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和王兴兄弟@美团网王兴 打个赌,请众网友做见证,威马一定会是Top3之一。”2020年1月说出这句话的沈晖,肯定想象不到威马会落到如今这般田地。别说Top3,威马能否活过2022年都是个问题。2022年在新势力阵营彻底失去声量的威马,近日又爆出了减薪风波。威马内部员工透露,从10月份开始,威马
愿意和王兴兄弟@美团网王兴在一起 打赌,请所有网友见证,威马会Top3之一。”
2020年1月说这句话的沈晖,想象不到威马会落到这样的田地上。Top3.威马能否活到2022年是个问题。
2022年,威马在新势力阵营完全失去了声音,最近又爆发了减薪风暴。威马内部员工透露,从10月份开始,威马员工工资按70%发放,管理层工资按50%发放,以顺利度过资本寒冬。
此外,今年3月,媒体透露,威马全体员工取消年终奖金的原因是去年公司年度KPI不符合标准。知情人士表示,威马的年终奖金约为3.5-3.7个月,将上下波动,占员工年收入的30%;此外,13薪工资也推迟到今年6月,许多威马员工证实了这一点。
威马官方尚未回应这一轮减薪风暴。
但从过去两年汽车公司的破产浪潮来看,工资折扣或拖欠工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凶猛迹象。依靠压榨员工的钱包来换取短暂的呼吸机会,不仅不能拯救威马,而且可能进一步导致叛乱,陷入破产的泥潭。
更讽刺的是,员工吃了苦饭,但创始人沈晖在2021年年薪12.62亿元,过着幸福的生活。(其中201万元为工资和花红,高达12.6亿元为有限股份和股权购买费用。
然而,威马最大的危机是在终端市场上完全失去存在感,而不是糟糕的财务状况。
一直喜欢蹭热点的沈晖,平均至少两天就会发微博蹭时事或者行业话题,强行刷存在感。然而,自9月以来,沈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说话了。
这对其他汽车公司的高管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对沈晖来说却非常不寻常。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威马目前的尴尬。
创始人不仅玩沉默是金,而且在终端市场也陷入了明显的停滞。今年1月至9月,威马三款车累计销量仅为2.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8.2%。与哪吒零跑等朋友的增长率相比,威马几乎站稳了脚跟。
更糟糕的是,这2.8万辆和1.8万辆是主要从事网约车市场的E.5贡献。再加上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锁电风暴对品牌口碑的影响,威马目前在个人市场几乎没有存在感。
在新车布局方面,今年以来,许多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品牌和新动力汽车企业加快了新车布局,如哪吒S、零跑C11、深蓝SL03、理想L9、小鹏G一系列产品密集攻击中的大型SUVB级汽车市场。
与大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马陷入了沉默的产品布局,原计划于2022年上市的威马M7完全消失了,年内能否如约上市还不得而知。可以预见,仅仅依靠现有的汽车系统,威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威马目前的情况确实是新势力汽车公司的底层,但对威马自己来说,恐怕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候。
知情人士指出,除了工资折扣,威马自今年以来已经大幅减少了研发和营销投资。这对威马本身的研发成本远低于朋友自己,这无疑更糟。
事实上,从2019年到2021年,威马的R&D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分别是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约占相应时期总收入的50.7%、37.1%和20.7%。与R&D相比,威马的销售、行政和一般费用继续上升,分别是9.02亿元、9.21亿元和9.85亿元。
对于新车来说,无论研发能穷研发是一条铁律,尤其是在新车竞争白热化的现阶段。因此,预计威马会滑向生死边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初,威马刚刚完成了近6亿美元Pre-IPO轮融资已正式提交港股IPO但是申请已经四个多月了IPO事情就像沉入大海,最后恐怕会像2021年科技创新板申报上市一样结束。
也就是说,威马除了向员工借钱,别无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大事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2709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