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沈晖和他的威马汽车正在走向悬崖。

首先,安吉智兴物流申请冻结威马价值7652万元的财产;然后,由于侵犯商业秘密,威马需要赔偿吉利汽车700万元。11月底,沈辉干脆向全体员工发送内部信件,主动降低运营成本。

最近,威马在四川的公司被注入国有资产。绵阳地方国有企业和四川省财政厅共同持有的企业安投集团持有67.31%的股份,成为威马四川公司的控股股东。与此同时,法定代表人也从沈晖变为何伟。

根据威马2022年3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仅为3.14亿元,这一增资突然有了卖身的味道。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威马上市不利,诉讼纠缠,资产被收购,似乎即将迎来最后一刻。

掉队的理由

威马也很辉煌。2019年底,它在汽车制造新力量销量中获得第二名。但为什么威马没没能保持这种势头,与曾经并驾齐驱的魏小理分道扬镳?

首先,威马未能完成向C端的转型。

和小鹏一样,威马在早期的产品市场视野也在B端。威马建立了大雁出行APP作为一个在线叫车品牌,我们希望在B端渗透的帮助下,让在线叫车司机和乘客体验到产品的魅力。2019年,威马EX5辆自行车销量达到16883辆,拉开了大量其他新势力。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问题是,威马没有选择像其他新力量一样进入C端。而是继续提高大客户的集中度,死敲B端市场。

三年来,威马前五大客户集中度一路提高到43.4%。相比之下,小鹏港股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2020年前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不到5%。从此,威马、小鹏等新力量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差异。随着2021年B端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下降到20%以内,威马B端运营的基本面也在下降。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其次,威马的产品竞争力较弱。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为了赶上技术趋势,汽车公司快速迭代车型是正常的。目前,威马汽车只有E.5、EX5、W6、EX六、四款产品太少了。

其中,E.5是专门针对网约车市场的车型。最新发布的W今天已经18个月了,从产品推出的节奏来看,赶不上时代。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由于威马W6历史销量仅在3个月内达到1000辆,只有威马取得了真正的成就EX5.现在,威马EX5对应价格区间为16-19万,性价比不够高。

对标车型小鹏G3、埃安Y、比亚迪元EV PLUS相比,威马EX5的范围是最小的。从辅助驾驶、车载智能系统和车载智能芯片的智能角度来看,与其他三款相比,存在感也很弱。作为一款必须与传统燃料汽车拉开差距的纯电动汽车,这种配置让消费者别无选择。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第三,威马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上市窗口期。

汽车是一个资产重、技术壁垒高的行业,在发展初期对融资的需求很高。虽然威马在上市前获得了70.4亿美元的融资,但从未成功IPO。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在获得融资后,魏小理对世界上资本流量最大的美国股市产生了影响。毕竟,筹集资金更容易,这意味着你可以得到更多的钱;有更多的钱,做下一件事更方便。

威来率先于2018年在美股上市;2020年,小鹏和理想也登陆美股市场。相比之下,威马早期融资的顺利进行使其对上市不太关注。2021年,威马决定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然而,在完成上市指导后,由于政策收紧,没有声音。

2022年3月,由于资金压力,威马选择在香港股市再次赌博。但现在冲击香港股市已经太晚了。

同样是流血上市,港股选择了零跑。与财务压力爆表相比,威马2022年只卖出不到3万辆车,零跑卖出102675辆车,账上有29亿(现金等价物+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贷款),要靠谱得多。

如今,威马的招股说明书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已经失败。

最后,威马的研发投资不如其他汽车公司。

2019-2021年,威马汽车R&D费用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R&D费用总额有所下降,这在其他下降是非常罕见的。

横向比较,2021年威马收入47亿,零跑收入31亿;威马R&D费用9.81亿,零跑7.4亿;威马R&D费用率20.7%,零跑23.6%。威马对R&D的关注度在下降,成本率比同体积的零跑弱。

此外,威马不愿意给研发人员加鸡腿。

2021年,威马支付R&D员工2745万元,对应1141名R&D员工,平均每人年薪24万元。行政人员工资21063万元,对应374名行政人员,平均每人年薪563万元。行政人员R&D人员的20多倍。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此前,有传言称威马撤回科技创新板上市申请是由于其科技创新属性不足。现在看看研发人员的可怜收入,这让谣言立刻有了三分可信度。

前造车明星,在一系列战略失误后,从市场追捧的宠儿,一路跌到今天。

香港股市招股说明书失败后,最近有消息称,威马将通过借壳上市香港股市。官方回复称:对于市场谣言,请注意公司的官方信息。

虽然消息没有得到证实,但客观地说,威马确实需要上市,开始再融资,以解决资金的紧迫性。如果消息是真的,威马能借此机会振兴它吗?

挣扎的方向

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原名力世纪有限公司,百度Apollo并无关系。

根据2021年报,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珠宝和销售,收入占71%,2021年开始重点关注汽车业务。2022年,公司收入6.2亿元,基本面Apollo旅行不好,尤其是经营珠宝几年,亏损很大,属于上市公司的下等马。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12月5日, Apollo旅行披露了《潜在收购内幕消息》的公告。根据公告,Apollo目前,我们计划购买一家从事智能电动汽车的公司。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技术先进的智能电动汽车。

有趣的是,威马在2021年第四季度控制了力世纪28.51%的股权,成为Apollo最大的旅行股东。与此同时,威马创始人、董事长沈辉也在Apollo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和非执行董事。这一前提背景为这一谣言增添了一点可信度。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尽管威马借壳Apollo出行上市和Apollo旅游收购威马有一些区别。但核心本质仍然是威马希望获得融资,并希望市场重新定价自己的业务。

但不管定价多少,这笔钱恐怕很难给。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神话已经消失,市场很难给威马高价。

威马之前的高估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创始人吉利出身,有背景,有工厂,比其他互联网出身的汽车制造新力量可靠得多。二是早期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

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威马的销售证明,它的汽车制造并不可靠。在上一阶段,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公司增长的预期主要是取代传统燃料汽车的逻辑。随着2022年中国汽车渗透率的快速增长(见下图),新能源汽车随后的市场增长率迅速下降。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市场估值逻辑从原始渗透率带来的广阔增长空间回归到汽车制造业本身。与2022年业绩爆发的BYD相比,它也可以再次清楚地证实,整体市场的投资预期正在下降。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换句话说,对于威马来说,即使借壳上市成功,在新的定价体系下,市场的重新定价也可能低于之前的70.4亿美元。这意味着威马可能得不到太多的钱来重新估值。

其次,威马的产品需要重新煽动C端客户。

EX5.销量下降呈现不可逆转的趋势;EX6、W6的销量也证明了产品本身的失败。

还没推出的M7.由于配置仍然是智能的,配备了4件英伟达Orin-X芯片预计价格可能在30-40万之间。在这个价格下,特斯拉、极氪、理想、问界、腾势、蔚来、小鹏、阿维塔已经占据了市场。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重建一个能够撬动市场的产品并不容易,需要在很多方面重新开始。

一是威马目前的官方定位是为全民造车,非常模糊。缺乏对自己品牌的定义,无法向公众解释自己的是什么。

二是威马智能水平不足,在中高端汽车竞争中缺乏附加值。目前,主要汽车制造商已经实现L2的辅助驾驶正在加速L三级辅助驾驶功能落地。L2级,甚至只达到L一级辅助驾驶功能不够看。

[威马能自救么]威马借壳上市的暧昧对象是港股Apollo旅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威马需要巨大的中长期费用,无论是重新设计产品,加强智能化,还是重新定义营销。 目前全国只有465家门店和配套工厂。

无论你想做什么,你都需要钱,这几乎相当于从D轮重建一匹威马。但资本市场最害怕的是等待时间和风险。

新一轮融资时间越长,威马离最后一刻越近。

写在最后

不管后续怎样,威马还有两张底牌。

第一个是威马声称的工业4.0标准工厂;第二个是威马有中顺、黄海、猎豹三家合格的工厂。

如果四川工厂这次被收购,算作出售资产;李一男要求汽车制造资格,威马会定价几何?一直在造车的小米会为现成的工厂出价吗?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新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31163336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