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脱帽摘星一年的众泰汽车将何去何从?

刚脱帽摘星一年的众泰汽车将何去何从?

等待脱胎换骨!

作者:蒙多

编辑:吴双

风品:令煜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资本魔力是无限的,但要把腐朽变成神奇,就要看人了。

6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出关注函:要求中泰汽车解释*ST是否巨大,*ST巨大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利益占有。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5月31日,实际控制人黄继宏刚刚辞去董事长和董事职务。当外界还在讨论新教练叶长青能否成为新人和新气象时,中泰又收到了关注函,市场观望情绪变得更加强烈。

浏览雪球,不乏投资者在《关注函》公告中留言“退市”。那么,刚脱帽摘星一年的众泰汽车将何去何从呢?

刚脱帽摘星一年的众泰汽车将何去何从?

01

中泰汽车起起落落 忽视了什么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

2000年左右,民营企业开始尝试进入汽车制造业。例如,在李书福的带领下,吉利通过制造空调致富,开始制造汽车。同时,铁牛集团的家人应建仁也有了制造汽车的想法。中泰汽车于2003年9月宣布成立。

从拖拉机、摩托车的生产到汽车的转型,跨境挑战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汽车制造资格,缺乏整合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冒险的梦想。

幸运的是,当时,汽车行业的河流已经开启,万象更新孕育了许多机遇。抓住机遇的中泰汽车开局顺利:2004年,公司赢得了上市转让的丰田特瑞生产线。经过两年的探索,第一款车型终于在2006年1月推出“众泰2008”。下一次旅行将于2007年收购江南汽车厂,取得造车资格。

刚脱帽摘星一年的众泰汽车将何去何从?

2008年2月,众泰汽车打造了首款爆款产品“江南TT”。同年9月,它向全球发布“众泰5008”,两款新车一年亮相,实力得到充分展示。

只是从市场反馈来看,无论是中泰2008还是中泰Z300,早期销量都不多。直到2013年,中泰T600才成功推出,与奥迪Q5非常相似。因此,中泰汽车“参悟”。

2016年,造出标杆王炸产品——众泰SR9。因其与保时捷Macan的外观高度相似而被戏称“保时泰”。当年中泰汽车累计销量达33.31万辆。

2017年销量再突破30万辆,公司利用借壳金马股份上市,达到发展高峰。

不幸的是,中泰SR9毕竟不是保时捷,尤其是在质量方面。虽然销量迅速增长,但也收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投诉,如车身泄漏、底盘异常噪音、驾驶熄火、发动机故障等。

2018年8月,经销商“上书”事件曝光后,中泰汽车内部问题暴露,当年销量同比下降26.23%至23.4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5.3万辆。

销量下滑导致业绩崩盘。2018年至2020年,中泰汽车收入147.64亿元,29.86亿元,13.38亿元,对应增速-29.03%、-79.86%、-55.18%。

同期净利润8.01亿元,-111.91亿元,-103.45亿元,相应增长-36.29%、-1497.58%、7.56%。2019年和2020年资产减值损失为79.72亿元,45.72亿元;4.59亿元,33.47亿元。

受巨大损失影响,中泰汽车2020年6月披星戴帽变成“*ST众泰”。

行业分析师刘瑞玲表示,回顾中泰汽车的发展历程,并购和低价“山寨”在汽车行业早期,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少见,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失败的关键在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继续依赖旧路径和旧经验,使其大规模经营,忽视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的深度培育。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最终竞争的是核心技术、特色创新和扎实的品质体验。盲目模仿终究不能长久。

2021年,中泰汽车实现营收8.25亿元,净利润可喜增长,但仍为负。“三连亏”之后,退市是否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早在2008年就获得了纯电动汽车产销许可证的公司,中泰汽车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刚脱帽摘星一年的众泰汽车将何去何从?

02

“白衣骑士”入主 中泰重回正轨

当中泰汽车下滑时,汽车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能源的春潮正在飙升,“蔚小理”等待造车新势力快速成长。

和中泰创业一样,造车新势力也面临着生产资质问题。纵观市场,早期拥有电动汽车产销许可证,处于退市边缘的中泰汽车,一度成为多方追求的热点。

根据中泰汽车2021年报,公司年产能14万辆新能源微型车。由于整车业务停产,期内产量、销量、销售收入、新能源补贴均为0。

刚脱帽摘星一年的众泰汽车将何去何从?

2021年7月,中泰汽车发布预重组公告,公开招募预重组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它并没有限制投资者的行业。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深商”)。

2021年10月8日,江苏深商将签署《重组投资协议》,帮助中泰汽车重组20亿元。同年12月,江苏深商正式取代铁牛集团,成为*ST中泰控股股东。黄继宏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为何是江苏深商?

根据公开信息,江苏深圳商务是由深圳79家重点民营企业共同投资的大型民营企业,从事金融服务、大型项目投资和高新技术开发生产。前股东总资产近1万亿元,全资控股子公司11家。

在进入中泰之前,江苏深商也参与了*ST的巨大重组。据《中国商业新闻》报道,江苏深商与深圳元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重组庞大集团的投资者。

*ST作为一家以汽车销售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大型汽车营销企业,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历史“中国十大汽车销售服务企业集团”第一。左手庞大,右手众泰,江苏深商、黄继宏无疑在下一盘大棋,进入汽车行业的野心无遗。

黄继宏入主*ST后,后者经营业绩逐步提升。2021年上半年,企业一度收入146.64亿元,同比增长33.96%;归母净利5.83亿元,同比增长1213%。

受此影响,外界对*ST众泰的发展也充满了期待,“白衣骑士”黄继宏一度不负众望:

2022年10月,ST中泰宣布,自2021年底重组完成以来,公司相关复产前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首批复产T300车型将于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线。

同年11月3日,ST众泰被撤销其他风险警告,股票简称为“ST 众泰”变更为“众泰汽车”。

2023年2月26日,中泰汽车旗下子公司江南汽车首款新能源产品U2在离开市场两年后也回归……

此外,恢复正常运营的中泰汽车还试图借定增,重讲新能源汽车的故事。

根据其固定增长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15.21亿股(含本数),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含本数)。用于新能源智能网络汽车开发和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渠道建设项目和补充流量。

各种积极的变化给外界一个明确的信号:中泰汽车正在重新开始新生活。

03

“双面”大佬造车疑云

 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然而,路遥知马力,久久见人心。

除了白衣骑士A面,黄继宏还隐藏了金融大鳄的B面。

早在2019年,江苏深商就在参与*ST巨大重组时做出了盈利承诺。重组完成后,庞大集团2020年、2021年、2022年净利润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总额达到35亿元。

最终业绩为:收入273.86亿元、286.33亿元、260.21亿元、净利润5.73亿元、8.98亿元、-14.03亿元,三年累计净利润0.68亿元。

走来走去,2022年的巨大损失使前两年的净利润积累几乎为零。这种操作也间接宣布了重组失败。

那么,*ST巨大还能得救吗?

根据相关方在重组过程中的协议,业绩承诺的差额将由参与重组的投资者以现金形式填补。面对近35亿的敞口,黄继宏最终没有逆转奇迹。

5月25日,*ST的巨大触及“面值退市”,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的通知。

麻烦不止于此。一些利益受损的投资者通过信访向黄继宏和其他高管报告。5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监管工作函显示,投资者举报问题包括实际控制人变相占用资金、清空上市公司财产和资产;控股股东涉嫌逃避35亿重组业绩补偿义务;回购计划涉嫌虚假信函。

换句话说,尽管黄继宏已经辞去了*ST的巨大董事长,但责任仍在路上。一旦上述报告属实,风险仍可能溢出到中泰汽车。

6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中泰汽车发出关注函,要求其就黄继宏是否侵占公司资金, *ST是否有巨大的运输利益等。如果问题是真正的锤子,中泰汽刚刚步入正轨汽车无疑是重大坏消息。

是对是错,白衣骑士还是白衣骑士?“掏空者”,留出时间回答。

可以肯定的是,江苏深商和黄继宏想要创造的汽车帝国梦变数急剧增加。

据野马财经报道,深圳市朗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地科技”)还秘密入股ST中珠。

根据公开信息,ST中珠是一家主要从事医药、医疗和房地产的上市公司。2022年,受资产减值和商誉减值影响,公司收入5.06亿元,母公司净利润亏损7.99亿元。

根据相关公告,朗地科技通过公开拍卖,成功收入了原ST中珠股东持有的12.66%股份。此外,朗地科技此前持有的6.42%股份在ST中珠股东序列中排名第一。

这也是*ST公司和领导人的第一名。因此,有舆论质疑黄继宏是否真的扮演白衣骑士,有多少工业初衷,有没有炒作“壳”资源?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度的实施,*ST系列公司的撤退力度加大,“壳”资源正在加速贬值。专注于它。“壳”资源公司没有太大的市场套利空间,真正的工业深度培育,主营业务进步是点石成金的好处方。

目前来看,“双面大佬”黄继宏对中泰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好的是公司经营回到正轨,坏的是公司还有牵连的风险。

所以,抛开上述隐忧不谈,中泰汽车本身的前景是否光明,何时极泰来?

04

蹉跎黄金期 纸老虎VS从头越来越多

商场就像战场,耽误战斗机往往是致命的。

客观地说,中泰汽车作为中国电动汽车研发较早的企业,值得钦佩。然而,各种错误的判断浪费了电动黄金时期。当务之急是明确自己的定位,拿出一款爆炸性的产品。

据报道,中泰汽车已全面实现了汽车互联网、智能前照灯、夜视系统、自动停车、交通信号和标志识别、疲劳驾驶预警、电动四轮驱动、方向盘换档等技术配置的自主创新和研发。

以今年2月推出的新车江南U2为例,它不仅具有电池预加热、快速、80KW集成电机等技术,还具有定速巡航和L2辅助驾驶功能Mobileye EyeQ4芯片等智能配置,起价仅为5.68万,可谓性价比拉满。

只说千道万,最后还是要在市场上买账。3月2日,有投资者向众泰汽车询问公司生产销售情况。

中泰的回复是,由于公司整车复产时间短,产销量低,目前不打算披露月产销快报。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下半年,争夺技术、价格、渠道服务、产业链,竞争日益核心和内部。中泰汽车产品不优于同行,锂电池等核心配件的价格,如果盲目关注低价策略,或不能保证其稳定的利润。随着轨道价格战的开始,中泰汽车不容易快速分享食物,但也需要从差异化、质量和价格表现上更加努力。

目前,要解决上述问题,真金白银至关重要。

截至2022年底,中泰汽车账面货币资金仅10.10亿元。此外,定增计划尚未获批,短期贷款高企,中泰汽车显然还需要一段艰难的时光。

众泰汽车从滑落到脱节,关键在于缺乏核心技术,洞察市场趋势。与几乎同时起步的比亚迪相比,这两家公司都有模仿的历史,但比亚迪显然更关注核心技术的沉淀,预测新能源和质量升级的趋势,最终积累起来,成为插件混合领域的国王,并为其系列产品的销售奠定了基础。这给了众泰汽车乃至所有国产品牌一个很好的教训: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只有以用户为中心,耐心坚持产品实力和创新,才能最终匹配回报,剩下的才是王者。

正如王传福所说,高端品牌不应该依靠堆叠配置,而应该依靠技术。这是中国品牌的机遇,所有的技术都是纸老虎。

那么,过去的种种积弊,现在实际控制人的波澜,都不是纸老虎。脱帽摘星只是开始。中泰汽车能穿越山丘,叶长青能点石吗?金,一切从头越来越多。

君不见,新能源赛道如火如荼,中国汽车行业脱胎换骨,弯道超车,这是所有从业者的机会。

本文为铑财原创

原创文章,作者:铑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3199347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