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没有时间记住他们的名字
近400家造车企业在五年内消失了?
2018年,《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有487多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但到2023年,数据显示,只有4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能够正常运营。粗略计算,短短五年,就有4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消失了。
有多少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处于巅峰时期,准确的数据无法验证,但近年来确实有许多汽车制造企业被淘汰。
前不久,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2017年 中国接近年 300 家造车新势力,但今年只有 50 家左右的乘用车品牌在中国有销量。五年后可能只有25个,十年后可能只有几个到10个。
何小鹏直言不讳,“今天,无论是一年10万辆汽车,还是一年50万~70万辆汽车,它们都无法在5到15年内生存。在中国生存的最低数字可能是每年300万辆。”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汽车市场的淘汰赛进程一直在加快。恒大、宝能、威马、爱驰等汽车公司面临着停产、销售网点退出、无法支付工资等问题,在生死边缘挣扎。
“生死”之年
经过疫情、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考验,许多汽车公司希望在2023年迎来转机。但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更复杂的竞争形势。
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此之前,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可选车型有限,竞争不足,汽车制造新力量不仅享受国家补贴红利,而且依靠“讲故事,画大饼”他们的技能也相对容易融入大量资金。但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出、融资困难、竞争激烈的现状。
不仅是补贴的退出,还有一场广泛席卷新能源和燃油汽车市场的价格战,给所有企业带来了压力。市场份额的竞争变得更加困难,汽车制造新力量的资本链也越来越紧张。
5月10日,爱驰汽车人力资源部发布《关于推迟4月份工资发放的通知》,称鉴于目前面临的财务挑战,公司不得不决定再次推迟4月份工资发放。
图片来源:爱驰汽车官方网站
事实上,爱驰汽车是第一批实现量产交付的汽车制造新势力。2019年,爱驰汽车获得汽车制造资格。在众多造车企业中,这样的起点并不低。不幸的是,爱驰汽车的市场表现非常普遍。数据显示,爱驰在 2022 年销量只有765辆。2023年1月至4月,其销量仅为111辆。
到目前为止,未能得到市场认可的爱驰汽车是不可持续的。而曾经与之相处的“蔚小理”与威马相比,同样的情况也很艰难。
近日,天眼查信息显示,成都威鸿房地产有限公司新增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股权的企业为成都威鸿房地产有限公司,冻结股权1230万元。冻结期为2023年4月27日至2026年4月26日,执行法院为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
沈晖微博截图
早在2023年初,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像动物一样生活”。几个月后,威马汽车仍然没有等好消息。
2015年,威马带着金钥匙诞生了。创始人沈辉曾担任著名汽车制造公司菲亚特的高管,并在吉利控股期间参与了沃尔沃的收购。2016年,威马宣布A轮融资10亿美元,百度资本领先,阿米巴资本、SIG海纳亚洲、百度集团等。2020年,它又获得了100亿元的D轮融资,成为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
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曾经风光一时的威马不断遭遇负面风波,员工降薪、裁员、关店、供应商起诉等负面传闻层出不穷。2023年,威马不再掩盖自己的困境。“威马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疫情和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沈晖承认。
苦苦挣扎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仍有许多汽车制造企业在生死泥潭中挣扎。
根据天眼查信息,5月5日,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增加了一份新信息“破产重整”案号为(2023) 鲁0725破申1号,案件类型为“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为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民法院。
天际汽车也陷入了困境。根据天际汽车(长沙)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天际汽车停产通知》,鉴于公司资金和生产销售计划的影响,公司部分岗位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停产停产政策。
不久前,自行车官方应用程序宣布停止服务,无法正常访问。与此同时,自行车NIUTRON的官方网站也显示无法找到服务器,官方微博内容已被清除。
恒大也没有给徐家印带来希望。4月24日,恒大在公告中透露,由于资金不足,天津工厂暂停了恒驰5的生产。与此同时,恒大宣布,中国恒大计划以2元收购恒大相关项目,并承担约248亿元的债务,以帮助恒大摆脱困境。
即使是早在2020年雷霆万钧的拜腾汽车,最近也被迫执行了4000多万元。根据天眼查app,南京智兴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拜腾汽车的关联企业,增加了多条被执行人信息,总执行目标约2450万元。再加上之前已有的19条被执行信息,总执行额高达4041万元。
头部分化
汽车制造业新势力洗牌加剧,不仅弱势企业难以形容,而且能存活多久,即使是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的不断分化。
理想汽车 首席执行官李想发微博说,“智能电动汽车三年淘汰赛(2023-2025年),技术、产品、交付三大综合能力向死里卷,木桶理论缺一不可。”
如今,理想汽车已经成为第一个实现盈利的汽车制造新力量。根据理想汽车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其收入增长96.5%,达到187.9亿元,实现母公司净利润9.3亿元。
在销量方面,理想汽车的理想L9、理想L8、三款理想L7车共同努力,共交付5.2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5.8%,创下单季交付最高纪录。
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翔在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表示,第二季度销量将逐步上升,努力实现6月份每月交付3万辆的目标。此前,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翔在年初给出了乐观的预测:预计第二季度每月交付超过3万辆。
但曾与理想汽车并肩作战的蔚来、小鹏,却没有那么幸运。
目前,蔚来和小鹏还没有公布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但今年1-4月的交付已经披露。
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1.82万辆,蔚来汽车共交付3.1万辆。4月,蔚来汽车交付6658辆,小鹏交付7079辆。理想情况下,连续两个月超过2万辆,4月份超过2.5万辆。去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分别为2.58万辆、3.46万辆和3.17万辆,差距不明显。
“2025年是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决赛的开始。”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宏表示,“届时,那些已经积累了一百年但尚未全力打造电动汽车的品牌也应该开始努力,否则就太晚了;到2025年,行业外的巨头也应该进来。到2025年,汽车巨头和非汽车巨头将齐聚一堂。”
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看来,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他说:“换句话说,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前五名之一,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显然,参与汽车制造的大人物清楚地知道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竞争。但如果你想脱颖而出,你必须让你的品牌在行业中获得领先地位。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管明宇说:“当消费者想买车时,他们真正想到的只有三个品牌。很多品牌越来越同质化,都是黑科技,但最终消费者完全失去了记忆。”
这一轮洗牌后,有多少新的造车力量最终能生存下来?
这篇文章是中新汽车的原创作品。欢迎您分享。如果媒体需要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作者和来源。任何媒体和“我们媒体”拒绝将本文的任何内容作为视频和音频脚本制作。违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自互联网。
原创文章,作者:AutoM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22198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