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本文来源:智车技术

导读

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荣华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1000-1200GWh的动力电池产能,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达4800GWh。此外,90%以上的新力汽车公司可能无法逃脱关闭和转移的结果。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长安汽车是当今自主品牌的第一个阵营,仅次于比亚迪和一汽大众,在联盟零售榜上排名第三。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长安汽车的负责人,朱荣华的数据和警告绝非危言耸听。接下来,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生存,已经成为决定每个企业生死存亡的话题。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01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根据朱荣华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电池产能过剩尤为严重。与电池行业本身的产能国家相对应,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超过30%。在没有强有力政策刺激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的比例和渗透率增长率将逐渐放缓。

下一步,电池企业可能只有两种方法可以继续生存:

领先的技术建设护城河。目前,许多主机厂自己也在制造电池。不仅有特斯拉4680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威来、广汽、长城、吉利等。都希望在电池方面取得成就。为了赢得主机厂自己的电池企业,电池企业只能提供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电池,否则很容易被取代。然而,为了确保您的产品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这意味着门槛越来越高,生存越来越困难。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让主机厂持股,以便与主机厂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在目前的形式下,像国轩高科技这样拥有大众这样大股东的电池企业的生活会比较好。毕竟,如果第三方电池公司没有绝对的优势,原始设备制造商仍然会更倾向于自己的电池公司。但股权转让甚至控制权的转让,无疑是让电池企业矮化了自己。但是,在国内电池产能已经远远过剩的情况下,尽快与整车企业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谈判地位。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02整车企业关闭并转移

几年前,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新势力汽车企业。但是现在不仅很多新势力已经破产了,即使能活下来,也只有理想的汽车家族在今年第一季度才刚刚开始盈利。无法盈利意味着没有自我造血功能。这些汽车公司必须依靠投资者或从证券市场融资。但美联储持续加息意味着市场融资越来越困难;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也使投资者不再敢轻易投资。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大多数汽车公司,尤其是新力量汽车公司,在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此前,互联网上有消息称,大众希望收购威来作为大众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运营。让这个谣言看起来毫无根据的是,威来汽车本身的经营业绩很差,大众汽车继续增加在中国的投资。

根据蔚来发布的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其自行车毛利率仅为5.1%,第一季度净亏损为47.4亿元,现金储备仅为378亿元。至于销量,如果6月份开始交付的ES6单月销量未能超过1万辆,威来可能会被迫陷入绝境。蔚来作为国内新势力的龙头汽车企业,其表现是这样的,更不用说其他新势力汽车企业的压力了,不言而喻。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至于大众汽车,它刚刚在中国正式宣布了高达231亿元的投资。这不包括大众和地平线之间23亿欧元的一系列投资和合资企业的交易。大众汽车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希望巩固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如果我们能直接收入威来汽车,我们将迅速弥补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不足,特别是在国内市场。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03海外市场绝不是化外之地

目前,国内独立品牌和电池企业都将海外市场视为其重要的战略方向。然而,盲目出口汽车和电池到海外市场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今年1月至5月,汽车企业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出口大国,可以与日本和德国相媲美。考虑到当前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各国希望保持贸易平衡,中国的汽车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美国反通胀法的颁布基本上意味着美国市场已经关闭了中国汽车公司和电池公司的大门。此前,为了在美国建厂,宁德时代毫不犹豫地将电池厂100%的股权转让给福特,只赚取工厂运营管理费和电池产品知识产权授权费,但在美国仍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电池和整车在美国市场上下全面围堵的共识已经达成。不要说我们的企业出口美国,也就是说,在美国设立本地工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至于欧洲市场,已经成为国内汽车企业和电池企业发展的重点市场。但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包括大众和BBA在内的欧洲汽车公司已经制定了详细而实施的电动汽车战略。即使在电池方面,以Northvolt为首的欧洲本土电池企业也在迅速崛起。此外,欧洲还提供了吸引国内电池公司在欧洲建厂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未来只要欧洲本土电池产能达到一定水平,国内电池企业向欧洲出口的大门就会慢慢关闭。至于整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随着欧洲汽车公司的复苏,国内汽车公司的机会继续减少。

朱荣华:电池企业转型不可避免

无论是整车还是电池,产能过剩都是不可避免的。迫切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找到一个能够支持你在市场上的立足点。如果没有办法区分竞争对手,只是通过盲目的重复投资来扩大他们的模型矩阵和销售渠道,它将不可避免地避免未来破产或合并收购。产能过剩的狼已经来了!

原创文章,作者:智车科技I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4219398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