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长城汽车30周年庆上这样说,“长城汽车未来会怎样?依我看,命悬一线。”魏建军这么说是居安思危,还是长城汽车正在面临巨大的困难。作为中国第一大自主汽车品牌的长城汽车交出了2022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总营收为621.34亿元,归母净利润缩水为20.59亿元,同比下降27.56%。
文丨周俊
制作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长城汽车30周年纪念日说:长城汽车的未来会发生什么?在我看来,生命悬在前线。魏建军是在和平时期思考危险,还是长城汽车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最大的自主汽车品牌,交出了2022年上半年的成绩单。
8月31日,长城汽车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总收入621.34亿元,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58.72%。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上半年归属长城汽车净利润缩水20.59亿元,同比下降27.56%。
长城汽车表示,报告期内的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单车价格、毛利率和毛利率、汇兑收入;但公司决心转型为全球智能技术公司,促进新能源和智能发展,导致研发投资和股权激励成本同比增加。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制造商于1984年正式成立,一直是中国皮卡和SUV市场份额第一的汽车企业。属于第一批出国的中国汽车企业,已出口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十多年来,魏建军成功带领长城汽车从一家地方小厂成长为国际知名汽车企业。
一、 魏建军掌舵长城汽车30年
魏建军于1990年正式接管长城汽车工业公司。
1992年,长城汽车推上市场,依靠零部件朋友,手巧组装,这款车以10万元的价格登上了历史舞台。1995 年,魏建军先后到美国、泰国,回来后决定做长城皮卡。1996 2000年,长城汽车第一辆皮卡迪尔下线,价格在8万元左右,当时主流价格在10万元左右。1999 年,长城皮卡产销达到 7000 国内皮卡市场销量达到顶峰。
1997年,长城汽车开始垂直整合空调、线束、座椅等。此时,魏建军已经明白,他将来可以通过服务售后赚钱。 2000年,长城汽车成立了一家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研发的内燃机公司。后来,通过并购和合资企业,建立了发动机、车身、前桥、后桥、内饰、空调等重要部件的供应链。
2001年,公司改名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实现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也是国内首家民营车企上市公司。2011年,长城汽车完成国内A股的主板上市。成为在港股、A同时在两个市场上市的公司。
2002年初,魏建军在长城汽车规划研讨会上反复强调要搞 SUV。当年 5 月,长城汽车赛弗 SUV 当时在北京上市,定价8万元。SUV 平均价格在20万左右,性价比合适,赛弗上市一年后销量超过3万辆。
2013年,长城汽车业绩下滑,长城汽车增速下降;2014年,魏建军宣布暂时放弃汽车市场;
2016年11月,长城推出轻奢SUV系列WEY,与哈弗H6。2018年WEY年销量约13.95万;一年后,WEY销量下降到9.94万辆左右。
2019年6月,SUV哈弗,市场王牌H6也被上汽大众的途观阶段性超越,形势并不乐观。
2020年是长城汽车的关键一年,魏建军声称长城汽车命悬一线。今年,魏建军开始筹备长城汽车 加里森敢死队推动了内部变革。同年,泰国罗勇府制造厂长城汽车收购通用汽车。
长城汽车经历了30多年的辉煌,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长城汽车面临的困境
作为中国领先的自主品牌,它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近50%的利润来自汇兑收益,高投资或企业负担过重
半年报告显示,长城汽车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外业务比例持续扩大带来的人民币汇率汇兑收入。这部分收入高达26.75亿元,占净利润的47.77%,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的净利润受汇兑收入的影响很大。
此外,2022年上半年,长城汽车R&D总投资超过58.10亿元(资本化R&D投资+成本化R&D投资),同比增长100.55%,占营业收入的9.35%。更高的R&D投资显示了长城汽车在创新方面的决心,但更高的R&D投资不仅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还可能增加融资。
此外,在去年的2025年长城汽车战略新闻发布会上,长城汽车表示,5年累计研发投资达到1000亿元。换句话说,年平均研发投资将超过2000元 1亿元。比较汽车公司的公共财务报告。大多数汽车公司的收入为1000-2000亿元,利润为30-60亿元。这表明,年度利润投资研发无法实现预定的投资目标。
2.主品牌增长疲态,SUV被反超
从长城汽车5年来的销售结构图可以看出,长城汽车的主要销量是由哈佛和长城皮卡贡献的。其中,哈佛品牌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2017-2021年,哈佛品牌销量占60%~80%,2016年峰值创下93.8万辆惊人纪录。
多年来,长城汽车一直想避免对哈弗的影响H6.过度依赖。从实际效果来看,哈弗H6依赖性难以下降。
令人担忧的是,哈弗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历史顶峰。在2016年128.09万辆销量高峰之后,哈弗的销量增长并不乐观。
现在,哈弗H这款国民神车也被后起之秀挤出了神坛。
据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8月份SUV零售销售数据,比亚迪宋,ModelY遥遥领先,长城汽车深耕多年SUV超越赛道。
目前长城旗下已有哈弗,WEY、坦克、欧拉、长城皮卡、沙龙等6个品牌,阵营规模不小。
问题的关键在于,除了哈弗和欧拉,其他品牌的销量并不理想。这对长城汽车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多品牌意味着延长战线,需要更多的投资。很难集中资源取得突破;一旦失败,它将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对业务产生严重影响。如果进行调整,则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存在摊位无法收回的隐忧。
三、新能源汽车战略失误,错过了最佳时间窗口
2018年,许多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辛勤工作多年,长城推出了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汽车。
欧拉被曝光有两个问题。作为长城唯一的新能源品牌,自行车的价格太低,整体利润率太小。作为参考,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覆盖了10万元到20万元以上的车型价格。
另一方面,产品设计和营销方向严重偏离。SUV长城汽车致富,选择关注女性市场,主动放弃其品牌多年来在男性消费者中积累的主导地位。直接的问题是,客户范围相对狭窄。在目前提倡汽车的国内市场,欧拉很难成为主流,未来的前景也不确定。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欧拉品牌销量仅为5.9万辆,同比增长仅为12.52%,远低于同期行业120%。因此,由于电池成本大幅上升,芯片供应紧张,黑猫和白猫两款入门级车型被切断。同时,由于欧拉定位有限,销售增长疲软。
目前,长城汽车仍以燃料汽车为主要销售力量,汽车行业已进入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新老品牌的尴尬局面,新能源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
根据2022年8月乘联会的数据,长城汽车已经脱颖而出,前8个月销量为70.8万辆,甚至排在奇瑞之后。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最近也发生了重要的人事变动。
7月24日晚,长城汽车宣布王凤英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王凤英自1993年加入长城汽车,2002年11月担任总经理,为长城汽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凤英也是长城20年来仅次于魏建军的重要人物。王凤英的辞职也预示着长城汽车新一轮调整的开始。
长城汽车曾立下豪言,2022年年销量目标为190万辆,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仅完成51.26万辆,任务完成度不到三分之一。长城汽车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供应紧张等诸多困难。
此外,从目前的整体环境来看,汽车行业正面临着供应链危机的考验;长城汽车面临着过度依赖旧品牌、新品牌难以看到效果、新能源汽车进展受阻等不利因素,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原创文章,作者:牛刀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9/2621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