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到2023年,几乎可以称之为成长型股票投资者的噩梦。2021年新能源产业板块牛市后,作为前“高科技”产业,至今仍回归传统制造业估值的10倍左右。
宁德时代,被誉为“王”的龙头公司,虽然仍是机构前十大重仓股,但已成为股票博弈市场的“血袋”。每当人工智能等新行业崛起,市值就会下降一步。
然而,宁德时代未来的利润是否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尴尬?锂电池的市场渗透率是否达到了极限?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01
加快去库存进度
数据源:同花顺iFinddd
7月25日,宁德时代披露的中期报告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库存和上游资源战略;上半年盈利能力;海外市场扩张。
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有明显的去库存行为,库存从767亿减少到489亿。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开始调整库存管理,大大降低余额。目前,库存主要由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发行商品组成,库存水平与销售水平相适应。随着下半年销售的改善,公司将继续有效管理库存,控制销售与库存的比例。
在资产减值损失方面,第一季度主要是库存减值,第二季度主要是固定资产减值。
从上游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当原材料价格不上涨时,电池厂可以通过降低库存水平来控制市场上原材料的流通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势头。这部分流通量来自锂盐厂库存还是电池厂库存,取决于需求的旺盛程度。在这一轮周期中,供应尚未达到过剩阶段,2023年下半年需求逐月强劲,行业也将从淡季进入旺季。
上半年属于淡季,储备充足,新的超级生产线速度是传统生产线的三倍。因此,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约为60.5%,254GWh,154GWh,在建产能100GWh。下半年,随着市场环比复苏,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从公司的中期报告和公共信息的内容来看,宁德时代不倾向于进行价格战,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是匹配高质量的客户资源,不扩大质量差的客户。
02
盈利能力稳步上升
宁德时代上半年出货约170GWh,其中动力和储能占8%:2.第二季度高毛利润项目的出货量略有增加,促进了毛利润的增加。出货结构影响了个月利润率的波动,但由于出货量大,其整体表现保持稳定。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也将保持稳定。
尽管今年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但宁德时代的毛利率稳步上升。公司强调科技创新带来的差异化产品,包括钠电和M3P、凝聚力等,以满足汽车制造商对细分市场的需求。相关产品的具体数量水平取决于汽车公司的销售情况。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投资98.5亿元研发,同比增长71%。
数据源:同花顺iFinddd
在全球市场上,宁德时代的份额保持相对稳定。根据SNE 上半年,Research的市场份额略有上升1.7%至36.3%。国内市场份额受比亚迪影响,但除比亚迪外,国内市场份额保持相对稳定。在海外市场,宁德时报的份额增长迅速,在欧洲排名第一,在北美排名第二,这要归功于几年前与海外一线汽车公司的定点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上半年海外收入达到672亿元,收入占35.5%,明显高于2022年23.4%。新能源产业链的全球化是评估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03
海外布局良好
在欧洲市场上,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于去年开始投产,目前正在逐步增加产量,并得到了欧洲客户的认可。匈牙利项目也在顺利推进。总体而言,宁德在欧洲的发展进展顺利。尽管许多中国公司也在欧洲投资上游材料,但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欧洲的供应链仍以中国为主。欧洲的竞争环境很好。尽管成本高于中国,但欧洲愿意为本土化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宁德在欧洲仍具有竞争力。
在北美市场,由于IRA的限制,韩国企业在美国建厂的成本较高,进展并不顺利。但是,宁德在北美市场上主要依靠福特汽车公司,经过高强度的沟通,其创新模式进展非常顺利。该公司多次强调其进展甚至超出预期。尽管每个人都知道最关键的限制因素,但当福特模式实施时,其示范效果将覆盖整个北美,宁德将真正开启全球估值的新篇章。目前业绩证明宁德是可行的,但关键节点还需要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与此相关的是,宁德退出志存锂业事件,这是出于商业考虑,相应的资本支出也会下降。
04
对未来不能妄下结论
虽然目前市场对锂电池行业的印象大多集中在“过剩”和“盈利能力下降”上,但这种观点忽视了行业清算后领先企业的价值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日~5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到233.5GWh,同比增长34.7%;但累计装载量仅为119.2GWh,同比增长43.5%,比产量低114.3GWh。
从整体角度来看,锂电池产能确实处于过剩范围。但需要强调的是,在2019年之前的几年里,锂电池行业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过剩状态。尽管如此,这一时期并没有阻碍龙头企业通过更快的降本速度、更准确的把握技术迭代等方式实现超额利润的兑现和股价的表现。事实上,过剩是锂电池行业的常态,甚至“过剩”本身也是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过剩状态下,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来α价值和长期生存能力。
展望行业未来发展,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表示:“预计到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17.9GWh,同比增长71.8%。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4.8TWh,储能市场的需求规模将超过1TWh。基于此,宁德时代将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池和电气化方面增加储能 智能化的三个方向都在努力。
与此同时,市场也部分低估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潜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1.5亿辆以上,这些车辆需要配备动力电池才能正常运行。因此,电力电池企业需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同时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此外,电力电池企业还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例如,开发更高的能量密度、更轻、更安全、更可靠的电池材料;开发新的充电技术,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加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自身实力,电力电池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宁德时代虽然在2022年经历了一些市场挑战,但其去库存进度加快、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海外布局良好,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和产业链的全球化,宁德时代有望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实现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82110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