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调研]下沉市场需要渗透

随着疫情趋向平缓,国内车市迅速回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其中,2022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5.5万辆和70.8万辆

随着疫情趋于平缓,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回暖。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2022年1月至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份额达到23.5%。

其中,2022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和93.9%。

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中,智能电动汽车(Smart Electric Vehicle,简称SEV)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智能电动汽车(SEV)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细分类别。

亿欧汽车智能电动汽车(SEV)它被定义为携带动力电池,可以由电能驱动OTA提升能力,配备人车交互智能驾驶舱或L智能驾驶功能2级以上的车辆。

根据亿欧汽车&据统计,2022年9月,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40.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同比增长89.1%。1-9月智能电动汽车(SEV)累计销量247.6万辆,同比增长131.4%。

新能源销量大涨94%,SEV成顶流

亿欧智库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58.6万辆,其中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将达到838万辆,渗透率将达到61.7%,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力军。到2025年,智能电动汽车(SEV)保有量将超过2400万辆。

智能电动汽车(SEV)挑大梁

智能电动汽车(SEV)关键词是三电三智

智能电动汽车(SEV)汽车的核心价值已经从燃油时代的动力总成转变为智能电动时代的三电系统,三智成为后者独特的核心价值。

根据亿欧汽车&据统计,今年9月,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汽车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12.8%提高到今年的22.2%。

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28%,其中智能电动汽车(SEV)渗透率为20%。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接受并选择购买智能电动汽车(SEV)。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要坚持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该计划还明确表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到20%左右。然而,该计划的数据显然是保守的。2022年,肯定有20%以上,甚至接近30%。消费市场的反应远好于预期。因此,行业不仅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关注未来无限的智能电动汽车(SEV)市场。

借助电气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了0-1的突破。智能将成为实现渗透性飞跃的重要驱动力。

未来三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

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将是各大地方省市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和智能服务生态的重要时期。

另一方面,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过去五年不仅是传统汽车公司最困难的转型期,也是新力量品牌快速增长的利润期。

为了实现转型,传统汽车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并通过多年的汽车制造技术来强调汽车的基本价值。

在此期间,新动力汽车公司实现了快速扩张。其主要任务是丰富自己品牌的产品矩阵,保持智能技术的领先地位,扩大不同的客户群体,同时吸引不断追求科技感的客户群体。

2022年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从电气化向智能化下半年的关键时刻。用户对智能功能、尖端技术和高质量体验的追求动汽车向第三移动空间的转变。

一二线城市试点,下沉市场需要渗透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市场整体向上发展,但不同地区的智能电动汽车(SEV)汽车发展不平衡。

据亿欧汽车&据统计,2022年1-9月,中国各大城市智能电动汽车(SEV)在销量排名中,上海以16.2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一,其次是深圳和杭州。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城市,以成都、苏州、重庆、郑州、武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SEV)产品需求相对较高,其他城市的消费潜力有待提高。

智能电动汽车(SEV)销售分布也直接关系到各大省市汽车产业链和充电补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新能源销量大涨94%,SEV成顶流

2021年,长三角江浙皖沪汽车产量610.5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23%。在《中国汽车报》发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单中,长三角共有38家企业入选榜单。

工业集群效应带来了汽车制造的低成本和高速运营,促进了汽车企业的聚集,也使当地汽车销量大。

新能源销量大涨94%,SEV成顶流

在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已分别拥有1916年、8200年、7891年、6919年、6514个充电站,在中国各省市中排名前五。

就换电站而言,北京以281座换电站总量排名第一,广东、浙江、江苏等省江、江苏等省份占据。

珠三角、长三角等汽车产业链完善、新兴智能科技产业丰富的地区具有显著优势。

智能电动汽车(SEV)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充电换电站基础设施和智能产业生态的同时,补能和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将反馈智能电动汽车(SEV)两者相辅相成,形成正循环。

虽然目前智能电动汽车虽然是目前的智能电动汽车(SEV)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但未来随着消费者对智能电动汽车的关注(SEV)随着产品接受度的进一步提高,新一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趋势将变得明显。

2022年5月31日,在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共公布了26家汽车企业和车型名单。

这26家汽车公司共涉及32个汽车品牌,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涉及70多个车型。

2021年,全年有18家汽车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共涉及52款新能源汽车。更多汽车企业和车型的参与,从侧面说明了汽车企业对这一活动带动销量提升效果的认可。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下沉 ,三四线城市已成为其推广的新战场 。智能电动汽车(SEV)随着三四线城市销售市场的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力军,自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三四线城市相对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仍然阻碍了智能电动汽车(SEV)进一步增加销量。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迫在眉睫。同时,汽车公司需要进一步减少智能电动汽车(SEV)汽车成本。

智能电动汽车,如激光雷达等(SEV)关键部件的成本正在逐渐下降,汽车公司需要不断改进工业生态和智能制造技术,以提供更便宜的智能电动汽车(SEV)产品。

比亚迪和特斯拉领先,自主品牌突破

智能电动汽车(SEV)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汽车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不难发现中国的自主品牌非常强大。

根据亿欧汽车&据统计,2022年1-9月,比亚迪、特斯拉、广汽乘用车分别为102.2万辆、32万辆、15万辆.智能电动汽车2万辆(SEV)销量在厂家销量排名前三,小鹏紧随其后,蔚小理、合众、零跑等汽车制造新势力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也在前列。

智能电动汽车(SEV)在销量前十的汽车厂商中,除特斯拉外企外,其余都是自主品牌。

除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外,合众、吉利、理想、蔚来、长城、零跑等第二梯队的销量均在7-10万辆左右。

威小理等汽车制造新势力企业可以挤进市场领头羊,这也证明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者(SEV)的认可度。

吉利、长城、广汽等传统汽车企业近年来在智能电动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至于比亚迪,作为第一家宣布正式停产燃料汽车和专注于新能源的传统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破釜沉舟也得到了市场的回应。9月,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16.6万辆。

就具体车型而言,2022年1-9月智能电动汽车(SEV)车型销量TOP10.比亚迪宋以26万辆的累计销量赢得了智能电动汽车(SEV)车型销量桂冠。比亚迪的宋、秦、汉、元、海豚、唐都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与特斯拉相比,Model Y比亚迪宋、秦等车型价格较低。然而,比亚迪汉家族的平均格已超过25万元,比亚迪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取得了成效。

特斯拉Model Y、Model 分别以22万辆和10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三和第七。剩下的两个座位是理想的ONE和AION Y占据。

作为理想的唯一支柱,为了给新一代理想L8让路,理想ONE仓促成为受害者,宣布10月停产,突然刹车措手不及。

理想L8作为ONE基于理想的第二代增程平台开发的继任车型ONE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痛点。假设理想ONE和理想L如果8同时在售,理想ONE大多数潜在用户可能是理想的L吸引,理想ONE停产似乎已经注定了,这是理想ONE销售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根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9月份的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TOP十中,没有理想ONE比亚迪、特斯拉、埃安、哪吒四分天下。

新能源销量大涨94%,SEV成顶流

9月15日,埃安品牌焕新活动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在电气化时代,到2030年,将会出现‘有路就有埃安车’。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的高端智能纯电动品牌,依托广汽,埃安发展迅速。10月20日,广汽集团宣布,广汽埃安已完成A轮融资,投资后估值超过1000亿元,达到1032.39亿元,成为国内未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最高估值。

2022年即将结束,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也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汽车公司也开始了年底冲刺。

10月24日,特斯拉正式宣布将从现在起在中国大陆销售特斯拉Model 3及Model Y调整价格。

其中Model 后驱版由27.99万元降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由36.79万元降至34.99万元。Model Y后驱版从31.69万元降至28.89万元,长续航版降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降至39.79万元。特斯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价格来刺激需求。

第四季度,长城、广汽等车企也将推出重磅新品,年底共同上演一场大戏。

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亿欧智库预测10月份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将超过44万辆,到12月可能超过60万大关,今年年销量可能超过400万辆。

结语

智能电动汽车(SEV)它是集成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和引领发展方向的领导者,也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自主品牌智能电动汽车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场景创新和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挖掘,(SEV)大放异彩,打破以往合资产品的压制,获得更大的利润蛋糕。

原创文章,作者:亿欧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2709892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