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集中汽车,多事之秋。
作者张之栋
责编丨罗超
金鹏辉编辑
新车品牌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但往往正是这三个条件,才不尽如人意。
回顾过去,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中国市场,催生了大量新的汽车制造力量。今天,破产、裁员、拖欠工资、留下无数鸡毛品牌。
如果有需求,就会有价值。当市场动荡时,仍然会有逆流而上的人。其中,集度、小米和华为无疑是最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制造新力量。然而,与小米和华为不同,集度的现状有些微妙。
华为“坚决不造车”,明年上半年小米首款车量产上市,所以今年大部分人的目光都会转向集中。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元宇宙新闻发布会和上海车展之后“造车资质”问题发生后,Robo-01量产上市前夕,集中度再次上市“爆料”。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宣布指控这五起案件涉嫌窃取技术和商业秘密。其中,前苹果汽车部门员工王伟宝被指控窃取苹果独立系统(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的相关技术。
现在,王伟宝正在担任集度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负责集度智能驾驶业务。
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首先,必须明确坚定的是,美方不能说什么就是什么。
美国的帽子很容易举起,冠冕堂皇,但无论是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实体名单,还是各种技术行业的欺凌,都足以看到它“流氓”嘴脸。
其次,王伟宝并不是第一个被指控的前苹果中国员工。与王伟宝同时在苹果工作的张晓朗(音译)和前苹果员工陈纪忠(音译)都被指控。
此外,苹果汽车的情况仍不清楚。
去年12月,苹果宣布将苹果推迟到2026年,自2014年苹果推出以来“泰坦计划”自裁员、计划停滞、延迟等问题以来,市场一直在耳边。
在5月17日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一名记者对此事提出了问题:
“美国最近宣布对几名中国和俄罗斯公民提出法律指控,他们被控窃取商业秘密,并试图出口敏感技术,其中一名是苹果的软件工程师。中国对此有何评论?”
国家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回应说:
“我不知道你提到的情况。我想强调的是,美国已经成立了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打击小组,不断泛化国家安全理念,滥用出口控制措施和技术控制优势,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科技问题,不合理地压制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霸道霸道行为。”
公平地说,事实上,无论案件的真相如何,集度汽车都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如此关键的大规模生产和上市前夕。目前,集度官员还没有做出回应。
此外,不得不提醒的是,此时此刻,2023年已经过半,距离集度Robo-01量产车亮相已经过去了很多时间。
虽然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受价格战影响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多,但缺席上海车展的集中汽车的节奏确实混乱了很多。
目前可以知道的信息是,8月以后,集度首款量产车将正式上市交付。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一辆车从零开始,需要经过各种验证,即使在当今快节奏的新能源汽车时代,集中也需要完成安全验证、功能验证等过程。
但到那时,集度汽车到底晚不晚?
华为以坚决不造车的方式逐渐深入汽车行业的方方面面;雷军亲自带领的小米汽车也在大兴土木工程和大建工厂,面对市场层面的流言蜚语,负重前行。
相比之下,集中式汽车并不特别。即使有吉利的帮助,我们也需要从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当今市场动荡,发展趋势不明朗时,我们越应该明确地喊出差异化,做出差异化。
如果没有意外,集度Robo-01是特斯拉Model Y跟上,产品实力更高,价格略低。巧合的是,小鹏G6应该走同样的路,而且是小鹏的“困难时刻”,它的打法也会更猛烈。
狼群环绕的市场空间,Robo-01将如何定价?
事实上,不难看到定位“汽车机器人”集度汽车有很多想象力。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消费者应该如何感知这些想象力,如何认知集度汽车。
产品实力、品牌价值和价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汽车的形象。至于大屏幕、智能舱、智能驾驶等功能配置,更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
显然,三年的疫情促使人们做出了很多改变,包括汽车需求和消费观念。今年汽车市场所谓的价格战,本质上是市场份额的竞争和行业格局的重新划定。
原因很简单,消费者不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
关于市场竞争,集度汽车作为后来者,一定有一些缺点,但在硬币的另一边,集度也有后来居上的可能。只是时代永远在前进,更别说等任何人了。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集度面临的问题能解决吗?集度车还剩多少时间?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18138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