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国产激光雷达?一哥?

谁是国产激光雷达?一哥?

本文深入潜入atom第677部原创作品

尽管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仍然嘲笑激光雷达,甚至使用它“使用激光雷达的傻瓜”然而,在过去的2022年里,国内新能源主机厂都像疯了一样推出了配备激光雷达的新车型。

这样的“疯狂”国内激光雷达制造商也获得了一波红利。其中,和赛科技和速腾聚创无疑是这波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在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中,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速腾聚创并没有将汽车公司的定点数量转化为销售,而是和赛科技后来居上。

此前,何赛科技宣布,其激光雷达将于2022年交付近8万台,登上全球激光雷达量产冠军。

此外,根据国际咨询机构ICV发布的《2022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2022年,何赛科技以48%的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二是法雷奥25%的市场份额,三是速腾聚创约15.42%的市场份额。

据Yole统计,2021年,法国激光雷达制造商法雷奥以28%的市场份额排名世界第一,速腾聚创以10%的市场份额领先大疆7%、和赛科技的3%。

以市场份额为标准,短短一年时间,速腾聚创和和和赛科技上演了下克的戏剧。在资本市场,和赛科技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获胜“第一股中国激光雷达”在头衔之后,速腾聚创更是错过了机会。

近日,速腾聚创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如果成功上市,也将是香港证券交易所“第一股激光雷达”。在智能发展的下半年,激光雷达将越来越受到关注。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速腾聚创与和赛科技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01

慢一步,慢一步

随着我国自动驾驶和智能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激光雷达已成为国内汽车企业智能应用的标准。

据公开报道,速腾聚创先后宣布与小鹏、比亚迪、红旗、广汽埃安、极氪、威马、路特斯、长城、智己、凌克、奇瑞、零跑、北汽、东风、丰田、赛力斯等汽车公司达成合作,预计订单超过1000万台。

谁是国产激光雷达?一哥?

△速腾聚创合作伙伴

在再融资方面,整个2022年,速腾聚创先后完成了三轮融资,即:2022年2月,速腾聚创获得比亚迪领先的战略融资超过24亿元,成为车载激光雷达领域最大的单轮融资;同年6月,速腾聚创获得新一轮融资;同年11月11日,速腾聚创宣布了新一轮战略融资的豪华产业投资者阵容,包括吉利控股集团、路特斯科技、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包括汽车公司、Tier1和供应链。

谁是国产激光雷达?一哥?

△图源:速腾聚创官微

根据招股说明书,自2014年以来,速腾聚创已经获得了约14轮融资,投资者相当豪华。其背后的股东团队不仅包括云峰基金、华兴、复星等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还包括北汽、广汽、上汽、比亚迪、吉利等几乎一半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截至2023年3月31日,该公司已成功获得21家汽车厂和一级供应商52款车型的前装量生产指定预期订单,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交付激光雷达10多万台。此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机器人等非汽车行业客户的累计销量居世界第一。

在豪华投资机构的支持下,有许多第一个销售数据,但在IPO的关键节点上,速腾聚创首先被和赛科技抢走。

在中国,人们经常比较速腾聚创和和和赛科技。谁是国产激光雷达?“一哥”?

<p mp-original-font-size="17" mp-original-line-height="29.75"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事实上,两者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成立于2014年,一开始并不是从激光雷达开始的。他们都成立于2014年,从激光雷达开始。和赛科技开始检测危险气体泄漏,而速腾聚创开始做静态测绘。

在产品方面,速腾聚创甚至有一些先发优势。2017年,速腾聚创率先推出基于MEMS技术方案的半固态激光雷达M1。2021年,M1正式上市,获得小鹏G9、广汽埃安AION LX、威马M7等车型订单。

虽然和赛科技也在2017年推出了40线Pandar40,但当时的主战场是机械激光雷达,主要针对L4级自动驾驶公司。直到2021年8月,L2级OEM厂商AT128机型正式发布,从L4转向L2,才成名。

但很快,无论是出货量还是IPO速度,速腾聚创都被和赛科技赶上甚至超越。和赛科技率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获胜“第一股中国激光雷达”2022年,和赛科技全年交付8万台,超过速腾聚创4.4万台。

02

大规模生产后如何盈利?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2023年国内乘用车前标准激光雷达交付将冲刺40-50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全新小鹏P7、比亚迪仰望U8/U9、蔚来新ES6/EC6、新款极氪001、赛力斯汽车,集度ROBO-01、今年将陆续发布路特斯eletre等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为激光雷达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其中,速腾聚创将实现多种定点车型的量产,这是否意味着其出货量将大幅增加?

谁是国产激光雷达?一哥?

△激光雷达量产车型

当国内激光雷达企业率先批量生产时,一片繁荣的景象和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批量生产等于跑赢吗?

激光雷达企业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胜利,还需要回答如何盈利的问题。但必须承认的是,“赚钱”对于目前的激光雷达企业来说,这并不容易。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速腾聚创分别实现了1.7亿元、3.3亿元和5.3亿元的收入,呈现出高增长趋势。

2020年至2022年,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产品销量分别达到7200台、16300台和57000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3亿元、2.29亿元和3.99亿元,占总收入的76.2%、69.2%和75.3%。

但同期,速腾聚创的净亏损分别为2.2亿元、16.5亿元和20.8亿元,即使经过调整的净亏损也分别为6061万元、1.7亿元和6.2亿元。2022年,每台激光雷达将损失约9874元。

同样在2022年,速腾聚创也出现了毛利转亏,毛利率从40%左右转为-7.4%。公司的解释主要是由于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ADAS)产品价格低,降低了毛利率,这反映了激光雷达制造商在主机制造商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不得不以牺牲利润的方式换取订单。

与何赛科技相比,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收入为4.16亿元、7.21亿元和12.03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07亿元、2.45亿元和3.01亿元,其中2021年和2022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91亿元和1.96亿元。

可以看出,即使是国内领先玩家,利润仍然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你也不能指望依靠投资机构的资金生存。因此,激光雷达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实现利润或减少损失。扩大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可能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之二。

然而,大规模生产并不容易。何塞科技首席执行官李一凡曾表示,大规模生产的成功意味着:芯片技术研发、自建生产线、供应链管理、功能安全、网络安全、预期功能安全、标准化定义、产品设计等,一切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任何一项都需要激光雷达企业投入年度时间成本和巨大的劳动力成本。

此外,国内激光雷达制造商的想法仍然是互联网思维,希望通过成本效益快速占领市场。然而,汽车工业与互联网有着本质的不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本质是挤压供应商的账户周期,最后,通过指定规模,价格每年下降几%,因此现阶段的激光雷达公司资金短缺。

从以往传统硬件供应商的案例可以看出,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自然存在不平等的挤压。由于原始设备制造商账户期的拖欠和产品价格的年度下降,许多传统的硬件供应商都处于市场的前沿。

03

上市不是终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和新力量在自动驾驶中制造汽车的基金策略,激光雷达自然从自动驾驶试验转向大规模生产和装载。然而,激光雷达上车并不是说早期指定汽车公司越多越好,抛开质量谈论数量,都是不客观的。

图达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鲍俊威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生产汽车携带激光雷达,哪些激光雷达是真正的力量,哪些是假的,答案将逐渐清晰;许多汽车公司可能会在未来一两年感到非常痛苦,因为他们选择的激光雷达可能不值得,或面临战略调整的风险。

另一方面,作为自动驾驶的上游企业,原始设备制造商始终掌握着激光雷达的发展主动性。速腾聚创还认为,作为一家公司,还有许多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自动驾驶的监督、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将导致技术延迟和商业化。如果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展缓慢,汽车激光雷达企业的情况将非常困难。

自动驾驶风起云涌,速腾聚创的上市是合乎逻辑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激光雷达公司在持续的价格战下依靠自动驾驶似乎还没有到时间,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市场结束还远未到来,开放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速腾聚创和竞争技术的战斗刚刚进入中场。谁是国产激光雷达?一哥?

原创文章,作者:深潜at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81510325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