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股份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净利润不足4000万

6月5日晚,天辰股份(600620)宣布,公司计划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合同》和《项目投资补充合同》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8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5GW高效太阳能电池 计划投资36亿元的6GW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系统集成制造生产线。

天辰股份的公告一出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跨境新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见。天辰股份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净利润不足4000万

数据显示,天辰股份的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销售业务、出租车业务和房地产租赁,以前没有涉足新能源领域。

2022年,天辰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482.85%;归母净利润3593万元,同比下降70.8%。其中,房地产业务收入为2.31亿元,占94.67%。

对于净利润不足4000万元、房地产业务占90%以上的企业来说,跨境布局新能源业务花费116亿元无异于“赌博”,自然备受关注。

那么,天辰股份跨境的信心从何而来,资金和技术实力都不够强呢?

天辰公告指出,公司已准备了10多人的核心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团队。相关人员具有多年行业龙头企业中高级管理经验,项目管理交付经验丰富,具有方案设计、项目建设、系统建设等相关业务能力。同时,计划在现有团队的基础上同步

从同行、科研机构和高校引进更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

至于资金和项目用地,天辰股份在公告中提到,项目资金来自自己的资金和外部融资,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将建设工厂(包括装修)和配套设施。

事实上,天辰股份的现有业务已经没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光

伏特产业是新能源发电与半导体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的新能源产业。储能系统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效率最大化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光轨道。

此外,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4月份的询价函,占94.67%的房地产业务是2022年天辰股份的新业务,并在第四季度确认,如果扣除相关收入和利润,公司很可能触及金融退市指标。

在这方面,新能源业务的布局是天辰股份“拯救”自我的重要投资,但前面的道路显然很困难。

行业共识:储能系统集成商即将迎来淘汰赛

储能产业链主要由上游设备、中游系统集成、运行和维护,以及下游应用端组成。其中,中游储能系统的集成已成为核心环节。上承载设备供应商和下承载储能系统业主已成为储能行业的必要场所,但新进入者可能无法分得一杯羹。

一方面,技术、渠道、资金是三重决胜壁垒。储能系统集成不仅仅是电池,PCS、BMS、装配和集成温度控制等设备,但要统一协调各关键设备,发挥“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因此,储能系统集成商既需要电池(电化学)、在电子电力领域,PCS和匹配电网的扎实技术储备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开拓业务渠道,提高技术实力。

另一方面,储能系统集成市场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马太效应显现。根据中电联《新型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的数据,2021年前,中国每年新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有3000-4000家,2022年成立38294家,是2020年的10倍,是2021年的近6倍。

2022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为7.3GW/15.9GWh,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00%,增长速度较快。

就储能系统集成商而言,愿景能源储能部总经理郑汉波曾表示,目前中国有数万家储能系统集成商。根据CNESA和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21年国内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商CR10(前10名市场份额)已超过75%。

市场份额集中在龙头企业,其他储能系统集成商自然处于挣扎的边缘。统计数据显示,根据上市储能企业的财务数据,2022年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一般为10%-15%,净利率为微利。

也就是说,储能集成商利润微薄是业内普遍存在的现状。愿景能源储能部总经理郑汉波在5月17日的一次行业会议上说:“许多储能系统集成商仍在解决生存问题,到明年可能 80%(储能系统集成商)企业会倒闭。”

天河储能战略市场和产品管理总监李秉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洗牌速度可能没有明年80%的系统集成商那么快,但整个储能行业已经进入洗牌阶段。”

不难看出,尽管万亿储能市场前景诱人,但龙头企业高管预测该行业将开始“淘汰赛”。在残酷激烈的竞争模式下,缺乏资金、技术和客户渠道积累的企业可能会首先退出。

对于天辰股份来说,除了储能轨道外,还将面临光伏领域的白热化竞争,转型之路并不容易。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1189279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