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张延陶
卸下果链光环后,大族激光的产融性能并不理想,股价减半,经营困难。
多元求变,分拆上市,大族激光造富的路径和步伐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愤怒的记者并没有打破高云峰的质疑,征服市场应该是强烈的信心。危机经常酝酿变化,大激光能做到吗?
穷则思变
“果链”逃跑是近年来智能制造上市公司在手机产业链中的众生阶段。
然而,主动权的落后只能跟上潮流。难怪大多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受到他人的控制。流行的资本概念曾经使许多上市公司致富。然而,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趋势正在下降。“穷则思变”成为众多企业的必备选择。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历史上最大下降。10年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跌至3亿以下市场。
在手机厂商方面,2022 年中国前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分别是 vivo、荣耀、OPPO、苹果和小米。除了荣耀的积极增长事故外,其他制造商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市场份额缩水的影响。盈利能力的下降也已成为该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2023年,这一趋势继续下去。
时代的尘埃,个体的山脉。由于市场的低迷,相关的消费电子业务和半导体面板业务共同降低了大族激光的性能。
根据大族激光第一季度报告的数据,其经营业绩延续了之前的下滑趋势,净利润和营业收入都有所下降,前者甚至亏损。
具体来说,一季度大族激光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下降28.55%;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57.15%;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92.76万元,去年同期为3.24亿元。“危局”描述经营现状并不过分。
大族激光表示,公司下游客户需求不足,订单减少,业绩大幅下滑。
回顾2022年大族激光的表现,其实端倪早现。
公司2022年下滑最明显的板块是信息产业设备业务,收入48.36亿元,同比下降31.06%。其中,消费电子设备业务营业收入20.50亿元,同比下降30.13%,主要是因为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低迷,设备投资明显下降;PCB设备业务收入27.86亿元,同比下降31.72%,主要是因为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低迷直接导致PCB行业增长放缓,降低了企业资本支出意愿。
可以说,大族激光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手机消费市场不再是以前,业绩下滑是大族激光面临行业“剧变”产生的应激反应。和“创后治疗”似乎已经有效了。
尽管信息产业设备业务受到手机市场的影响,但大族激光在其他几项业务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大族激光2022年实现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7.70%。尽管LED市场增长放缓,但包括激光剥离、激光全切和Mini-LED修复在内的多种LED设备产品已经迭代升级;在半导体业务方面,公司硅隐形切割设备、前道激光开槽机、晶圆级标记等前道加工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已进入封测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并获得加机回购订单。
在通用工业激光设备方面,2022年收入52.6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受宏观经济影响,中低功率市场大幅下滑,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公司高功率激光焊接设备收入5.6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新能源设备方面,2022年收入27.64亿元,同比增长30.60%。其中,锂电池设备和光伏设备分别收入25.36亿元和2.28亿元,同比增长27.94%和69.81%,有效对冲了传统业务的下滑。
对于下一阶段的大族激光来说,果链红利已经成为过去。新产业轨道的射程覆盖将成为危机变化的关键。
家庭扩张,朋友圈扩张,
根据《激光制造商情》,预计工业激光市场规模将增长20%以上,预计2025年工业激光及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650亿元。根据2021年激光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和20%的年复合增长率,前瞻性研究院初步计算2022-2027年激光行业从20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
有两条热门赛道:汽车、光伏。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绿色已成为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背景色。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轨道扩张速度加快,竞争激烈。行业的飞跃催生了许多商机,其中包括许多民族激光的朋友圈。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风口风向有两大趋势:龙头公司纷纷“锂”努力;主机厂频频冲击高端。动力电池行业和自主品牌的高端细分市场发展迅速。其中,大族激光有很大的前景。
目前,大族激光多元化业务布局初见成效,动力电池业务快速增长。公司董事长高云峰今年公开表示:“大族激光非常重视锂电池行业,不断完善锂电池产品矩阵,不仅提供专业的生产设备,还提供标准的机器和核心部件。”
据了解,公司自主研发 MOP 脉冲光纤激光器已成为宁德时代电力电池芯制造的电极切割等工艺的指定供应商。根据之前披露的信息,除宁德时代外,中国创新航空、亿威锂能源和蜂窝能源都是大型激光客户。大型激光通过为这些客户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间接为新能源消费者终端提供服务。
在锂电池行业的扩张周期中,锂电池设备轨道上的大型激光也在加快投资布局的进展。新的生产基地布局在四川宜宾、江苏常州、张家港、湖北荆门,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11月1日,大型激光宣布,公司计划向深圳大型锂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增资7.4亿元。该公司的战略整合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汽车主机厂也纷纷向前迈进“高地”在发起攻击时,大族激光也在为汽车制造商输送弹药。目前,大足激光高功率激光焊接设备的营业收入和订单创历史新高,已为威莱、零跑、吉利、长城等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设备。它还向特斯拉核心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海斯坦普交付了中国第一条集成热成型门环自动生产线。为此发散,像小米汽车这样的新车“金主”也自动站进入大族激光的射程。继续扩大汽车朋友圈,势必成为大族激光的重要课题。
在绿色经济的另一条轨道上,竞争也很激烈。经过多年的安全,光伏巨头的低成本扩张已进入下半年,从极端成本控制到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在军队中,通威和隆基准备出发。
大多数人认为光伏电池将成为下一步“逐鹿中原”主战场。其中,新技术TOPCon和HJT尤为引人注目。通威8.5GWTOPCon电池生产线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与此同时,通威目前也拥有中国第一个1GW HJT量产线;另一方面,隆基今年也达到了HJT电池转换效率的新高,达到了26.5%。
巨头的认可和支持使新的电池技术成为一个新的出路。根据大型激光披露信息,光伏产业的研发投资日益增加。
目前,大族激光通过引进核心人才团队,具备了电池段管式真空主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公司在 TOPCON领域产品布局完整,逐步具备 TOPCON电池全产业链设备研发制造能力; HJT电池已经布局 PECVD、PVD等设备产品。公司现有的研发项目包括低压硼扩散炉Topcon 激光硼掺合设备,LPCVD 设备、低压硼扩散炉、Topcon 激光硼掺合设备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在大族激光的射程中,热门赛道和龙头企业并不少。
除积极拓展行业下游朋友圈外,“大族家族”也在逆势扩张。
2022年分拆大族数控上市后,大族激光计划将另一家子公司深圳大族封测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族封测”) 分拆至创业板上市,并于7月20日回复交易所第二轮询价。
不难发现,大族系在资本市场的积极扩张是优化企业经营中的各种要素。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下游客户主要是半导体密封测试制造商,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本地化浪潮的兴起,国内半导体设备迎来了发展机遇,作为中国第一家掌握焊机核心技术的企业,大型密封测试在这一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 (以下简称“报告期内”) 大族封测焊机销量分别为924台、2135台、2889台,三年内公司焊机销量大幅增长212.66%。在产品销量大幅增长的推动下,大族封测业绩迅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分别为1.50亿元、3.42亿元和4.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9.76%。同期,公司扣除后净利润为573.66万元、5296.50万元、6353.4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5.88%。
值得注意的是,大族数控上市破发了“梦魇”就在不久前,大族封测也遭遇了股权激励、客户变动等问题。
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情况就在我们面前。此时,大族激光正在逆流行驶,波浪不可避免地遏制飞船。我们拭目以待能否转危为安,创造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英财商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11110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