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降价“带走”了许多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客户

在特斯拉改变其咄咄逼人的营销策略之前,国内市场将继续通过价格战进行全面重组,适者生存的加剧将进一步促进市场模式的优化。

我想过一个好年,但没人料到特斯拉几年前直接杀了所有对手,最高降幅4.8万元,其中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的价格都创历史新低。

还有消息称,特斯拉在官方降价后三天内收到了3万辆新车的订单。

根据相关保险数据,特斯拉今年1月推出的车辆数量为25562辆,其中降价后第一周的保险数量贡献了近一半,约为12600辆。

特斯拉的价格战扭转了许多仍在比较和观望的客户。在网上发布的朋友圈截图中,一位权利保护车主分享说:“我带了一个朋友去特斯拉保护我的权利。狗的东西很便宜。”

虽然不确定是真的还是笑话,但表达的意思值得一玩。

几天后,问界和小鹏跟随特斯拉降价。

1月13日,AITO问界宣布问界M5 EV和问界M7起售价均下调3万元。1月17日,小鹏汽车宣布启动G3i、P5、P新年新价格体系,整体降价幅度为2万-3.6万元。

虽然这两家汽车公司只被称为“回馈用户”,但明眼人都知道降价与特斯拉有关。

毕竟,从整体品牌的角度来看,特斯拉并不强大,价格范围也重叠。特斯拉的降价“带走”了许多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客户,因此新力量的痛苦降价促销也是《纽约时报》的趋势。

就在元宵节前夕,蔚来也传出了“降价”的消息。

据此前有关报道,威来首席执行官李斌曾公开表示,稳定的价格是为了保护用户的利益,特斯拉不断降价是为了切韭菜,威来不降价是为了保护老用户的利益。

因此,威来对降价的回应媒体称,“10万元降价”的说法有些夸大,关于老款ES6和ES之前有很多8的折扣。同时,蔚来2022款ES8、ES6和EC6车型即将迎来新一代,只有少量展车和库存车才能享受展车政策约2万元、3万元的优惠。

新年伊始后,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仍在蔓延,不仅蔚来汽车、广汽埃安、沃尔沃、极氪和上汽通用五菱都推出了限时促销或补贴活动。

业内人士认为,在特斯拉不改变其最近咄咄逼人的营销策略之前,国内市场将继续通过价格战进行全面重组,适者生存的加剧将进一步促进市场模式的优化。

的确,在特斯拉的连环攻势下,新势力有些力不从心。

以蔚来为例,虽然蔚来2022年12月交付量达到1.58万辆,在当月新车制造力量中排名第二,但2022年累计交付量为12.25万辆,仅达到年度目标的82%。

在1月份刚刚发布的新力量名单中,威来1月份交付了8506辆新车,同比下降11.9%。此外,威来还未能逃脱新能源汽车公司销售越来越多的尴尬命运。2022年第三季度,威来净亏损同比增长44.9%至41.4亿元。

在“蔚小理”中,只有理想实现了同比增长,而蔚来和小鹏都呈现出同比两位数下降的趋势。

特斯拉的降价“带走”了许多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客户

1月份,小鹏汽车交付量接近“腰斩”,共交付5、218辆新车,同比下降59.63%,其中G9交付2249辆。小鹏汽车表示,交付数据的变化是由于春节期间部分交付延迟,反映了春节假期从1月中旬开始的季节性放缓。

理想情况下,交付量达到15141辆,同比增长23.4%。据悉,到目前为止,理想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已达27.25万辆。

1月份交付量下降最大的是交付了1139辆车的零跑车,比去年同期的8085辆同比下降了85.91%。值得注意的是,自IPO以来,零跑车开始下滑。零跑车宣布零跑车C11增程版预售将于今年2月9日开始。

去年黑马哪吒的销量在1月份交付了6016辆新车,同比下降了45.4%。其中哪吒V车系交付3487辆,哪吒U车系交付1012辆,哪吒S交付1517辆。

在传统汽车公司的新势力品牌中,埃安1月份的销量为1.02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6.3%;兰图汽车1月份交付了1548辆新车,环比下降了10.5%;极氪汽车1月份交付了316辆,同比下降了12%。

根据乘联发布的数据,1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为136.0万辆,同比下降34.6%,环比下降37.3%;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为36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43.8%,渗透率为26.5%。

据乘联分析,1月份,在消费前沿、疫情散发、春节前等因素的影响下,汽车市场增速下降。

“新能源车型前期涨价过多,订单较少,加上特斯拉等龙头企业降价,导致消费者观望,销量环比大幅下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已进入瓶颈阶段。2023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市后,销售增长将是一个严重问题。

特斯拉的降价“带走”了许多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客户

因此,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小理”都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进一步跑马圈地,“降价促销”已成定局。

然而,主要汽车公司的大幅降价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部卷”。毕竟,随着“国家补贴”的退出,新能源汽车将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与燃料汽车展开积极对抗。

广汽埃安坦言,“‘国家补贴’下降后,价格战和成本战将越来越激烈。在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加剧的背景下,赢家的头部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反击”是对特斯拉(价格战)的直接回应。”

然而,大众集团、雷诺和通用汽车等行业巨头都明确表示,面对特斯拉来势汹汹的降价攻势,他们没有降价电动汽车的计划。

奥利弗·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布鲁姆在一次采访中说,他不会进入与特斯拉的价格战。布鲁姆说,公众有明确的定价策略,相信公众的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希望通过利润增长而不是降低价格,与特斯拉竞争,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另一家欧洲汽车制造商雷诺也明确表示,最近没有降低电动汽车价格的计划。雷诺品牌负责人Fabrice Cambolive说稳定对雷诺来说是最重要的,短期内降价10%以上会影响品牌保值率,伤害现有客户。

通用汽车认为,目前车型价格处于合理水平。通用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通用将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但认为没有必要降低电动汽车或其他汽车的价格。

最近,宝马宣布,一些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将于2023年2月1日正式提高制造商的零售价格,包括宝马的新能源电动汽车。

从传统汽车巨头难以降价和新势力成为特斯拉的“战略跟进者”不难看出,高利润率是支撑特斯拉全球降价的关键信心。

美国银行分析师John Murphy特斯拉的利润率高于其他汽车制造商,这为进一步降价提供了缓冲。财务报告显示,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的汽车毛利率高达25.9%,降价后仍能产生可观的利润。

然而,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业务上都在亏损。虽然他们试图提高电动汽车的产量,扩大市场份额,但降价将使他们更加困难。

然而,传统汽车制造商普遍缺乏这样的呼吸空间,新力量面临着更复杂和多变的内部调整和外部竞争,不得不被迫接受特斯拉引发的价格战,但这场价格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END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06134375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