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拉不动赛力斯?7月份,头部造车新势力迎来了丰收。小鹏销量过万,蔚来月销量超过2万,理想继续稳定在3万辆以上。
在华为的加持下,赛力斯继续萎靡不振,单月销量几乎同比下降,前7个月累计销量刚刚突破3万辆。
从小康股份到赛力斯,公司一度完成了从微型汽车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完美实现了“返城青年”的反击,并在资本市场上演绎了“麻雀变成凤凰”的戏剧。
如今,赛力斯身上的华为光环正在逐渐丧失。
销量持续大幅下降
赛力斯(601127)于7月公布了销售成绩单.SH)给投资者带来的仍然是失望。
当月公司销售新能源汽车6934辆,同比下降47.83%,全年销售51734辆,同比下降12.19%。
这是公司继6月之后,单月销量再次大幅下降。
赛力斯汽车是公司的绝对主力军,其核心是与华为合作的AITO 问界品牌。其销售情况,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整体销售。
目前,AITO M5系列、M5纯电版系列、M7等车型在问界销售,均定位于高端。
7月,赛力斯汽车销量仅为4240辆,同比下降45.69%。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刚刚超过3万辆,不如理想汽车的月交付量。
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向龙头品牌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其他造车新势力在7月份大幅反弹。
蔚来董事长李斌曾在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有信心实现每月交付2万辆新车的目标。”今年7月,李斌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月,蔚来汽车交付20462辆,同比增长103.6%。
理想汽车的势头依然强劲。7月份交付新车34134辆,同比增长227.5%,连续三个月连续三个月夺得SUV销量超过30万元的冠军。
即使是萧鹏汽车也因为新车型G6的上市而迎来了转机。终于在7月份突破了1万辆销售大关,当月交付了11008辆新车。
与此同时,国际老牌汽车巨头大众集团也向小鹏伸出橄榄枝,宣布将投资7亿美元获得小鹏4.99%的股权。“规模”之间的合作不会停留在股权投资层面。双方还宣布将开发基于大众MEB平台的两款车型,并将配备小鹏XPILOT软件,新车将于2026年上市。
仅从销售数据来看,赛力斯与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大。
返城青年的苦恼
赛利斯原名小康股份有限公司。过去,该公司主要生产面包车、轻型卡车等工具车。后来,风景品牌系列SUV推出,定位低端,专注于下沉市场。
虽然微型汽车的市场关注度不高,但小康股份在这一细分领域蓬勃发展,可谓默默发财,并于2016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
公司创始人张兴明很早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公司上市当年,SF在美国成立 MOTORS,希望借助美国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快速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突破。
SF MOTORS由张兴明的儿子、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张正萍全权负责。
小康股份一涉足新能源汽车,就感受到了这个行业强大的吞金能力。2018年和2019年,SFMOTORS累计亏损超过9亿元,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
2020年7月,公司旗下首款新能源汽车SF5量产上市,全年仅售出732辆。今年,公司智能汽车行业亏损近13亿元,直接导致公司今年亏损17.29亿元。
直到2021年,华为才与赛力斯合作制造汽车。产品不仅由华为设计,还通过华为渠道销售。赛力斯瞬间成为“华为概念股”,股价飙升,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大关。完美诠释了“麻雀变凤凰”的资本神话。
在华为的加持下,2022年赛力斯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26.39%,销量一举超过8万辆。今年,突然哑火。
虽然赛力斯强烈认为与华为合作制造汽车不是OEM,但可以肯定的是,赛力斯不能在双方的合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离开华为的AITO 问界,什么都不会。
此外,赛力斯不是唯一一家与华为合作制造汽车的公司。在华为的智能选择模式下,除了赛力斯,北汽蓝谷、奇瑞和江淮也是合作的汽车公司。
在与华为稳定合作的同时,赛力斯推出了新品牌蓝电,并于今年3月推出了第一款蓝电E5,售价13.99万元至15.39万元,以反击自己擅长的下沉市场。
今年上半年,赛力斯继续亏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预计将亏损12.5亿-13.9亿元,扣除非净利润最高可能亏损19.3亿元。
原创文章,作者:斑马消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31711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