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变化一直受批评

作者:冬音

制作:洞察IPO

公司上市前后的业绩变化一直受到市场的批评。近日,浙江鸿禧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禧能源”)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是2017年冲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2020年申请创业板后再次突破创业板。根据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其业绩发生了很大变化。

鸿西能源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光伏行业的清洁能源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业务是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开发、建设和服务。目前已形成“太阳能电池片 分布式光伏电站”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7%以上。

根据招股说明书,该公司在2022年盈利,在2020年和2021年亏损。根据2020年的招股说明书,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都是盈利的。在两次上市申请中,鸿禧能源还更换了主承销商,从中泰证券转变为实力更强的中信建设投资证券。募集资金从6.22亿元飙升至15亿元。

与此同时,鸿禧能源在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不到1%。公司一半以上的资产作为抵押品获得债务融资,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业务业绩波动较大

太阳能电池是决定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的核心组成部分,鸿禧能源已深入太阳能电池行业15多年。报告期内(2020年至2022年),公司太阳能电池片业务收入分别为6.02亿元、9.14亿元和21.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0.87%。自2022年以来,公司太阳能电池板均为210mm大型产品,市场需求强劲。随着产能的不断提高,公司太阳能电池板的业务收入和毛利润显著增加。

公司主要产品收入表

IPO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变化一直受批评

图片来源:鸿禧能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收入分别为2.81亿元、2.97亿元和3.00亿元,毛利润分别为1.64亿元、1.79亿元和1.82亿元。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收入和毛利润相对稳定,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稳定的利润来源和现金流,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但从公司经营业绩来看,直到2022年,公司单晶大型电池片(210mm)收入大幅增加,扭亏为盈,盈利1.92亿元。2021年,公司亏损1.49亿元,2020年亏损1.79亿元。

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21亿元、17.15亿元和15.07亿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80.91万元、1.07亿元和9142.56万元。

从六年的业绩变化来看,鸿禧能源的营业收入从2017年开始持续下降,直到2021年才有所回升,而2022年则突然增长。利润总额为1.61亿元,从2017年到2022年,但营业收入高达102.68亿元。在2020年申请上市时,公司将在2017年至2019年实现盈利,然后在2020年和2021年实现亏损。到2022年再次提交上市申请时,公司将亏损转化为利润。业绩波动很大。

资金紧张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54.25%、61.18%和60.61%分别为0.64、0.59和0.98分别为0.60、0.54和0.90。

该公司表示,由于融资渠道的限制,太阳能电池的日常运营、生产线建设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早期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公司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或融资租赁筹集资金,导致公司流动率和速动率相对较低。

事实上,为了获得生产经营资金,公司广泛使用子公司的股权、货币资金、应收账单、房地产、土地使用权、生产设备等资产作为抵押品,以获得债务融资。截至2022年底,上述受限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18.38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55.74%。截至2022年底,上述受限资产账面总价值为18.38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55.74%。如果公司未来资金难以回笼,债务本息无法按时偿还,将导致公司上述抵押或质押资产被拍卖或出售,从而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本次IPO计划为新一代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TOPCon和异质结)项目第一期筹集15亿元,剩余3亿元补充营运资金。

公司押注新一代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招股说明书显示,新一代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TOPCon和异质结)项目总投资28.15亿元,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该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年,建成后年产5GW TOPCon和2GW异质结210mm电池片。

募投项目表

IPO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变化一直受批评

图片来源:鸿禧能源招股说明书

筹集的资金比2020年增长了一倍多。2020年,该公司计划筹集6.62亿元。其中,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3.79亿元,补充营运资金仅6000万元。

2020年募投项目表

IPO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变化一直受批评

图片来源:鸿禧能源招股说明书

值得一提的是,鸿禧能源在电池片中的市场份额不足1%,与头部厂商差距较大。

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CPIA)《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2年版)》发布,2011年全国电池片产量迅速从19.8GW增长到2022年318GW,其中2022年PERC电池市场份额约为88%。

2022年,鸿禧能源210mm大型电池板产能为3GW,产量为2.17GW。可初步计算出,公司在国内电池板的市场份额约为0.68%,不足1%,PERC电池的市场份额约为0.78%。

根据2020年招股说明书,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统计,2017-201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分别为72GW、87.2GW和108.6GW,同期公司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分别为1.55GW、1.46GW和1.59GW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15%、1.67%和1.46%。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

读者:本文基于公共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洞察IPO和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内容都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抄袭!

原创文章,作者:洞察IP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12310461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