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据正奇控股官方微信报道,近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蓝新能源”)完成了数亿元的Pre-B轮融资,由正奇控股和中金基金共同牵头,君联资本、继联投资等老股东继续追加投资。
据报道,本轮融资将用于太蓝新能源新工厂的扩建、技术储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建设和产品数量。
储能要注意三个要素: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高。对于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长寿命相对容易实现。随着行业规模的提高,低成本最终将得到解决,安全问题将始终贯穿其中。
为了提高储能安全性,市场提供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开发不同的储能技术。例如,从本质的角度来看,开发固态电池或水系统电池,实现电池安全到安全电池的发展。
欧阳明高院士曾表示,本征安全的最终目标是全固态电池。
全固态电池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固态电解质取代液体电解质和隔膜,固态电解质燃点很高,无漏液,可显著提高电池安全性;二是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可达400Wh/hkg,预计锂硫/锂空电池将达到500Wh/锂空电池Kg。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液体电池的性能指标接近极限。由于其安全性高、性能强,固体电池被广泛认为是锂电池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都以固体电池为战略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太蓝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和关键锂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公司。公司核心研发团队自2011年以来一直专注于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开发。
固体电池技术路线可分为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太蓝新能源专注于氧化物固体电池技术路线。
自研“高性能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 界面柔性层材料建筑材料基础,“电解质超薄膜制备技术 固态电解质和极片复合技术 界面软化技术“引领工艺创新,R&D团队通过材料和工艺创新系统地解决了固态电池的材料系统和界面阻抗问题。
目前,太蓝新能源在产品、产能和商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产品方面,第一代太蓝半固态电池产品的液体电解质含量为5%-10%,最大能量密度为400Wh/kg;第二代准固态电池产品的液体电解质含量降至5%以下,能量密度达到400Wh/hkg~500Wh/kg,预计2023年底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不再含有液体电解质,太蓝研究所正在全力推动相关商业化路径的发展。
在生产能力方面,太蓝新能源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一期作为中国第一条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半固态锂电池生产线,于2022年推出半固态动力电池,并继续下线交付客户;重庆二期2GWh工厂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安徽淮南10GWh动力电池产业园项目也在稳步建设中。
在商业化方面,太蓝半固态电池样品已与多家汽车主机厂进行送样和联合测试。测试结果综合性能优异,进一步合作正在沟通中。公司与紫建电子成立合资企业,布局消费固态电池。此外,太蓝还与国内三大销售企业之一和两轮电动汽车企业签订了协议,计划成为其动力电池sop供应商。
关于太蓝新能源,正奇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李德和表示:“固态电池技术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产业潜力巨大,太蓝新能源与固态电解质关键技术和产业着陆,稳定固态电池产业首发阵营,积累了多种核心技术,探索了成熟的商业路径,积极扩大产能储备。”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82210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