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不接受淡季,就像广州不欢迎冬天一样

导语

Introduction

广州车展不接受淡季,就像广州不欢迎冬天一样。

作者李思佳

责编丨杨    晶

编辑朱锦斌

逃避没有效果,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它,然后打败它。

十三年前,《阿凡达》诞生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迷人的世界观和变革性的特效,引发了全球电影狂潮,成为电影史上跨时代的里程碑。

十三年后,前地球残疾士兵萨利成长为潘多拉星球的族长,而神秘的夸里奇上校仍然像瘟疫一样追逐萨利家族,从壮丽的悬浮山到壮丽的水下世界,演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对水之道的偏爱和理解。

在《阿凡达·在《水之道》的结尾,萨利击退了夸里奇,用辫子连接了水下的生命之树。凭借对水之道的理解,他认为逃跑是没有用的。只有面对挑战才是正确的方式。他想在这片水域进行最后的斗争,整部电影都结束了。

而这种情节设定,恰恰让笔者想起了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所面临和遭遇的一切。

疫情来袭、供应危机、电力紧张等不断、奇怪甚至奇怪多端的汽车市场阴霾,就像追逐夸里奇上校一样,让今年的汽车市场疲惫不堪。特别是在北京车展停牌和成都车展停牌后,中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阴霾更是刺痛了整个行业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

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协会甚至两次降低了年度汽车市场销售增长目标,年初预测年总销量2750万辆,同比增长5%;年中预测总销量2700万辆,同比增长3%;年底再次调整预测总销量2680万辆,同比增长2%。

汽车市场的主观悲观和客观止步,也使大多数汽车公司在年初设定了宏伟的目标,成为空谈。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下,乘用车联合会甚至在11月的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中对2023年汽车市场零增长提出了悲观的预期emo情绪提前预支到明年。

此时,整个汽车市场的信心需要提振!作为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举办的第一届国际A级车展,延期后恢复举办的第20届广州车展意义重大。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12月底,广州的天气依然宜人。夜幕下,珠江两岸灯火通明,小蛮腰柱琉璃向宇奔,填江倒影衬千灯……珠江水流淌至今,孕育了珠三角的前世,承载着广州的历史记忆。

如今,广州也以最深沉的气息,在华南上演了独家汽车工业的水之道。

流水不腐

11月初,广州车展组委会宣布推迟今年的广州展览。当时,汽车制造商、媒体和消费者都叹了口气,每个人都感叹今年汽车行业的命运。

在众多汽车人的坚韧和坚持下,第20届广州车展在2022年底成功停留。

众所周知,广州车展作为今年最后一个A类车展,一直是当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它不仅是对今年汽车市场的总结,也是对明年汽车市场的展望。同时,考虑到广州华南市场的影响力,广州车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和国内汽车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精神属性和实际意义充满的情况下,广州车展的顺利举办增加了提振汽车市场的信心。随后,疫情时代中国汽车行业强劲复苏,也反馈了汽车厂商参展的热情。

当车展开幕时,包括南北大众、上汽通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宝马、奔驰、一汽奥迪等豪华品牌,以及广汽、长城、长安、红旗、吉利、奇瑞、比亚迪等独立企业。

在新能源热潮下,几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参展。特斯拉、蔚小理、哪吒、极狐、高合、极氪、智己、飞凡、欧拉AITO、集度等新能源品牌各施良计,卷入其中。

与此同时,许多豪华车品牌也将登上广州汽车展的展位。

包括保时捷、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宾利、劳斯莱斯、路特斯等豪华品牌。罗伦士、福建奔驰、克蒂汽车、迈莎瑞等豪华改装车、高端商务改装和房车也出现在车展上。

合资汽车、自主汽车、豪华汽车、廉价汽车、新能源汽车,甚至改装汽车、房车、零部件供应商……看,今年相对冷清的广州车展依然精彩纷呈。

但需要承认的是,由于展会延期的不确定性,打乱了汽车企业的传播节奏,考虑到无车可展、无钱参展或区域城市的各种因素……简而言之,由于各种原因,上汽、吉利等许多主流汽车公司无法参与或只参与展览,未能深入参与大规模传播,导致效果低于去年。

去年第十九届广州车展规模22万平方米,全球首发车54辆,新能源车24辆,展览总数1020辆,吸引观众78.5万人次。从本次车展的情况来看,参展的新车数量不如往年。据不完全统计,广州车展首发车型20余款,大部分为参展车型。

当然,虽然整体效果不如往年好,但它发出的信号是好的。正如广州国际汽车展组委会之前所说,本次车展旨在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增强行业信心,刺激消费,从成功举办的那一刻起实现这一目标。

流水不腐户枢不甲虫,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外物侵蚀。

广州车展的成功举办,无疑推动了华南汽车市场乃至中国汽车市场的进步,改变了行业停滞沉闷的现状,使之成为流动的活水——水之路,在于流水不腐。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由于广州车展是否举办一直悬而未决,我们本应在车展上发布的车型已经提前发布。

不止一家汽车公司抱怨说,广州车展的延期打乱了他们的沟通节奏,让他们在车展上没有车,只能选择简单的展览或直接不参加展览。许多在以往车展上闪耀的品牌只能收集已发布的车型和旧车改装车型,使车展现场整体充满萧条。

吉利只带来微型电动汽车熊猫mini新年版,上汽以卖车为目的,几乎没有发布重型车型,最有趣的是别克世纪和几天前发布的智己LS7等几款,长安深蓝旗下第二款新车深蓝S7.即使在做了大量的预热传播后,爽约车展。

可以看出,由于广州车展的不确定性,汽车公司遭受了痛苦。这使得许多汽车公司计划使用广州车展,在品牌传播和销售冲刺方面大惊小怪,只留下抱怨和不情愿。

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企业点亮了本届广州车展。

首先是新力量,在新能源狂奔的一年里,没有让人失望,带来了几款新产品,撑起了车展的门面。V09,集度ROBO-01,埃安Hyper GT等新产品,掀起新能源狂潮。

当然了,BBA他们没有错过展示肌肉的机会。奥迪牺牲A6 e-tron 纯电家族的第二辆概念车A6 Avant e-tron和RS e-tron GT;奔驰亮相EQE SUV;宝马带来i7和XM。

与此同时,合资电动车也在疯狂刷存在感。包括一汽丰田bZ3.所有重磅车型都出现在车展上。这种流量搜索对合资品牌意义重大。

由于缺乏新能源汽车的早期发展阶段,他们在电气化转型中感到困难。根据乘客协会的数据,今年11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仅为5.2%。然而,从广州车展上可以看出,虽然他们起得很晚,但他们仍在努力赶上,仍然想赶上新能源的集合。

此外,氢燃料电池技术、纯电力技术和混合动力力技术等不同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争奇斗艳,为各大品牌注入了低碳发展的新元素。

氢能方面,长安深蓝带来SL03氢电版,广汽丰田也展示了第二代MIRAI氢能豪车;混合动力方面,广汽本田型带来e:HEV,比亚迪以混引领市场的比亚迪,凭借军舰系列,进一步确立了其在混合动力领域的标杆地位。

可以看出,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汽车市场日新月异。在新能源的帮助下,独立品牌的市场转移正在接近技术平等权利。上个时代,以技术为垄断的合资品牌正在失去市场份额。

与独立品牌的弯道超车相比,主流合资品牌的保护和二线合资企业的努力相比,许多品牌在股市的退潮中裸泳,然后在越来越强烈的马太效应中散发光芒,成为行业的笑柄,成为历史的尘埃。

2019年是中国汽车市场下跌的第一个完整年份。那一年,包括华晨中国、观致、DS、中泰等13家公司未参加广州车展;去年,海马DS、宝能、恒大等品牌缺席广州车展;今年,华晨中国、中泰汽车、海马汽车继续缺席广州车展。

目前,汽车市场重组的速度正在加快。能否参加车展已成为汽车公司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汽车公司生存状态的背后,也包含了一个神秘的行业规则:市场可以实现汽车公司的雄心壮志,也可以利用行业规攻击违规者。

顺应潮流,拥抱潮流的人与时俱进;违背潮流,自以为是的人日暮途贫——水之道在于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流水不争先

随着广州车展的举办,2022年也迎来了最后一刻。

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个非常不寻常的过程。一方面,出台了密集的优惠政策,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汽车市场需求收缩、供给影响和预期疲软的压力尤为突出,一些企业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

今年上半年,上海和吉林的疫情控制对区域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例如,上海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聚集地,包括嘉定大众、金桥通用、临港特斯拉、上汽乘用车等汽车企业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由于汽车行业是涵盖多个行业部门的复杂类别,产业链非常长。这使得在疫情下,威来、长城等人相继宣布,由于疫情原因,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工停运。受此影响,部分车辆的交付将被迫暂停整车生产。

这是汽车行业全年困境的缩影。后续的芯片短缺、俄乌冲突和供电困难也使汽车市场在赶上进度的过程中遭受了困难。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有巨大的紧张和潜力。

今年,在世界汽车市场低位,中国汽车市场疫情后上升到33%,呈现出强劲增长的良好趋势。特别是在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下,中国汽车市场不断爆炸。

相关机构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万辆,是去年的两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将实现26%的历史性突破,比国家规划提前4年。

广州车展不接受淡季,就像广州不欢迎冬天一样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上升也大大提高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自2022年以来,自主品牌呈现上升趋势,市场份额多次超过50%,不断创造历史。这意味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品牌逐渐迎来了从追逐者到领导者的亮点。

长期以来,推移,德国、日本、美国等过去强势合资品牌的份额不断被侵蚀,甚至许多二线合资品牌在自主攻击和主流合资企业的挤压下退出了中国市场。

此外,出口已成为中国品牌增长的另一个动力引擎。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超过德国191万辆,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截至11月底,国内汽车企业总出口量为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

在自主品牌的推动下,2022年乘用车年销量预计将达到2056.7万辆,同比增长2%以上。今年,在各种不利因素下,我们仍然可以在追赶中超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在顺风中表现出色,而且在逆境中隐忍蛰伏,等待机会再次崛起;在过去的十年里,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完成了角色转型。

在几年前汽车市场碾压的车辙中,也有水之道——水之道,在于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

回顾广州车展,虽然有不可否认的荒凉和不愉快,但其成功,给了今年汽车市场逆转不成功但完整的结束,为明年的汽车市场开了一个好头——顺便说一句,广州12月底,天气仍然宜人,20°C阳光照耀着珠江水流。

广州车展不接受淡季,就像广州不欢迎冬天一样。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3193395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