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资品牌,上汽的价值约为零?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仔细看“安逸”和“危机”这两个词简直生动。

危机在危险中酝酿着机遇。例如,长安汽车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将长安汽车推向了自主创新的独立道路。

从形象上看,房子下面有一个女人,兔子在危险面前跑掉了。也就是说,安于妻子和孩子热炕,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也许上汽集团就是这样“安逸”生动的现实写照。如今,曾今的合资之王严重受挫。对此,本文将详细介绍上汽集团遇到的困难。

01

没有合资品牌,上汽的价值约为零?

大众和通用汽车可以说是中国市场上最好的两家外国汽车公司。大众的产品实力和一般的营销规划一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上限。在大众和通用汽车的祝福下,上汽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面对新能源时代的浪潮,它缺乏主观主动性。

卡洛斯,日产雷诺总裁·戈恩不小心说了一句大实话:“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时贡献几乎为零。因此,从长远来看,他们必须为合资制造业和其他运营业务做出贡献‘增加价值’。”

这句话让合资企业中国迫不及待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数据上很容易看出这一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和通用汽车的市值约为4000到5000亿元,而在过去,上汽集团的市值最高的时候约为3500亿元。 

也就是说,上汽集团的天花板是大众和通用。

资本市场对上汽的基本看法是,上汽集团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与大众和通用汽车的合资关系。没有大众和通用汽车,上汽的能力是“零”。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上汽集团作为历史上的特殊产品,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上汽、大众和通用的两家合资企业。2022年,上汽集团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61.18亿元,利润表中的净投资收入为147.03亿元。这部分投资收入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家合资企业的贡献。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不难发现上汽集团本质上是a股中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因为参与并列的不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而是他们的汽车销售公司。

没有合资品牌,上汽的价值约为零?

没有合资品牌,上汽的价值约为零?

也就是说,上汽、大众、通用设计“整车 销售公司”合资结构。这样一个简单的销售公司框架解决了三个核心问题——年底,上汽、大众、通用如何通过漂亮的收入财务数据向上级交差,说明今年我们没有钓鱼。可以说大家都很开心。 

如果没有新能源汽车的工业革命,上汽仍然可以安全地生活。但现在,在《纽约时报》浪潮的压力下,美国和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甚至可以被描述为薄弱的西山。

可以说,美国汽车完全依赖于品牌设计。在电气化转型过程中,德国汽车大众在传统燃油汽车巨头中的行动反应迅速,但在中国市场仍处于空位。

2020年11月,大众花了5年时间建造了中国第一款被寄予厚望的电动MEB平台。.4.结果第二年,即2021年,南北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加起来不到12万辆,远低于合资兄弟广汽埃安的销量,远远落后于比亚迪的53万辆。

上汽的两大靠山大众和通用都不好,上汽也不坐以待毙。和广汽一样,上汽为了在新能源时代寻求突破,创造了两个子品牌智己和飞凡,但从目前的角度来看,与广汽埃安的高歌猛进相比,智己和飞凡突破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02

1.智力与飞凡,1 1>2 ?

2018年以后,几乎所有传统汽车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品牌或系列,如吉利的极氪和银河系、长城的欧拉和沙龙、东风蓝图和战士、长安的阿维塔和深蓝色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子品牌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抢占细分市场的无死角覆盖,打造中高端品牌提高溢价,帮助自己在新能源时代抓住机遇。

对上汽来说,突破的先锋是智己和飞凡。然而,最令人尴尬的是,这对战友应该相互合作,但从两个品牌的产品定价和发布节奏来看,他们并不默契。首先,智己LS7和飞凡R7的价格体系混乱。

2023年2月10日,智己发布了其第二款产品LS7。作为一款中大型纯电动SUV,价格仅为32.8万元,创造了纯电动汽车和SUV价格倒挂的先例。结果,这种配置直接刺伤了飞凡R7。

作为荣威R业务部独立后的第一款产品,飞凡R7发誓要撕掉低端网约车的标签,配置直接拉满,高通8155、所有高科技,如4D成像雷达、华为AR-HUD等,都是上车的,目标是冲击30多万的细分市场。飞凡汽车首席执行官吴冰甚至直接设定了目标“2022年售出1万辆。”然而,2022年R7的销量只有3000多辆。现在,更是一塌糊涂。

性价比较高的智己LS7开始交付后,R7雪上加霜,2023年4月只交付了500辆新车。

其次,飞帆F7是直接的“反攻倒算”智己L7。

3月底,飞凡F7上市,入门价达到22.99万,比Model高。 3仍然很低,将推出一个20.99万的64度电版本。表面上是威莱ET5的宣战,但却让同战壕的智己L7感到尴尬。

作为上汽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第一款智能电动汽车,智己L7认为它是一个强大的联盟,但在消费者看来,它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2022年下半年,智己L7的销量刚刚突破1000辆。看到销量不好,智己一直在修改版本,但销量仍然没有改善,每个月只有三位数令人尴尬。

飞凡L7面向更广泛的消费者,价格更低(比智己L7便宜10万),底盘舒适,前卫的巴赫驾驶舱圈粉丝数不胜数。可以说,智己L7刚刚上市——销量直接跌至谷底,上个月只交付了79辆。你知道,智己官员透露,L7在4天内收到了数万份订单,但现在这些订单已经消失了。

最后,别克也加入了价格战。

2023年4月,别克发布了第一款由奥特能平台打造的中大型纯电动SUV别克E5,售价仅为20.89-27.89万,无形中背刺了飞凡R7。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拥有十几个品牌。这种内斗不止,手脚相残的情况不应该出现,但实际情况是上汽太渴望爆款,有点急着去医院。

纵观整个上汽系统,在新能源时代,唯一可以称得上新能源爆款的是“国产之光”与比亚迪15万的大爆款比亚迪宋相比,上汽通用五菱MINIEV理想的45万大爆款L9。五菱MINIEV平均售价不到5万元,很难帮助庞大的上汽支撑现场。

你知道,最后一款热门车型是2016年的荣威RX5。2017年,上汽在RX5的基础上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和纯电动版RX5。后者在2017年销量超过1万辆,成为当年最畅销的纯电动SUV。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荣威的经营理念一直不清楚。在依靠石油和电力的在线叫车量的同时,两年内销量仅为1万辆,定价超过25万辆的中高端车型MARVEL X。

荣威新能源事业部成立飞凡2021年,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被强大的比亚迪、特斯拉和新力量占据,飞凡错过了战略机遇期。

即使子品牌不能玩,合资品牌也不会给力。大众ID系列和凯迪拉克LYRIQ都没能一炮而红。现在上汽用进退维谷来形容并不过分。

03

上汽的未来在哪里?

子品牌互相拆台,合资品牌不给力。上汽的未来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极其悲观。

但事实上,除了大众和通用汽车,上汽的能力并不是真正的零。2023年1月至5月,上汽出口了39.6万辆汽车,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比奇瑞、吉利和长安要高得多。此外,上汽并不是一个出口传统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而是在MG品牌的帮助下,直接将汽车出口到BBA的大本营。

没有合资品牌,上汽的价值约为零?

尽管上汽的新能源转型道路崎岖不平,但海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上汽比丰田本田更适应未来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如果中国汽车像智能手机一样席卷世界,那么上汽在未来仍然是可以期待的。也许上汽正在等待大众通用等合资品牌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彻底崩溃的机会。上汽真的有可能扔掉拐杖,走上重生的道路。

综上所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上汽将遭受合资企业利润下降和新能源销售上升的积极影响。直到大众通用等合资品牌建设的安乐窝完全崩溃,上汽才有可能扔掉拐杖,重生,重生。

原创文章,作者:电动大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00010368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