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对于计划在2023年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来说,无论是选择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等待”都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虽然元宵节还没过,但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和基本“阳康”的新面貌,我们将正式迎来疫情防控放松后的第一年。对于汽车市场来说,甚至不止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里,除了疫情因素,芯片短缺和大宗商品供应链的价格过山车限制了汽车公司的行动。放松后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刺激也让很多汽车公司摩拳擦掌。

但相应地,去年年底,在中国实施了13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去年6月开始实施的部分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也结束了。因此,我们发现,在以比亚迪价格上涨和特斯拉价格下跌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争吵”背后,甚至宝马和其他传统燃料汽车产品也开始上涨。2023年,我们只能选择买更贵的车吗?

元宵节还没过,补贴已经上路了

虽然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启动没有得到上述两项补贴的推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年的汽车消费只能“高水平接管”。早在今年春节前,北京昌平区、重庆两江新区、河北石家庄、深圳宝安区、河南省等省市就出台了各种因地制宜的汽车购买补贴或汽车优惠券,以鼓励汽车消费。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在春节假期后的国家常务会议上,“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实施”的方向再次明确。几乎与此同时,山西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振兴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推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加快二手车市场活跃等14项具体措施。此外,在《上海信心扩大需求稳定增长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上海还再次延长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对今年6月底前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1万元财政补贴。

考虑到去年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取得了近2700万辆的双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场的消费力。与此同时,2023年春节假期较早,1、2月,甚至整个一季度,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下,也许成绩单都不会太好看。根据春节前乘联发布的销售数据,2023年1月上半年(1-15日),主要厂商乘用零售销量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11%。难怪各地在元宵节还没结束的时候,就率先拉动了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但目前各地的购车政策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上。政策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似乎更为明显。或者根据1月上半月乘用车零售销售数据,环比去年12月同期下降33%,下降幅度远远超过市场。当然,也有新能源主流汽车公司开始价格战,加剧消费者观望情绪的因素。但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与燃油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分化,也是大势所趋。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政策的短期影响不容忽视,但这里提到的政策是指广义上的,包括补贴和汽车价格本身的波动。此外,后面讨论的“短期”和“长期”是指2023年的情况。

回到新能源汽车部分,持续13年的国家补贴基本上意味着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终端已经习惯了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处。面对这一福利的取消,汽车公司是将压力传递给消费者,还是选择自己“吃”,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引线。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汽车企业之间的关系,并尽可能保持在相对一致的起跑线上。但更重要的是,汽车公司对成本和利润的控制和平衡。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特斯拉是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在“上涨声”中,特斯拉的降价不仅让比亚迪、哪吒、零跑、大众等汽车公司感到尴尬,也让AITO和小鹏汽车等汽车公司纷纷跟进。对于仍处于建设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降价方在短期内获得的市场声誉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上涨意味着与消费者分离。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仍然依赖于核心技术的变化。这是汽车商品注定的特点,同时在2023年,确实有大量的新技术要落地到消费端。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例如,在动力电池领域,4680电池、钠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预计将在2023年迎来商业应用的“元年”。在成本控制、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电池技术的迭代将影响消费者是否会用钱包投票给新能源汽车。此外,包括800V应用电压平台、激光雷达等新技术也有望进一步降低门槛。随着更多能够释放细分消费市场需求的产品量产,新能源汽车也有望从2023年开始大踏步前进,依靠补贴撕开市场,依靠实力吸引消费者。

燃油车短期看油价,长期看政策

与新能源汽车不同,在失去国家福利政策的指导后,地方层面恐怕很难有余力大规模倾斜燃油汽车的规模。虽然短期内不能期待政策刺激,但总有一个因素伴随着燃油车的消费,那就是油价走势。以2022年为例,像过山车一样的国内油价也暗合了去年燃油车消费的趋势。也就是说,上半年油价高峰,下半年逐渐缓解。当然,这有促进购置税政策的作用,但汽油消费的压力也不容忽视。例如,汽车和SUV的消费比例也可以看到一些线索。根据去年乘联统计的销售数据,消耗更多油的SUV在产品特性上同比增长1.9%,而汽车达到3.5%,汽车市场进一步拉大了与SUV的差距。

虽然2023年油价走势难以预测,但各方预测,至少在今年上半年,油价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在2月3日的价格调整周期中,国内油价预计也将大幅上涨。这种对油价走势的担忧必然会影响消费者对燃油车型的消费信心。那么,我们如何推动仍处于国内汽车市场主导地位的燃油汽车市场呢?最后,这可能取决于政策的帮助。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这方面也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很大差距,因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实力,提振消费市场,不适合目前的燃油汽车市场。在投资回报方面,内燃机、变速箱等核心竞争力板块都进入了相对瓶颈阶段。大量的资金研发往往只能带来很小的技术回报,市场转型的前景可能并不乐观。例如,内燃机的热效率在40%左右徘徊是极其罕见的,再提高1%是奢望。但是1%的增长反馈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少销量增长呢?

新能源汽车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迭代

此外,燃油车的核心技术玩家相对有限,数量仍在减少。以自动变速器为例。除了爱信、摩比斯和一些美国玩家,消费者基本上没有太多的选择。而大众、戴姆勒、日产、现代等燃油车大佬,或明暗都表示与内燃机技术的研发“划清界限”。因此,在产品力和背后成本控制能力基本定型的情况下。2023年,燃油车的市场表现仍需依靠政策端的努力。

简而言之,对于计划在2023年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来说,“等待”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无论是选择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料汽车。即使急着用车,短期内各地对新能源车的倾斜也是相当值得期待的。即使是新技术迭代,除了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外,也会加快旧车型的利润清仓步伐。至于燃油车,除了等车企以价换量的常规操作。如果油价高压与销售预期差距过大,也可以期待今年2、3季度是否会出台大的鼓励政策。

作者丨阮嵩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02134251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