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楚妤 曾嘉怡 彭艺信
编辑/cc
果链是苹果供应链企业的缩写。近年来,立讯精密(002475)依托苹果的大量订单,生产制造能力强。SZ)、蓝思科技(300433)SZ)、欧菲光(002456.SZ)等待许多企业不仅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且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并不长久。
2022年,中国大陆继续封控,深深打击了国际基金和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投资的热情。
以苹果为代表的外国企业正在酝酿将产业链从中国市场转移到外部,并在越南、印度等地区落户。此外,随着中国企业在水果链中生产能力影响权重的进一步扩大,苹果也有意识地降低了与中国供应链企业的约束,这是跨国企业控制供应链风险的普遍运作。
苹果可以随时退出,但果链公司非常依赖苹果。一旦苹果出现麻烦,果链的股价就会剧烈波动。更重要的是,果链公司的业绩增长也缺乏独立性,命运掌握在苹果手中。
焦虑的果链企业正在寻找增长的第二曲线,试图根治苹果依赖症。
果链企业经常断奶
在过去的几天里,果链企业遭遇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立讯精密。该公司是东莞电子厂,为苹果提供连接器。它于2011年首次进入苹果产业链,现已占据苹果 AirPods超过一半的耳机已经成为年收入1000亿元的消费电子巨头。
1月4日,立讯精密开盘后,股价迅速下跌至跌停价28.37元,跌幅9.99%,总市值2019亿元。与前一个交易日31.52元的股价相比,市值每天蒸发224亿元。
这种市场表现让投资者相当恐慌。要知道,在过去的10年里,立讯精密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9%,自股价以来 2011 自去年3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20倍,总市值已达2500亿元。
同日,果链概念股东山精密股价下跌9%以上,同日多家果链企业股价下跌。
由于中国台湾媒体报道的苹果要求供应商减产的谣言,水果链企业在二级市场遭受了重大挫折。报道中特别提到立讯精密受创最大。
1月5日上午,立讯精确发布澄清公告,称经核实,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正常,业务按照工作计划有序推进。报告中提到的公司相关业务没有特殊变化和影响。
1月4日,东山精密在官方网站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了投资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核心客户订单稳定。然而,东山精密回应了投资者提出的苹果在公司业务中的比例:鉴于保密协议的要求,不便披露相关信息。
经过一系列澄清公告,果链企业股价开始企稳复苏。
(图源为东山精密官网互动平台互动易界面)
事实上,水果链企业和苹果并不新鲜。水果链在二级市场的起伏完全取决于苹果的消息,与苹果的关系也决定了公司的利润前景。
水果链代工企业
果链企业与苹果有着深厚的联系,但没有永恒的果链,OEM企业需要长期讨论。首先,苹果的订单量取决于终端需求。在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苹果的产品需求下降,苹果自然会降低订单量。
2022年8月,根据一家研究机构Omdia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预测,从目前市场来看,出货量预计将从原预期的2.21亿台降至1.94亿台,同比下降幅度扩大至近 26%。各品牌厂家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Omdia预计2022 年联想出货量将下降约32.1%,惠普将下降35.8%,戴尔将下降25%。
除了PC,消费电子板块的产品需求,包括国产手机,也会下降,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趋于饱和,销量增长动力不足。根据信通院最新数据,2022年1-4月,国内市场手机总出货量为8742.5万部,同比下降30.3%。据GfK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机销量将跌破3亿台,跌至2013年以前的水平,短期内可能会持续下滑。
此外,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评论,中国大陆供应商对苹果生产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据《日本经济新闻》2022年简单统计,苹果在全球拥有近200家顶级供应商,其中一半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拥有生产工厂。去年4月,上海疫情封控打乱了苹果供应链节奏,影响了苹果在中国的销量,导致苹果在2022年第三季度在中国的销量下降了1%至146亿美元,服务收入也是7年来最低的。苹果也担心供应链会受到中国市场的制约,因此打算降低中国供应商的比例,转而使用其他地区的供应商。2022年4月11日,路透社表示,苹果将在印度生产iPhone并计划打开iPad的生产线。
最重要的是,大多数果链企业没有不可替代性。例如,在零部件价值方面,中国大陆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占比例远低于供应商数量。根据苹果2021年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2020年TOP200 在供应商名单中,名单上的200家制造商提供材料、制造和组装服务,占苹果2020财年直接支出的98%,而中国供应商仅占5%。
据业内人士估计,一个成本超过370美元iPhone12.中国大陆供应商的零部件价值仅为17美元,约占5%。中国供应商只有生产能力,大部分零部件都是苹果原材料的加工制造和低端零部件的供应。在芯片、屏幕等高端精密零部件方面,中国大陆供应商的零部件仍处于电子消费产业链的中低端。
第二果链孵化第二曲线
被贴上果链标签的企业,如立讯精密,最大的特点是客户集中度异常高。例如,苹果有大比例的订单。其次,大客户的客观依赖也反映了果链难以摆脱的脆弱性。公开资料显示,2017-2020年,立讯精密苹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 37%升至69%,2021 年更是达到74%。苹果对歌尔股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至2021年,相关收入增长1.33倍,占总收入的40.65%、48.08%和42.69%。
因此,一旦苹果踢出果链或订单量发生变化,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
苹果的产销策略近年来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也变得相对保守, 果链企业订单量的波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立讯精密等企业的净利润率仅为4%左右。依靠中国的人口红利,很难保持利润的快速增长。事实上,这是中国OEM企业迟早会遇到的问题,要么被迫退出,要么寻找新的出路。
果链企业希望业务更加多样化。除了苹果的产品,这些企业的OEM产品已经扩展到VR/AR、新能源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光伏等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继续流行VR该领域已成为许多水果链企业的战略选择。例如,长英精密在半年报告中表示,2022年下半年继续专注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业务的发展,深入消费电子可穿戴和元宇宙产品市场。
蓝思科技也在探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可能性,公司 2022 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0.15亿元,甚至早在21年就在智能终端设备领域销售了30亿元,继续为特斯拉、威莱等汽车公司提供汽车中央控制屏幕等产品。歌尔股份是投资自己的赌注VR/AR2022年前三季度,智能硬件收入同比增长95.87%至435.52亿元,苹果逐渐减少果公司客户销售比例增加VR以设备为主的智能硬件业务占其收入的比例。
但涉足新兴领域,前期投入不菲,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获得收入。2022年 2 1月,作为苹果三大供应商之一,立讯精密宣布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成立合资企业进入智能汽车市场。然而,目前收入比例仍处于3%左右的低位。新能源汽车业务似乎暂时无法摆脱立讯精密的困境。
大多数水果链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很高。如果苹果断奶,还有其他客户,但如果局限于OEM领域,就无法冲出制造业的底层。
对于果链企业来说,作为行业中上游供应商的作用,虽然产品种类广泛,但主要生产非核心部件,仍需与下游终端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合作, 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此外,从长远来看,水果链需要通过创建品牌来增加产品和品牌溢价。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对企业来说,越早遇到增长瓶颈,就越早有空间和机会进行转型。
原创文章,作者:华尔街科技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6223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