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12月7日,盖世汽车获悉,广东新氢动力氢能工业车辆生产线已投产。
据报道,生产线专业生产适合工业车辆的动力系统,是中国第一条(套)专属于氢能工业车辆制造生产线,突出了氢能车辆应用端专属场景的技术和产品应用价值。此外,新氢动力还发布了许多行业第一氢能产品,包括3.5吨氢燃料电池叉车、7吨氢燃料电池叉车、6吨氢燃料电池拖拉机、氢燃料电池观光车和氢燃料电池移动电源。
12月1日,据报道,华南最大的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成功生产出纯度为99.99%的合格高纯氢,标志着该装置一次成功驾驶。12月4日,将180公斤高纯氢运往佛西加氢站。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据有关报道,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大示范城市集中运营。其中,北京大兴区计划在2025年推广不少于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至少10个加氢站;上海将在嘉定区、奉贤区、临港区、金山区推出氢燃料电池巴士,首批80辆氢燃料电池在线叫车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当氢燃料电池汽车来势汹汹时,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出路。
锂价短难大幅回调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从未停止过。
到目前为止,由锂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在商业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并在短期内取得了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氢能汽车被完全抛弃。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卷土重来,试图影响锂电池的头部位置。
事实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在市场上的活跃也与锂价格飙升有关。尽管锂价在2022年底略有下降,但其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高于电力电池产业链的下游。
此前锂价居高不下,呈暴涨趋势。锂焦虑正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蔓延。华西证券此前预测,目前正处于全年产业链需求最旺的时期,预计第四季度供应将越来越紧张,不排除今年冬天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到60万元/吨的可能性。
但自11月22日起,碳酸锂价格连续七天下跌。到11月25日,根据上海钢铁联合会发布的数据,部分锂材料报价下跌,电池级碳酸锂降价1000元/吨,平均价格为58.6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降价1000元/吨,平均价格为57.3万元/吨。11月29日,上海钢铁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下降1500元/吨,平均价格为58.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下降2500元/吨,平均价格为56.75万元/吨。
12月7日,上海钢铁联合会数据显示,部分锂材料报价下降,电池级碳酸锂1500元/吨,平均价格56.6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4000元/吨,平均价格54.75万元/吨;氢氧化锂1500元/吨
当碳酸锂价格逐渐小幅回调时,这是否意味着碳酸锂价格将迎来拐点?在这方面,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锂资源供应逐渐回归理性,但短期锂价格仍面临诸多因素,锂资源供应等待攀升,在下游需求的支持下可能难以出现大幅回调。
显然,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锂焦虑短期内不会消失,对汽车公司造成的创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敌人的风头正显
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一个新出口正在酝酿之中。主要原因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同比快速增长,相关政策方向明确。
先看产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2000辆,同比增长1.3倍。相比之下,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过4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未完全开放。
能源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0月,全球氢能车型总销量为1.6195万辆,同比增长1316辆(8.8%),现代汽车在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具体来说,现代汽车的氢能SUV车型“NEXO销售9591辆,市场份额达到59.2%,第二丰田MIRAI销售2897辆,市场份额17.9%。其次是本田。CLARITY中国上汽大通销售209辆EUNIQ 7”售出198辆。
再看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鼓励氢燃料电池汽车。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约5万辆,部署建设多个加氢站。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的应用,有序扩大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户和卡车市场的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在当地,《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2025年前努力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超过1万辆;上海最近宣布,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超过1万辆;中山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表示,到2025年,不少于1000辆,氢能船舶不少于10艘,建设加氢站不少于15座,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供及备用电源不少于100套。吉林、广州等地也有类似的规划。
目前,我国已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今年6月,长安汽车新能源品牌深蓝正式发布首款深蓝车型SL03.这款车采用了多种动力类型,不仅有热门的纯电版和增程版,还推出了氢电版。
图源:深蓝官网
据悉,深蓝SL03是国内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综合续航能力可达730km,每百公里0公里消耗00公里.65kg,能实现3分钟超快补能。
巧合的是,同月,广汽集团发布了全新的氢能动力系统,由1.56L氢发动机 两档双电机 插电式效率为44%的插电式动力电池组成;同时,广汽集团还发布了全新的氢能MPV概念车绿境SPACE。
此外,上汽集团、海马汽车、长城汽车等汽车制造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也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布局。
但必须承认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仍然需要解决技术和成本问题。信达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成本924元,燃料汽车综合成本528元,电动汽车综合成本仅441元。
对于汽车公司进入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行业认为,在这个阶段,我国氢能汽车发展可以尝试关注在线叫车和重型卡车商用车,分散汽车成本,打开市场入口,创造完整的商业模式,使更多的汽车公司加入,利用市场和汽车公司供应链优势降低成本,促进国内氢能汽车市场的繁荣。
但目前,需求的增加和良好的政策指导为氢燃料电池带来了相对光明的出口,至少资本正在逐渐关注这一领域。今年10月,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商宏基创能完成了约3亿元的B轮融资,预估值约30亿元,比上一轮估值翻了一番。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汽车 苑晶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07202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