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新能源汽车的爆火,基于车企的营销,但其中的泡沫,也源于车企的宣传。就在羊了个羊爆火的那一天,业界已经对它的赚钱能力完成了预判,收割一笔快钱,然后消失藏匿再孕育。既然击中了网民的需求点,那它就有火下去的意义,不论这是否是泡沫。所有行业,所有事件,其客观规律都是上下波动,处于波峰波谷的切换中。

新能源汽车的爆炸是基于汽车公司的营销,但泡沫也来自汽车公司的宣传。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就在羊爆炸的那一天,行业已经预测了它的赚钱能力,收获了一笔快速的钱,然后消失,隐藏起来,然后繁殖起来。既然它击中了网民的需求点,它就有火的意义,不管它是否是泡沫。

所有行业和事件的客观规律都在波动,处于波峰波谷之间。徐志胜救不了脱口秀5。它在豆瓣上的得分降到了历史新低。当然,这并不妨碍脱口秀1的爆炸,也不妨碍脱口秀在未来变红。

一个行业或一件事,它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本质上与它的泡沫直接相关。泡沫越大,就越容易破裂,就越容易在一夜之间从红色变成衰落。

眼前的例子太多了。随着快手和抖音的起飞,行业一直期待着淘宝、京东等在线销售模式的创新和改变。然而,经过几年的尝试和错误,结果是持续的损失。最后,快手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发布了,消费者和行业突然意识到他们仍然依靠淘宝获得了盈利机会。

汽车行业显然也有很多泡沫,但幸运的是,这是生活中的四大必需品之一(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它是工业王冠,所以不会衰落,但会有退潮。眼前的出风口显然是新能源汽车。2021年,年渗透率为14.8%。近6个人买新车,1个人选择新能源,2022年的数据会更夸张。8月,每三个人买一辆新车,就有一个候选人是新能源。根据比亚迪的预测,年底的某个月甚至可能达到50%,即每两个人买一辆新车,就有一个候选人是新能源。

像手机一样,摔倒=直接报废?

当一个行业充满机遇和利润时,参与者的数量在早期阶段就会显著增加,为了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所有的参与者都会扩大自己的优势,以抓住市场并达成交易。泡沫出现在扩大自己的优势,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购买身上,有些人真的有能力这样做,有些人可以这样做,但还有另一部分没有说。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本质上是电池,而不是汽车公司谈论的智能。

目前,你我可以看到,各大汽车公司都在不断宣传自己的新电池技术,包括比亚迪刀片电池、长城蜂巢电池、宁德时代、埃安等安全相关技术,以及耐久性和快速充电。目前最受欢迎的无疑是CTB/CTC/CTP,即整车与电池相融合。这种技术与传统动力电池最大的区别是,它不再使用以前的电池模块概念(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和电池组组组成),而是使电池组成为一个整体,并直接与车身集成。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如果一些流行的理解是,通过设计优化,切断了以前电池组中的许多结构,可以放置更多的电池,最终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提高电池寿命,更快地充电。

然而,俗话说,一切都有自己的两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可能有不好的一面。在汽车公司对消费者的宣传中,情况并非如此。特斯拉正在推广4680电池+CTC预计中国市场将在后续引进海外应用。

这项技术的优点很明显,电池寿命增加了16%,即500公里的电池寿命至少可以增加到580公里,可以节省370个车身部件,进一步减重10%,进一步提高电池寿命。另一个优点是充电效率更高更高主和媒体已经在海外测试了4680电池。Model Y在V3充电桩上,250kW32分钟内完成0-80%的补能。

最近刚在港股上市的零跑车,在自己的新车零跑车上市C01发布会也说明了。CTC技术能力在很多维度上都是针对特斯拉的,比如电池寿命增加10%,为了进一步突出自己的能力,简化了更多的零件,实现了20%的减肥。但是,在业内看来,零跑C01的CTC一位电池领域的工程师说:零跑CTC更多的电池只布置在底盘上,属于初级集成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以上,在汽车公司的营销中,都告诉消费者一件事,我们的汽车空间更大,电池寿命更长,充电更快。然而,他们没有说的是,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即使是非常小的事故,车主也可以直接更换汽车。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有点像智能手机摔得太厉害了。如果他们摔壳摔电池,就得买新手机。但不同的是,手机换电池只有300元,占整机价格的10%。电动车换电池的成本往往超过车价的40%。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海外博主已经拆开了自己的Model Y,检查了4680电池的维护可能性,他的个人答案是0。内部覆盖着大量的聚氨酯泡沫胶,不能再填充,而是夸大了每个电池都紧紧包裹在一起。该材料的特点包括柔软、阻燃、绝缘、隔音和减震,化学性能相对稳定,使用周期相对较长。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按照正常逻辑,碰撞会损坏电池组。解开电池组底壳,去除整层粘度高的填充材料,然后更换单个或多个电池,然后将填充材料重新覆盖在电池组中。没有维护,也是电池回收行业的噩梦。

因此,动力电池留给你我的结论应该是,我们不应该倾听汽车公司的营销。只要说出自己技术的好处,也要表现出相关的弊端和注意事项。当然,我们不能以特斯拉和零跑技术来概括整个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使用这项技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相应的缺点有望得到解决,但目前还没有解决。

显然,电动汽车的电池还有很多其他缺点

目前不是智能主导,而是续航、补能、安全。换句话说,它背后的核心落点与动力电池有关。补能问题不大。PHEV插电混动、BEV纯电动、燃料电池车三种流派,BEV纯电动车型的一般补能方式是1。 交流电用于家用/公共充电桩,充电速度通常超过6小时,对电池健康的充电速度相对较快;2. 它是直流快充,基本上可以在1小时内填满,一些汽车公司开发了家用直流快充桩,但大部分车型还是要去国家电网和第三方充电桩;3. 换电,蔚来、吉利、上汽、北汽等现在都提供换电服务,不过各家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换电速度也是快的少、慢得多,整体来看,这个模式下的电池安全最高。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在安全方面,更多的是指动力电池。所有驾驶新能源汽车的人都担心他们汽车的电池会因热失控而自燃,电池组会被撞倒。因为一旦这些发生,你要么花50%的汽车价格更换电池,要么可以直接通过报废过程。

电池寿命是一个更痛苦的话题。如果电池寿命短,消费者根本不想他们有电池寿命焦虑和充电焦虑。电池寿命越长,充电越快,就有机会从燃油车主那里抢走客户。

所有汽车公司都想突破这三个困难,实现技术领先,然后卖出更多的汽车,提高更多的股价和市场价值。因此,公司得到了发展,老板可以通过股票实现财务自由。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然而,我们应该面对的现实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锂电池取代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以来,电池行业长期没有革命性的核心变化。目前,电池技术的改进主要是在电极上从材料和电池组利用率两个方面来看,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并不大。换句话说,锂电池的天花板是固态电池。

电动车可以快,但距离比燃油车快,还需要时间

此外,近年来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也在被汽车公司的营销所改变。由于电机具有输出大、输出快的特点,在汽车转向新能源后,出现了大量的加速性能远远超过传统燃。比如比亚迪第一代DM,从2014年到2018年,网络上有一段话经久不衰,日产GT-R纽北跑不过秦。如今,新能源汽车在性能层面上与传统燃油汽车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花30万元购买燃油车,破百的加速性能将达到7。x秒是一线水平,能进入6.5-7秒就已经是顶级水平了。在电动车身上,这样的成绩无处不在,小鹏P6.7秒,比亚迪汉EV更能在4秒内做到。

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印象是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优于燃料汽车,这也只看到了一半,而不是另一半。好的一面是,在承担主要销售的普通民用领域,新能源汽车的直线加速性能确实超过了燃料汽车。然而,一旦性能提高到更高水平的竞争和轨道水平,它就可以呈现出另一个结果。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最近,AMG C63触电,加入大量F1技术后,其数据进入新局面,4缸混合动力,680马力+1020牛米,现3.4秒破百的数据。与之前的老对手宝马竞争M3雷霆版,6缸增压510马力+650牛米,破百加速3.5秒。比较两者之间的数据,AMG C63S在数据明显占优的情况下,其实只比宝马好M3雷霆版快0.1秒,最后发现奔驰超过宝马300公斤。

当然,最后要看两者在同一轨道上的圈速表现,才能判断优劣。但总之,其实和上面的电池技术一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正处于诞生后不久的增长时期。未来,它的性能将比燃料汽车好,但它实际上非常不成熟。梅赛德斯-奔驰技术实施后,越来越多的类似企业在性能汽车方面做出了努力。每个人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过度研发和解决现有的问题。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是什么(电池依旧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

此外,我们还经历了大量的变量,消费者需要大量的适应。比如刚上市的理想L8、理想L7.套娃军团一出现,就直接点燃了理想ONE老车主的不满,以智能数码快销产品的理想感受教育消费者。李想说理想L在8之前,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汽车,在130多年的汽车发展史上,没有一家企业真正刺激种子用户四年两次。

还有很多案例和维度。例如,芯片上的汽车公司告诉消费者他们的计算能力数字有多高,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告诉消费者软硬件的匹配。特斯拉还使用低计算能力FSD。而且,低成本的电动汽车更多的是老年滑板车的交通产品,汽车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设计为功能服务的底层逻辑。

所以,事实就是,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开始加速起势,但本质上仍然是相对稚嫩,而在汽车企业的很多营销里,也继续藏着没说的另一半。

作者丨黄强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0818684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