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的价格战能否更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

作者张之栋

崔力文负责编辑

编辑丨别   致

动力电池行业的价格战能否更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

“宁王”要打价格战了。

最近,宁德时代采取了许多行动。要么与福特合作在美国建厂,要么在与长安建立电池合资企业的路上。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恐怕是“锂矿回扣”计划的推出。

据36氪报道,宁德时代正在积极向汽车公司实施锂矿回扣计划。该计划不针对所有客户,只针对理想、威来、华为、极氪等战略合作伙伴。

具体来说,锂矿回扣计划的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将达到20万/吨结算,但签署这项合作的汽车公司需要约80吨%电池采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

锂矿回扣计划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实施,一些汽车公司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与此同时,还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向上游材料供应商提出了约10家%降价要求。

不难看出,宁德时代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更深层次地绑定相关汽车公司,也是为了解决自己对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的话语权问题。

更重要的是,宁德时代的优势将再次显现,无论是“低价换市场”,还是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

回顾昨天,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抱怨动力电池的高价。

01

疯狂的石头,什么时候能休息?

当广汽董事长曾庆红喊出“为宁德时代工作”时,汽车公司与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关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纠缠也转化为利益分歧不均的对立关系。

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当然能感知到市场的变化。

因此,相关矛盾点被引导到上游原材料价格的“炒作”。更具体的是,碳酸锂等基本原材料的价格仍然很高,被指控是电力电池价格高的罪魁祸首。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专家媒体交通大会上指出,2022年锂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综合供不应求、疫情影响等因素。

预计今年下半年欧阳明高锂价将回归35万/吨-40万/未来吨的合理价格平衡点可能是20万/吨左右。

正如欧阳明高所说,碳酸锂降价是大势所趋。

根据上海钢联最新数据,2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42.9万元/吨价较上一报价日下跌6000元,年内累计下跌15元.94%。假如去年59万元/吨价计算此时已累计下跌27吨.29%。

也许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宁德时代提前洞察产业发展,率先抢跑。

总之,这堆“疯狂的石头”,确实应该停一停。

巧合的是,2月20日,亿威锂能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亿威锂能已经运行了三种定价方式——

第一种是价格联动模式,即价格与主要材料的联动;第二种是定价返利模式,即根据碳酸锂价格的变化确定价格;第三种是年度价格锁定模式,即根据一次价格确定一年的价格。

“由于价格联动一般采用,随着材料价格的下降,它将逐渐传递给电池厂,然后传递给下游客户。通常,价格联动传输周期约为2~3个月。”

亿纬锂可以进一步解释。

事实上,当各种信息聚集在一起时,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明确——碳酸锂的下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汽车公司认为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也将在今年年初取得成果。

所以现在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当一切逻辑顺利时,主要汽车公司是否愿意赌未来趋势,拒绝宁德时代抛出的“蜂蜜诱饵”?

02

价格战,不可阻挡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即将到来,必须承认,汽车成本占40%%以上动力电池将是这场价格战的关键。

随着汽车公司对市场的妥协和战略的变化,推广混合动力车型和扩展车型正成为2023年市场的一道明显风景线。这些汽车公司的目的不难猜测,只是为了减少动力电池的影响,迎合市场趋势。

动力电池行业的价格战能否更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

事实上,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是由新能源汽车行业主导的。

最近,欧阳明高院士公开表示:“纯电动汽车的增长率将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扩展电动的比例将上升,新能源汽车的平均自行车电池装载量将下降。因此,电力电池需求的增长率将会下降。”

也许纯电是汽车的未来,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汽车公司选择暂时避开边缘并不奇怪。

然而,另一方面,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挑起电池“价格战”的大部分原因都来自于自己的危机感。

无论是汽车公司“去宁德时代化”的势头,还是朋友的追求和攻击,还是行业声誉的微妙,宁德时代的压力都翻了一番。

动力电池行业的价格战能否更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

根据最新数据,虽然1月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载量仍排名第一,但比亚迪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暂时领先宁德时代。

假设比亚迪的外国供应正式开放,这将是一场新一轮的市场份额竞争。除了比亚迪,威小理支持的新旺达、广汽支持的中创新航、大众持有的国轩高科技都是宁德时代潜在的强大竞争对手。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人员说:“宁德时代的降价会让其他电池制造商感到不舒服。”。

现在听到的风声,蜂巢能源已经推出了10%降价计划,至于其他电池制造商是否会跟进,还不得而知。但不难确定的是,动力电池市场的情况变得紧张起来。

2022年,动力电池厂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尤为普遍。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将迫使动力电池企业倾向于“内卷”价格。

“利润或市场”将成为每个电池制造商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宁德时代更好,也不例外。

好消息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将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稳定和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因此,即使2023年的竞争非常激烈,它也将成为一个非常美好和辉煌的一年。

当然,也有坏消息。现在这种趋势已经演变。虽然不会倒掉一批电池厂商,但他们的股价和盈利能力很有可能经受住残酷的考验。

但还是那句话,只要活着,就有无限的可能。价格战,该打就打,不是吗?

原创文章,作者:C次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219506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