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头晕,价格战是空手,一场本该孕育的游戏“伟大”现在,价值和价格的混乱正在逐渐混乱。
如果最近汽车行业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能让汽车人提神回血,那么宁德时代在4月19日上海车展上发布的最新电池技术呢?—凝聚电池应该是其中之一。
它可以上天
去年6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在重庆车展上首次提出了凝聚态电池。从那时起,外界对凝聚态电池的猜测就层出不穷。
有人说是改名换姓的半固态电池,也有人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为由驳斥宁德时代是炒作的概念。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上海车展上回答了凝聚态电池的来源。
凝聚电池是集高动力仿生凝聚电解质、超高比正极、新负极、隔离膜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于一体的最新动力电池。
虽然这些堆积在一起的概念令人困惑,但其500Wh/Kg的单体能量密度确实令人惊讶。
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在宁德时代的能量密度为220-300 Wh在/Kg之间,特斯拉4680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244 Wh/Kg,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150Wh/Kg,威来喊了一年多的半固态电池,只有360 Wh/Kg,它们都不足以与凝聚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
可以说,凝聚态电池在车辆规级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上实现了跨代际的提高。
但一般来说,能量密度越高,其电化学反应越强,容易引起爆炸、火灾等极其危险的事件。
因此,在目前大面积使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由于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相互限制,可达到300 Wh/Kg的能量密度已经很好的实现了,而300 Wh/Kg几乎是液态锂离子电池难以突破的瓶颈。
凝聚电池打破了通常意义上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相互约束的尴尬局面,
据吴凯介绍,凝聚电池采用高功率仿生凝聚电解质,构建微米级自适应网络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高锂离子运输效率,同时提高微观结构的稳定性。
可以说,凝聚态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是强大的“内核”,高能和安全是这个强大的核心“外化”。
即使是基于如此高的能量和安全性,即使是凝聚态电池“上天”也不在话下。
马斯克多次表示,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 Wh/Kg后可实现商业电动飞行。事实上,站在凝聚电池的肩膀上,飞机电气化的商业图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宁德时代表示,宁德时代正在开展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实施航空标准和测试,满足航空安全和质量要求,开启载人航空电气化的新场景。
一旦航空完成电气化,就意味着海、陆、空的各种交通场景都会发生比今天更猛烈的变化。
宁德时代进一步披露,即将推出冷凝电池的汽车级应用版本,并表示今年将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我相信,在未来,随着冷凝电池的大规模装载,冷凝电池可以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一个颠覆性的新面貌。
正如吴凯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练好基本功,发挥想象力”,思维不仅要实际落地,还要敢于上天。
诚然,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谣言,但从凝聚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商业图景来看,关于凝聚态电池是半固态电池的谣言并没有被打破。
半固态电池是一种由固体材料组成的正负电池,电解质为半固态电池,具有固体稳定性和液体导电性。
虽然半固态电池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但由于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仍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正如蔚来总裁秦力宏所说,蔚来150kWh的半固态电池成本约相当于蔚来ET5。与此同时,其供应商魏蓝新能源也表示,2023年的目标是批量生产1000个电池组,用于150kWh的半固态电池。
因此,半固态电池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实验产品。虽然一只脚已经走出实验室,但另一只脚仍然被绑在实验室里,这与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商业能力的凝聚态电池有本质的区别。
它引领变革
宁德时代尚未宣布大规模生产后将应用于哪个品牌和汽车。然而,可以想象,以电池为中心的用户体验变化正在准备中。
单体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也就是说,在与当前电池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配备凝聚态电池的车型将获得更多的功率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当然,除了温度、空调使用等客观因素对电池寿命折扣的影响外,只说CLTC、NEDC续航的都是耍流氓。
但基于凝聚态电池的超高能量密度,在现实场景中很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温度和空调使用对电池寿命折扣的影响仍然很明显,但当电池寿命里程基数足够大时,对用户旅行的负面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由于电池寿命不足,用户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情绪成本大大降低。
同时,凝聚电池有更多的航空标准来支持安全。在电池寿命和安全的支持下,随着凝聚电池,用户的旅行体验将得到定性的改善。
吴凯说:“宁德时代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是满足客户需求。”宁德时代作为世界领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不仅让汽车公司变得更好,也让用户受益。
目前,当许多用户开始新能源汽车时,他们会考虑所选车型的电池供应商是否是宁德时代,宁德时代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为数不多的具有破碎影响力的供应商之一。
宁德时代确实不负所望,一次又一次地拿出真正的产品来引领电池行业的发展,钠离子电池、麒麟电池相继装载,EVOGO 更换电站也在扩大。2022年,宁德时代锂电池销量达到289GW,全球电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份额分别为37%和43.4%。
宁德时代拥有全球动力电池行业 “很难撼动宁德时代的领先地位”之势。
如今,凝聚电池的成功研发进一步丰富了宁德时代的技术路线,巩固了其领先地位。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电池,航空电气化不再是PPT中僵化的故事,而是即将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自宁德时代以来,整个行业都找到了覆盖海、陆、空综合电气化的起点。
宁德时代董事长蒋理说:“零碳是责任、能力和机会。” 围绕着“零碳”,许多新事物以这个难得的机会释放出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力量。我们拭目以待凝聚态电池未来将如何革命和颠覆!
最后
一场前所未有的上海车展,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绝对主角,让关于燃油汽车死亡的言论再次沸腾。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也继续上升到34.2%,新能源汽车正在像切瓜切菜一样蚕食燃油汽车市场。
但与此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实际用车体验的批评和担忧从未停止,其中心是“电池”。
液态锂离子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遇到了技术瓶颈。半固态电池刚刚出现迹象。被认为是电池最终形式的固态电池,由于技术和成本问题的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液态锂离子电池作为主流,自燃事件仍在发生,电池寿命折扣问题尚未解决。即使是一直被称为安全的比亚迪刀片电池也不能完全值得用户的信任。
然而,更严重的是,在《纽约时报》巨大变化的动荡下,传统品牌专注于如何销售汽车,新的力量正在绞尽脑汁如何生存。至于产品的问题,用户的问题往往是让它先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新能源汽车继续健康发展,电池迟早会发生一场巨大的革命。
目前尚不清楚液态-半固态-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是否会坚持下去,但早晚都会发生的变化似乎是从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开始的。
原创文章,作者:金刚新能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4207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