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了四个月后,小莹心心念念的新能源车终于交付了。“在网上看了不少人一等就是一年,我等这四个月其实还可以。”小莹身边的朋友从最初零星一两个,到如今超过半数朋友都换上了新能源汽车。她这次换车也是被“闺蜜团”种草的。在选择品牌时,从特斯拉、比亚迪到哪吒等等,小莹基本在线“体验”了一把。
文:晓加
编:祺然
等了四个月,小莹的新能源车终于交付了。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等了一年,我等了这四个月。
从最初的一两个零星的朋友到现在的一半以上的朋友都换上了新能源汽车。她这次换车也是被闺蜜团种草的。在选择品牌时,从特斯拉、比亚迪到哪吒,小英基本上在网上体验了一下。然而,尽管品牌和价格不同,但人们对省钱、真香的理解是一致的。
消费者端新能源汽车的火花现在正在燎原。
9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用车联席会)公布了8月份全国乘用车生产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到187.1万辆,同比增长28.9%,是过去十年的最高增长率。其中,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零售渗透率已达到28.3%,去年同期增长了11个百分点。
受益于此,上游材料企业赚了很多钱,但下游汽车企业没有迎来盈利效果,利润率甚至整体下降,亏损趋势仍在继续。
根据一般认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是消费者流行的高频产品,但新能源汽车企业普遍不赚钱。原因是什么?
01
中报数据披露的行业现状
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非常热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陆续公布了自己的“成绩单”。
总体来看,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售火爆的背景下,“蔚小理”上半年的成绩单都不错。三家造车新势力的营收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增幅超过100%。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盈利仍是造车新势力的“软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家造车新势力共交付18.02万辆汽车。其中,小鹏汽车共交付6.9万辆,半年内夺冠。这个数字也是去年同期的2.2倍。理想汽车交付6.04万辆,同比增长200.3%,蔚来交付5.08万辆,同比增长21.1%。
交付量的增加带来了收入的增长。根据中报数据,今年上半年,三大新势力的收入分别为202、148.9和182.95亿元,分别为22.96%、117.94%和112.65%。
如果你只看这两个数据,它们与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流行趋势是一致的。然而,在商业谈判中,所有企业组织最终都将回归利润指标。正是在利润环节,三家新动力汽车公司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软。
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三家公司单季度亏损最高。蔚来、小鹏、理想汽车亏损27.57、27.01、6.41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45.4、44.02、6.52亿元。
“卖一辆亏XX成为新能源汽车公司短期内无法摆脱的标签。甚至有网友说:我不买车,就给我X万。
02
有的赚麻,有的赔麻
新能源汽车企业冰火两重天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3年中国实施新能源补贴政策以来,新能源相关企业已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商品。截至2019年,整个行业融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孵化了小米、华为等100多家汽车制造企业。
在造车的巨大新旧势力中,盈利者很少。但比亚迪是个例外。
在壹DU在金融方面,比亚迪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它有三个优势。
一是拥有核心技术。在电池技术领域遥遥领先,实现了上游锂矿资源-锂电池原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第四代也于2018年发布IGBT芯片,打破国外半导体公司垄断国内IGBT在这种情况下,当它不需要外部购买核心部件时,利润率自然会得到保证。
二是量产优势。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是业内名副其实的资深玩家。200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池厂商后,2004年通过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开始造车,到2006年成功开发了第一款磷酸铁锂电池。F3E电车比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早了近十年。
三是新能源补贴红利。由于起步较早,与2014年开始造车的新力量相比,经过四年的产品抛光和2018年的交付,新能源补贴开始下降。比亚迪早就依靠市场先发优势赚了不少钱。以2017年为例,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获得的政策补贴金额为34.6亿元,约占当年公司利润40.66亿元的75.4%。以31183辆补贴车辆为公示,相当于每辆车平均补贴金额高达11万元。
当然,比亚迪并不是唯一一家赚钱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可以赚很多钱。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自行车成本降至3.6万美元(约22.89万元)左右。随着特斯拉大型铸件、结构电池组、4860电池等技术和项目的推广,降本增利将继续。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不赚钱并不是行业的必然选择。
但为什么国内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呢?
首先,新能源汽车受上游产业链的制约。
宁德时代负责人曾玉群曾坦言:上游原材料的资本投机给电力电池行业带来了短期麻烦。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飙升。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利润可能会被上游吸收。
如果电池行业的利润被吸收,依赖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利润也会受到影响。上游产业链缺乏控制能力,直接导致新能源汽车必须受到产业链的高价,这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面临的核心问题。
此外,虽然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在与传统燃料汽车竞争时,它们仍然面临着新能源汽车无法真正提高价格的困难。此外,价格带划分相对清晰,配置和价格相对透明,消费者的选择空间相对较小。
例如,在30万到50万的价格区,燃料汽车有更多的选择,但新能源汽车的选择要少得多。当小英选择新能源汽车时,她只是在特斯拉和小鹏之间摇摆。当我想买一辆燃料汽车时,40万的预算真的需要在每个品牌之间断腿,但新能源汽车是不同的。对于这些品牌,我们不再考虑品牌和配置,而是里程数量和交货时间。
其次,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大规模投资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陈世华表示:汽车企业的财务报告显示,亏损与企业的长期投资和战略布局密切相关。研发、新工厂建设、新项目建设、长期使用的各种配套服务等资本投资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从财务数据中显示为亏损。
贾先生是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DU财经说:我们应该动态看待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企业在研发和工厂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短期内不盈利是正常的。
他还算了一个账:比如今年要投资建新厂,投资20亿,体现在整体财务数据上,就是亏损。但一旦新生产线投入使用,产能上升,交付周期缩短,利润取决于未来。
因此,延长时间,新能源汽车将赢得未来。
然而,就目前的市场反馈而言,国内汽车制造新力量企业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如果你想等待真正的春天,所有的玩家仍然需要向市场证明自己。
图片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壹DU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9/2021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