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投资现状」近10家中国汽车公司向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

哪吒U国际版首次登陆东南亚,在老挝上市;比亚迪签约泰国WHA工业园,将建设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蔚来在匈牙利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完成首座换电站下线……2022年9月以来,多家新能源车企接连传来出海布局的最新消息。伴随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在国内市场上奋力激战的车企们,也同时开启一场一场海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欧洲,东南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战场。

哪吒U国际版首次登陆东南亚,在老挝上市;比亚迪与泰国签约;WHA工业园区将建设第一家海外乘用车工厂;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在匈牙利投资建设,完成了第一个换电站的离线……自2022年9月以来,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纷纷传来出海布局的最新消息。

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在国内市场奋战的汽车公司也开始了一场海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欧洲,东南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战场。

新能源出海聚集欧洲市场

无论是上汽、吉利、东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还是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势力,出海的首站似乎都瞄准了欧洲。消费能力高、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高、具有一定政策优势、更有利于营造高端品牌形象……许多优势使欧洲成为汽车公司的必争之地。

2019年,上汽率先开启新能源海外征程,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MG EHS、纯电动车型MG ZS EV、MG5等,吃了新能源出海的第一波红利。由于先发优势,今年上半年,上汽MG(名爵)在欧洲累计销量超过4.5万辆。

吉利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极星,和明爵一样,更早进入欧洲市场。作为沃尔沃子品牌,极星2020年进入欧洲市场,2021年极星2在欧洲市场销量达到14720辆。

2021年,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在国内市场逐渐站稳脚跟后,也开始了出海的步伐。2021年9月30日,蔚来位于挪威奥斯陆NIO House(蔚来空间)同时投入使用ES8车型也正式进入挪威市场。

比亚迪在今年上半年赢得了全球新能源销售冠军,并于8月1日宣布与欧洲经销商集团合作Hedin Mobility在瑞典和德国合作推出新能源产品。

东南亚成车企业走量新目标

随着欧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东南亚市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目标,尤其是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内性价比车型,似乎希望在东南亚开拓一个大规模的新市场。

哪吒汽车去年逐渐从新势力二梯队进入第一阵营,最近在东南亚市场频繁行动。8月,哪吒V右舵版在泰国上市;最近,哪吒在尼泊尔、不丹和老挝推出了新车型,并在当地开了一家商店……哪吒汽车出海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是哪吒出海的第一年。截至9月中旬,海外订单迅速突破5000家,海外渠道开发了近30家门店。

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东盟国家正在出台一系列激励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以泰国为例,自2018年以来,泰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行零关税、零消费税政策。2021年,泰国国家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制定了全面的电动汽车推广计划。

五菱红光,以3万元左右的低价在中国迅速走红,也看中了东南亚市场。去年欧洲市场试水失败后,五菱红光MINI为原型推出的首款新能源全球汽车Air ev(右舵版)8月在印尼国际车展亮相。

比亚迪直接在泰国投资建厂。9月8日,比亚迪泰国有限公司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署合同,正式签署土地认购和工厂建设协议,标志着比亚迪在泰国投资的第一家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登陆。据悉,比亚迪泰国工厂将采用先进的右舵汽车技术,预计2024年运营,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泰国本土市场,辐射周边东盟国家等地区。

自主品牌出海面临挑战

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在出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1月至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井喷式增长,总出口量达到44.11万辆,是2021年同期的两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表示,近年来,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得到了更多的认可。据统计,近10家中国汽车公司向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占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的10%。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银良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其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比燃料汽车时代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智能驾驶舱和汽车互联网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独立品牌。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8月份的最新数据为例,特斯拉在7.7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出口了4.2万辆,占全国的一半。

这意味着真正的独立品牌在出国后仍然面临着挑战。例如,比亚迪和威莱、小鹏等已逐渐得到国内众多消费者的认可。进入欧洲后,销量仍然较低,与国内热销形成鲜明对比。

原创文章,作者:北京日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0111642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