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F.Lin.
编辑 | 小木
站在汽车行业的十字路口,今年上海车展的风向标意义更加突出。
《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参加上海车展是作者16年来最令人震惊的一次,颠覆了对品牌吸引力的固有印象。”拥挤的汽车制造新力量博物馆与拥挤的外国品牌博物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2023年上海车展组委会提供的官方数据,上海车展吸引了1000多家企业积极参展,约占新能源汽车的三分之二。
但在热闹的2023上海车展上,目标直接指向“汽车强市”的青岛,存在感并不高。
只有两款车型真正与青岛有关:
中国运通旗下的高合,奇瑞旗下的星途瑶光。
此外,总部位于青岛的歌尔丹拿也出现在汽车科技和供应链展区。
青岛首家全资质汽车制造总部企业,刚刚被魏桥收购的北汽制造厂,并未出现在上海车展上。此前,北汽制造出现在广交会上,并拿了三个展位,出海意图明显。去年年底,青岛发布了《青岛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5年)》和《青岛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优质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了总部汽车企业、研发机构和核心部件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从长远来看,青岛希望不仅成为汽车制造的“工厂”,而且拥有R&D创新中心和总部企业,从而掌握行业话语权。
青岛还没有看到这条注定艰难的道路的曙光。
1
本次上海车展,中国运通旗下智能纯电品牌高合HiPhi与比亚迪、宝马、零跑等车企同时出现在7.1H展厅。
在展示车型中,除了之前发布的HiPhi X、HiPhi Z型号,定位高合HiPhiPhi,纯电动中型SUV Y也正式亮相。
高合HiPhi作为高合品牌旗下的第三款车型 Y的外观仍然延续了家庭设计风格,专注于技术豪华SUV的风格。
与此同时,高合还宣布将从欧洲和中东开始海外战略。
其中,第一站将是德国慕尼黑和挪威奥斯陆,第一批出海产品是HiPhi X和HiPhi Z,预计这两款车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欧洲销售,并在今年内首次交付。
而HiPhi Y也将紧随其后,预计将于2023年底开始接受预订,并于2024年在欧洲交付。高合作为新能源汽车豪华车品牌的本土新力量,将其全国总部、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和生产基地落户青岛。
2022年1月17日,青岛与新能源豪车品牌华人运通签订合作协议。
公开报道显示,全国高合汽车总部、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和生产基地位于青岛,是青岛第一个“三总部一基地”项目,填补了青岛缺乏研发创新中心和高端汽车总部企业的空白。
2022年8月,有媒体透露,高合汽车可能会“接管”已停产的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
根据高合的官方回复,高合确实计划在青岛莱西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基地,但“接管”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的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自去年8月传言以来,莱西新基地和北汽新能源基地都没有最新进展,这也质疑高合是否真的将全国总部落放在青岛。
2
奇瑞集团的高端品牌星图也与青岛汽车制造有关。
奇瑞集团携带“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联合参展2023上海车展。
瑶光C-DM很可能在星途品牌展出的四款新车中生产。
然而,根据相关信息,目前在青岛基地下线的星图瑶光应该是燃料版,预计下半年将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奇瑞与青岛的合作过程,虽然经历了几次起伏,没有实现总部搬迁青岛的最初目标,但最终结果也很成功。
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于2021年开工。
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230亿元,总建筑面积25.5 一万平方米,由焊接、冲压、涂装、装配四个车间和配套房间组成。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奇瑞汽车工业的配套专业园区,年产45万辆,平均每1.5分钟下线一辆全新车。
据青岛汽车工业新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奇瑞青岛基地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第二阶段将预留800亩汽车用地。
2022年7月30日,奇瑞星图M38T大规模生产概念车发布,首款白色车身离线活动在奇瑞青岛基地举行。这是奇瑞青岛基地生产的第一款车型,也是奇瑞影响中高端市场的新车型。
同年11月18日,奇瑞青岛超级工厂在即墨区青岛汽车工业新城建成投产,实现第一辆全车星途瑶光下线。
奇瑞青岛超级工厂从破土动工到整车下线只用了17个月。
这不仅是青岛汽车工业新城建成投产的第四个整车项目,也是奇瑞集团第一个建成量产的超级工厂。
2023年2月21日,奇瑞青岛超级工厂投产的第一款星途瑶光在上海上市。
据官方报道,去年下线的星图“瑶光”预计2023年产量5万辆,产值约100亿元。与此同时,青岛工厂已启动新能源车型项目,力争2023年底投产。
奇瑞青岛超级工厂对青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提高了青岛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能力;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另一方面,奇瑞的出口能力,加上青岛的港口优势,使青岛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奇瑞基地也吸引了更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促进了汽车产业的集聚。
2022年5月6日,奇瑞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征地即开工”。目前,涉及车身、底盘、汽车电子、内外饰、模块化等31个重点项目。其中,航天模塑、成飞模具等1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7亿元,部分主体已封顶安装调试设备。
据报道,奇瑞青岛超级工厂在奇瑞零部件产业园建成后,当地配套率将超过42%。
3
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供应链零部件企业改变了以往的“配角”身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在2023年上海车展的13个室内展厅中,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占四分之一,展览净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国内外一线零部件供应商纷纷亮相。
丹拿是青岛歌尔丹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歌尔丹拿”)旗下的高端音响品牌之一。
2022年9月,在青岛市南区元宇宙产业落地仪式上,歌尔集团将歌尔丹带全球总部正式落户市南区。
丹拿本身就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Hi-Fi、汽车音响品牌之一。
进入中国后,拥有2000万汽车后音响用户的丹拿开始与中国本土制造商合作开放汽车扬声器前装产品。
2019年,丹拿和小鹏P7汽车制造了丹拿智能音乐座舱;
2020年,丹拿与东风岚图联合发布了丹拿音响系统;
2021年8月,丹拿联合比亚迪推出5G音乐智能座舱;
2021年11月10日,比亚迪与上海歌尔丹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促进智能汽车发展”为核心,致力于提高智能网络汽车的智能水平,促进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歌尔还表示,作为歌尔品牌战略的重要载体,歌尔丹拥有世界顶级高端音响品牌,与红旗、小鹏等一流企业深入合作,将加快业务扩张和品牌推广,帮助中国高端汽车品牌。
4
北京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北汽制造)作为青岛唯一一家全资质汽车制造总部企业,选择参加广交会,可能与北汽制造的定位有关。
北汽制造在广交会上的展示图片来自青岛日报。
北汽制造具有新能源汽车资质,在被德州“低速电动汽车之王”收购后,并没有真正进入主流市场,仍在走低端市场之路。
“鲸卡”小微卡、“元宝”纯电微型乘用车、“王牌”是北京制造的线下车型MPV、皮卡等,售价从3万元到8万元不等。
此外,在产品设计方面,北汽制造德州分公司投产的产品包括北汽豹200、豹100、大猫等车型大多在富路车业原有低速电动车原型升级。
青岛基地投产后推出的新车型——纯电动汽车“元宝”,售价3.49万-4.99万元,针对同样在青岛生产的低端车型五菱红光MINI EV。
在产品竞争力方面,有媒体对2020年5月上市的北汽大猫2020款基本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北汽大猫2020款基本型10.95kWh的电池容量在同期竞争产品中完全没有优势,但整车价格高达4.98万元,远远超过宏光MINI EV。
这也意味着,虽然赢得了“垫脚石”,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没有摆脱北汽制造的低端汽车思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几乎没有突破的空间。
现在,即使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魏桥投资,北汽制造也没有改变之前的低端车型路线,但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布局的焦点。
参加广交会的北京汽车制造商(青岛)进出口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贾海峰表示:“今年将迎来北汽新能源汽车制造出口的新年。广交会仅两天半,我们就收到了2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土耳其1000多辆,南美买家500多辆,东南亚买家500多辆。”
5
总的来说,青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没有打出王牌。
作为青岛的重点优势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已被列入24条重点产业链。
根据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青岛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总列表中排名第14位。
青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榜单中排名第13位,其中最明显的缺点之一是智能驾驶。在15个城市中,青岛和郑州并列倒数第一。
目前,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即墨汽车制造业集群、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城阳特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四个重点园区。
同时,还将开发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备制造基地、胶州新能源汽车及液化天然气设备制造基地、平度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制造基地三个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生产基地。
根据规划,到2024年,青岛目标汽车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对于青岛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业绩令人满意,但更需要面对根本问题,即在研发创新、关键技术环节和智能驾驶方面既没有走出中高端品牌层面的畅销车型,也没有太大突破。
原创文章,作者:青记智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5227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