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福能科技宣布收到控股股东香港福能及其一致行动人赣州福创发布的《股东减持计划通知书》。减持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虽然福能科技没有披露5%股权的受让人,但仅转让5%股权可能会导致实际控制权的变更,这意味着接收人将是福能科技现有的重要股东。
从目前富能科技的股东结构来看,接收方可能是广州市国资委。
目前,富能科技控股股东为香港富能,持有19.9360%的股份;国新风险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是第二大股东—深圳市安岩投资合作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安岩投资)占13.29%。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第三、第四和第五大股东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共占11.5%。
只有安燕投资或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才能获得5%的股权,而安燕投资在6月初宣布减持富能科技不超过1.2%的股权。因此,富能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方向性更为明显。
去年年底,广州国有资产进入富能科技。根据富能科技公告,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项实施后,确定发行价格为23.70元/股,发行数量为1.4亿股,固定增发总额为33.1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2.56亿元。发行对象是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三家企业,也使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富能科技实际的第三大股东。
拥有强大财务实力的广州国有企业进入局,绝对是福能科技的一大好处。现在,如果进一步成为实际控制人,对广州和福能科技都有很大的好处。
富能科技是中国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导者。去年,富能科技在软包电池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22%左右。看似成绩不错,但在竞争激烈的动力电池市场,富能科技的发展只能算是及格。
今年上半年,富能科技动力电池装载量为1.87GWh,在中国排名第九,市场份额为1.23%,较去年同期下降11%,但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行业整体装载量增长38%。富能科技已经失去了市场。
此外,自2020年上市以来,富能科技连年亏损,亏损金额不断扩大。2020年至2022年,富能科技分别亏损3.3亿元、9.5亿元、9.27亿元,三年内累计亏损超过22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富能科技业绩没有提升,单季度亏损3.5亿元。
对于富能科技来说,有了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强大背景,也有可能进一步深入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车公告的电池配套设施来看,自2020年以来,富能科技的主要配套客户是广汽和奔驰。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2022年广州国际车展期间保守估计,“2023年,埃安的销售目标是保证50万辆挑战60万辆,2025年争取100万辆(含出口),2030年争取150万辆。”
2023年、2025年和2030年,广汽埃安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为25GWh、50GWh和75GWh。如此大的需求规模,广汽埃安也迫切需要在制造大本营的广州寻求相当大规模的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广州其他汽车企业,如小鹏汽车、广汽丰田等新能源汽车产能陆续建成投产,广州新能源汽车年制造能力超过100万辆。
今年1月29日,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入富能科技后,富能科技与广州市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其产品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动力电池。富能科技以前专注于三元电池。现在,在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建造的电池工厂已经覆盖了磷酸铁锂电池,这可能是下游车辆客户的明确需求。
目前,广州正在努力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和储能,电池是关键环节。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技术实力雄厚的动力电池企业富能科技的收入下,也在进一步完善当地产业结构。
原创文章,作者:电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80710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