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甄 瑶编辑 | 李国政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有计划购车的小伙伴可要抓紧时间啦”“国补退坡仅剩X天。”“现在下定立省12600元,买到就是赚到……”或许,这是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品牌和4S店销售顾问说的最多的几句话。的确,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有计划买车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国补退坡只剩下X天了。现在定省12600元,买就是赚钱……”
也许这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和4S商店销售顾问最常说几句话。
事实上,根据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以下简称国家补贴)政策将于年底结束,自2023年起获得许可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国家补贴。
这意味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将在20多天内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建华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化的新阶段,重点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超过650万辆。
石建华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三大突破——一是核心三电等关键技术突破,建立了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二是新能源产品突破、里程大幅提升、车联网功能全覆盖;三是市场化突破。
如今,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这项继续为新能源企业输血、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终于走到了谢幕时刻。
告别时刻,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以国家补充收官的尾巴热闹起来。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公司出台了吸引消费者的保险政策,试图冲击销售高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也开始了价格上涨的浪潮。
许多消费者改变了过去的观望态度,加入了购车大军,并在最后的优惠政策期上车。
也有人认为,在国家补贴截止日期和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的背后,一场残酷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淘汰赛逐渐拉开帷幕。
01.
保价补贴战
12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比亚迪4号:为了省一万多元,我赶紧在国补结束前订车。S前来订车的刘先生告诉帮宁工作室,本来想明年3月换车,如果能在今年年底前上牌,这笔钱就省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取消国家补贴后将花费数千至1万元。如果汽车公司提高价格,也会增加购车成本。因此,许多消费者选择在年底前购买汽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车主赶上最后一辆公交车。11月份我们店的订单量和销量总体上高于10月,预计12月份也不错。该店的销售经理说。
▲数据来源:各车企公布 制表:帮宁工作室
自10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公司就围绕国家补贴退出发布了许多公告。据帮宁工作室初步统计,比亚迪、长安深蓝、欧拉、兰图、小鹏、东风日产、AITO十争夺市场份额,问界等十多个品牌纷纷承诺限时下单,锁定国补政策。
例如,11月30日,小鹏汽车发布了关于2022年国家补贴限时保险价格的说明,承诺在2022年12月31日24:00前完成定金支付订单,并可继续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
小鹏汽车的保价政策涵盖了这一点P7、P5、G3i根据不同车型,2022年国家补贴差额在10080~13860元之间。
吉利汽车集团宣布,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相关补贴(其中纯电动汽车补贴7280~12600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贴4800元/辆)。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吉利汽车集团的新能源车型涌出,包括几何G6、几何M6、几何A、几何C、几何E、吉利星越L Hi·P增程电动,吉利帝豪L Hi·P、领克01 EM-P、领克05PHEV和领克06 PHEV。
兰图汽车也不甘落后。12月1日,VOYAH兰图官方微博账号发布FREE最强补,金额高达3万元,也在12月31日结束。FREE定位为中大型SUV,售价区间为31.36万~41.99万元。若补贴减去3万元,起价仅为28.36万元,其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一直在冲刺销量AITO问界汽车还推出了国家补锁保障活动,并表示将在2022年增加1万个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保障名额。
此外,欧拉、一汽-大众、长安深蓝等传统汽车公司在年底前推出了限时保价活动,针对其新能源车型。
比亚迪和埃安率先发布抢占销售时,比亚迪和埃安率先发布了价格上涨计划,以应对国家补贴退出和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11月23日,BYD宣布,受国家补贴政策终止和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官方指导价格将调整王朝、海洋和相关新能源车型,上涨2000~6000元。
埃安的上调幅度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
说明中,两家汽车公司都特别强调,2023年1月1日前签订定金的客户不受影响。
无论是年底新能源汽车推出的一系列保价、现车等优惠活动,还是计划明年涨价的做法,其实都是营销手段。距离年底只有一个月左右,比亚迪和埃安现在发表声明,背后的促销意义更有业内人士表示,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卖焦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受国家补充退出的影响,明年年初,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掀起另一轮涨价浪潮,但规模不会太大。,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需求将透支。
02.
从保护到竞争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和销售一直在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从政策和市场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新发展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协会主席陈清泰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政策已经从保护转向竞争。
年底,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空飘荡的讨价还价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市场驱动阶段的缩影。
截至国家补贴的最后,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意味着最初获胜的时代已经结束。告别巨额补贴后,新能源汽车的低价优势不再存在,汽车公司必须通过降价或自己的产品实力来抢占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加剧重组。业内人士分析说。
帮宁工作室认为,未来的考验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中,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处于盈利状态,其余都没有盈利,尽快盈利是关键。其次,边缘品牌的淘汰将加快。
根据小鹏汽车的最新财务报告,今年第三季度收入为68.23亿元,净亏损为23.76亿元。同期,威来汽车亏损41.42亿元。赛力斯汽车今年前三季度亏损26.75亿元……
从更长的时间来看,2018-2021年,长安新能源亏损分别为2.44亿元、4.81亿元、11.62亿元、27.72亿元,累计亏损46.59亿元;2019-2021年,广汽埃安分别净亏损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3年亏损27亿元。
另一方面,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84%;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281%。
显然,具有盈利能力的汽车公司在下一阶段更具市场竞争力。
更不用说比亚迪和埃安了,即使威马、爱驰、恒驰等三四线新能源品牌的生活会比魏小理等行业龙头企业更悲惨。
12月1日,香港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显示,威马汽车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为无效状态。在此之前,11月21日,威马创始人沈辉的一封内部信公开了这家明星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财务压力。内部信中列出了一些应对财务压力的措施,包括公司管理层减薪一半、员工工资折扣等。
根据威马2022年6月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年,威马累计亏损136.32亿元;毛利率总是低于-40%,相当于每辆车亏损10万元。
自恒大集团爆发以来,恒大汽车已多次停产、停薪、裁员。12月2日,一位内部人士向外界透露,恒驰目前确实在进行内部优化和调整。他说,这次优化淘汰的总比例是10%,部分业务线可能高于这个数字,另有25%的员工停薪1-3个月。
事实上,国家补贴退出的原因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下降,还有一些企业形成了补贴依赖。
今年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发布2023年节能减排补贴预算的通知》。补贴资金汇总表显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共发放189.9亿元。
2018-2020年新能源补贴清算资金80.5亿元,2020-2022年新能源补贴预拨87.3亿元。
从汽车公司的角度来看,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共有50家汽车集团的98家汽车公司将获得补贴。其中,BYD将获得近21.3亿元的补贴,总补贴排名第一,占财政部发放的11%,北汽、上汽、长安、广汽的补贴也超过10亿元。
2020-2022年,特斯拉上海公司将获得6.78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此外,新能源汽车哪吒、小鹏、零跑、威马将获得1亿~5亿元的补贴。
平安证券相关人士认为,随着国家补贴的退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将大幅加快。
真正的考验将从2023年开始。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06172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