生产销售快报,今年前7个月,东风流行品牌东风柳汽乘用车和东风风神品牌东风乘用车公司销量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东风柳汽乘用车销量4.51辆,同比下降38.22%;东风乘用车公司销量6.04万辆,同比下降39.45%。

在重点方面,东风风神作为东风乘用车的直接独立品牌,可以说是东风独立乘用车事业的核心地位。该品牌于2009年正式发布,汇集了该集团的许多优势资源,并具有PSA技术背景。

当时,为了突出大集团造车的势头,东风风神一开始也发挥了作用“华系车”概念,提出“人性、自然、科技”以质量取胜的汽车制造理念。

只是成千上万的爱,也没有让东风风神突出包围。即使在2016年,销量超过15万辆,也远低于长城哈弗、广汽传祺、上汽乘用车,甚至北汽神宝。

据乘联数据显示,东风风神近半年总销量在5万辆以上,平均每月不到9000辆。这不应该是“二汽”其自主品牌应有的成就。东风风光和东风风光相当于自主品牌“边缘”徘徊,近半年月平均销量分别不足4000辆和2000辆。

时任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的刘卫东早在2018年就总结了自主板块的问题:“东风问题首先是机制问题、产品问题、东风乘用车能量发散问题。”

时任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的刘洪也承认,东风风神的品牌实力、产品实力和渠道实力与预期仍存在差距;产品焦点不够,自行车销量低。

目前,东风汽车独立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仍有待改善。合资企业下滑后,独立行业未能举起旗帜。

3

能指望新能源吗?

销售疲软,业绩不可避免地会下降。在业绩预测中,东风集团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比2022年同期下降75%至80%。解释业绩变化的原因之一是,行业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继续下滑,公司合资乘用车业务利润大幅下降。

原因还提到,公司加快新能源转型,继续增加对高端新能源品牌建设、平台、商品、关键总成和核心技术资源的投资。新能源转型是《纽约时报》的趋势,增加投资导致利润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但东风汽车在新能源行业的地位也相对尴尬。

例如,最受期待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兰图,虽然今年1-7月同比增长109.58%的表现已经被认为是东风旗下略显抢眼的存在,但经过仔细计算,7个月累计销量不到1.82万辆,月均销量不到3000辆,恐怕很难让人满意。

我还记得在兰图品牌发布之初,东风汽车集团给了兰图足够的安排。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许多领导人都出席了会议,称兰图的发布不仅是东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事。

东风新能源的篮子里还有一个高端品牌——像兰图一样,猛士也是全集团打造的品牌,希望成为东风焕新科技新国有企业的加速器。然而,该品牌直到去年8月底才正式发布。第一款豪华电动越野车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投产,目前尚未预期。

再比如东风本田的纯电动e:NS1。2021年10月,本田中国正式发布了一个新的纯电动汽车品牌“e:N”。与此同时,“e:N“东风本田ee系列量产车:全球首次推出NS1特装版。但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e:NS1的销量从来都不乐观。从乘联会的数据来看,e:今年7月NS1销量只有142辆,前7个月累计销量只有3024辆。

东风日产在纯电方面也只有一款ARIYA艾瑞雅卖得不好,混合动力方面也没有招牌产品。现在,它把希望寄托在启辰品牌上。计划在未来,日产启辰品牌每年至少推出两款新能源车型。

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启辰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4.2万辆,同比增长220%。然而,就整个行业而言,它仍然无法排名第一。因此,市场对利用启辰承担东风日产新能源转型存在诸多疑问。

东风风神也在想靠“触电”上位。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宣布1258年新能源战略转型已经开始。“e启”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1个中心、2条路径、5个支持和8个产品。

事实上,东风风神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并不落后。微型电动汽车E30于2015年推出,纯电动紧凑型汽车东风风神E70推出。然而,东风风神E70因过于依赖B端市场而被网上叫车“帽子”,C端市场还有待开发其新能源产品。

东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远未实现,无论是其合资品牌、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新兴高端品牌。

根据计划,未来三年,东风将陆续投资50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事业。增加投资后能否扭转局面还有待观察。

作者|刘媛媛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61311392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