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陈平安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总结蔚来的近况,那一定是"扩张"。这种扩张是多个层面的。一方面,蔚来在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在三季度财报发布之前,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和蔚来总裁秦力洪等高管花费了数月之久在欧洲部署和推进出海战略。同时,蔚来还在不断增加研发端的投入,这当中包
来源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陈平安
要用一个词来总结蔚来的现状,那一定是扩张。
这种扩张是多层次的。一方面,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威莱总裁秦丽洪等高管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欧洲部署和推进出海战略。与此同时,威莱还在增加对芯片、电池和手机以及即将到来的新品牌的投资。
扩张策略必然导致销售和研发成本飙升。第三季度,威来的销售和研发成本分别为27.1亿元和29.4亿元,同比增长147%和49%。
(图源:网络)
这也导致威来目前处于收入和亏损双增长的撕裂趋势。今年第三季度,威来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新车交付31607辆,同比增长29.3%。
但相应地,损失也创下了新高。蔚来第三季度净亏损4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亏392.1%,较上一季度增亏49.1%。简单估计蔚来每卖一辆车就要赔13万。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种措施似乎格格不入。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各家纷纷出台补贴政策,希望以利润换取销量增长,汽车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压缩。
然而,在这次电话会议上,李斌透露,威莱将在明年上半年前发布五款新车,每季度研发支出将保持在30亿元左右。在短期内,这种新的步伐和研发规模无疑会使威莱糟糕的利润状况恶化。
李斌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01 拜师比亚迪?
从目前可以获得的信息来看,威莱的目的更有可能是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如比亚迪,希望通过短期研发投资换取更长期的竞争壁垒。
事实上,高成本一直是困扰新能源汽车盈利的首要问题。例如,电池占据了整车 40-60% 的成本。今年7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面前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热情发言。他愤怒地喷洒电池价格太高,说他在为宁德时代工作。特斯拉和比亚迪盈利的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是通过全栈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实现的。习惯于从大周期的角度设定目标的李斌似乎也想走这条路。
截至今年年初,蔚来电池的布局仍以投资为主。例如,2021年,蔚来复奇资本领先动力电池制造商魏兰新能源B轮融资;今年3月,蔚来还参与了电池制造商新旺达24.3亿元的融资,其关联公司魏瑞投资增资2.5亿元。
但自今年以来,威来自己制造的信息越来越强烈。今年年中,李斌在第一季度电话会议上表示,威来已经成立了超级联赛 400 人电池相关团队将在 2024 年推出 800V 高压平台电池组。
随后有消息称,资2.185亿元在上海建立动力电池相关研发实验室。Auto》今年8月还报道,蔚来汽车正在开发磷酸锰铁锂和磷酸锰铁锂 4680电池计划量产。
直到今年10月底,威来电池科技公司的成立似乎已经结束了这一谣言。公司不仅由李斌担任董事长,还由威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有。
(图源:网络)
不仅是电池,蔚来也在努力自动驾驶芯片。据李斌介绍,蔚来自去年以来一直在积极研发AD(自动驾驶)芯片,片(自动驾驶) 500 人。据蔚来说,AD芯片与算法密切相关,结合算法研发,不仅更搞笑,而且进一步提高毛利率。
然而,如此大量的研发投资显然需要相当大规模的销售来平衡成本。威莱目前正在销售6款车型,但仍没有超过1万款热门车型。近3月,总销量分别为10677辆、10878辆和10059辆,数字没有明显增长趋势。
10月,市场也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整体市场销量为44.73万辆,环比下降17.43%,同比增长52.79%。与今年特殊的4月相比,同比增累计增速首次达到100%。
在这种情况下,蔚来去哪里寻找增量?
02 必须做出选择
威来把目光转向了大众市场。
在这次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未来将推出两款大众车型,分别覆盖20-30万元和20万元,希望大众市场车型每月销售5万辆。
这确实是一个看起来更合理的选择。汽车是一个典型的规模行业,规模可以赚钱。然而,威莱目前销售的车型价格较高,平均自行车价格达到43万元,超过奥迪30万元,与宝马并驾齐驱。从产品线来看,天花板自然存在。
在之前的文章《落后于新势力,蔚来要做选择题》中,伯虎财经提到,国内高端市场容量有限。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超过30万SUV车型仅占9.6%。而且,随着比亚迪、长城、长安等玩家对品牌的强烈需求,推出了高端车型,几乎不可能以这个价格走。
因此,摊销成本的机会必然在大众市场。10-20万元的价格一直是中国家庭的主要消费者。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的数据,81.2%的汽车家庭驾驶的汽车不到20万元。
与此同时,整个新能源市场也在从高端或低端哑铃结构向更健康的纺锤结构转变。乘客协会秘书长崔东树今年5月表示:预计未来20万元以下车型的市场份额将超过70%。
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度培育产业链不仅是一种长期主义,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许多汽车公司专注于中低端市场。零跑和哪吒通过低价策略获得了相当大的销量,但他们仍然陷入亏损的泥潭。可以看出,盲目低价不是盈利的方式。李斌还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对于大众市场来说,如果没有垂直整合能力,很难达到20-25%的毛利润。
自动驾驶芯片和电池配备在大众车型上,无疑会为蔚来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提高大众车型的毛利。
03 年内能盈利吗?
一向敢言的李斌这次也贡献了不少FLAG,比如蔚来品牌明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从目前的亏损情况和每季度研发保持30亿元投资的计划来看,李斌敢于发言的信心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对大众车型的乐观态度。
从整体产品矩阵来看,大众车型的加入确实可以弥补之前中低端市场的不足,产业链的布局也可以让威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首当其冲的是产能问题依然存在,今年10日 月中旬,合肥两家工厂因疫情停产,产能下降2000-3000辆左右,抗风险能力依然不足。与此同时,大众市场并不比高端市场好。从威来目前规划的年产能30万来看,很难预测到时候是否能抵挡住需求。
其次,在过去,威莱的核心是用户思维,也就是说,在谈到威莱的核心竞争力时,很难避免配套服务。威莱曾提到,公司始终保持高端战略定位,希望通过更好的毛利率为品牌管理和用户社区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但问题是,这种方法在高端用户中非常实用,但在大众市场呢?威来还能给公众用户同样的支持和亲密的服务吗?还是用户吃威来?毕竟,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来说,成本性能是他们更关注的指标。
截至第三季度,威来的威来现金储备为514亿,足以支持蔚来汽车进行长期规划。同时,经过第二季度产品迭代冲击,蔚来汽车回归五位数也证明了其品牌基调的建立,
但在高端市场增量有限、中低端市场仍需补课的情况下,蔚来品牌希望明年第四季度盈利,希望不大。
参考来源:
1、Donews:收入持续增长,亏损逐渐扩大,蔚来如何平衡盈亏?
2、Tech对角线:落后的蔚来,花了20亿造电池自救
*文章封面的第一张图片和图片,版权属于版权所有人。如果版权所有者认为其作品不应免费浏览或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平台将立即更正。
原创文章,作者:伯虎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7141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