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车新势力风头最盛时,就有一种舆论观点:当传统车企转型完成,意图颠覆汽车行业的新势力,也将会被颠覆。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251.5万辆,同比增长128.4%;零售销量达224.7万辆。
颠覆和颠覆。
作者:李晴雨
编辑:贺婧
风品:沈禾 车一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铑财-铑财
市场上,没有永恒的王者。
当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最受欢迎时,有一种舆论观点:当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完成时,意图颠覆汽车行业的新势力也将被颠覆。
2022年1月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251.5万辆,同比增长128.4%;零售销量224.7万辆,同比增长122.4%。
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传统汽车企业的强劲追赶。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63.4万辆,同比增长317.6%。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累计销量也达到20.8万辆,排名第二;奇瑞、广汽埃安、吉利等老牌车企均超过10万辆大关。
新老角力的拐点到了吗?
国家信心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端市场已大力启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开始从哑铃向纺锤转变。当魏小理在新能源市场领先时代过去时,这三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销售排名可能会下降。
是的,压力来到了造车新势力的一端。在传统汽车企业的挤压和自身的内卷下,竞争将不再是速度和规模,而是力量和韧性。
不幸的是,两者目前正是新势力的短板。
01
规模一哥,亏损一哥
为什么销量落后?
烧值吗?
与单拥有最完整的车型布局,尤其是高端市场,相车型单一、增程式上限低的理想车型,高端话语权不足的小鹏车型。
然而,刚刚发布的业绩报告仍然让许多人失望。
9月7日,蔚来汽车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报告:
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21.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创单季新高,也是新势力中首次突破百亿。
但净利润亏损也达到27.6亿元。同比增长316.4%,环比增长50.4%,是蔚小理三强中亏损最大的。
要知道,威来2021年净亏40.17亿元。也就是说,一季度亏损已经达到2021年亏损的68.66%,接近70%。
整个上半年,蔚来营收202亿元,理想为182.9亿元,小鹏为148.86亿元,现金储备分别为544亿元,536.5亿元,413.39亿元。蔚来仍然是大哥和现金哥。
从损失来看,蔚来虽然同比收窄 17.42%,但仍亏损最多,达到45.7亿元,堪称亏损一哥,小鹏44.02亿元,理想仅6.29亿元。
综合毛利率为13.8%,同比下降5.2%;净利率为-22.5%,同比下降16.2%。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商业模式有多复杂,亏损的原因无非是收入 支出”。
不可否认,蔚来的利润空间承受着疫情反复叠加芯片波动、供应链成本高、自身研发增长、充电换电布局等诸多负担。与此同时,新势力的损失是正常的。即使比特斯拉强,也经历了17年的亏损。相比之下,成立于2014年的威来,应该有更多的烧钱时间。
问题是烧钱也要有效率,烧出核心竞争力和规模效应。
尴尬的是,蔚来汽车在同样的环境下落后于关键的销售角力。
2022年前6月,蔚理小销量分别为50827、60403、68983,在三强中垫底。如果简单计算亏损和销量,蔚来平均每辆车损失8.99万元左右,小鹏6.38万元,理想为1.04万元。第二季,蔚来平均损失超过10万元。
销售最少,收入最大,损失最大,规模效应远还是近?体积以外的发展质量几何?多少可持续性?燃烧值得吗?
要知道,仔细观察新势力矩阵,蔚来是罕见的将中大型、中大型、SUV全覆盖汽车的汽车公司。ES8到ES7,其间还有ES6和EC6.加上汽车领域ET7与ET5.其全车型矩阵的完善性是新力量中最高的。
另一方面,小鹏车主要是中型车P7.紧凑型车P5及紧凑型SUV G3i三款。隔壁理想车上半年更是ONE即使是刚刚发布的理想,的理想L9也是6座大型SUV,以至于有人认为两款车在定位上有些重叠。
然而,这款理想的汽车在第二季度销量更高,净亏损和自行车亏损也最低。整个产品矩阵无法与单腿行走的朋友竞争。蔚来产品的竞争力值得怀疑。
不苛求。在拉长维度上,蔚来的表现并不硬。2019-2021年亏损总额超过294亿元。但2022年上半年亏损加剧,不如预期。
02
质疑关联交易
高端褪色?
是的,价值自证,迫切。
就在两个多月前,6月28日,做空机构灰熊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蔚来通过玩大胆的会计游戏来增加收入,提高净利润率,以达到市场预期的目的。
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9月,蔚来与武汉威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通过关联交易销售电池4万元。ABN募集说明书,其用于ABN的BaaS订单数为1.9万张,因此认为蔚来向蔚能过度销售电池,从而夸大了净收入。
灰熊表示,通过观察蔚来旗下25个换电站,发现换电站加权平均利用率仅为39%。而且蔚来每租一块电池,原本需要7年左右才能赚到7万元,但是用了BaaS电池租赁服务结束后,可以立即拿到钱,相当于直接确认未来七年的租赁收入。也间接节省了蔚来3.36亿元的折旧成本。
威来在2021财年的利润至少有60%归功于武汉威能。截至2021年9月,两项相关交易分别夸大了威来年净收入的10%和95%。
6月29日,蔚来公开回应称,该报告没有依据,包括许多错误、毫无根据的猜测、误导性结论和解释。
每个人都应该听谁的话?公平地说,灰熊确实有很多假设漏洞,甚至是恶意偏见。但我不得不说,它的攻击点非常准确。多年的损失使许多投资者感到困难,在相关交易下的电力变化模式问题也让舆论对其诚信管理产生了怀疑。
三方研究机构镜头公司研究创始人认为,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蔚来库存电池过多)确实可疑,因为购买更多的电池,不仅增加折旧成本,而且有减值压力,特别是动力电池技术,新一代产品,旧一代产品必须减值,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折旧问题。
在铑金融看来,无论蔚来是否故意使用蔚能美化财务报告,客观上,投资者很难看到企业的真实情况,没有并列和大量的关联。如何提高业务透明度,巩固诚信背景是一项紧迫的工作。
简而言之,外部做空很难真正打败一个企业。只要基本面扎实,就不怕谣言。
所以,上述损失加剧,销量拉胯自然不是加分项。
鉴于毛利率的下降,威来解释说,其他销售毛利率也因车辆毛利率的下降和能源和服务网络投资的扩大而相应下降。车辆毛利率的下降是由电池成本的增加引起的。
这些客观原因确实存在,可看看小鹏理想,看看比亚迪、特斯拉强劲表现,自身问题反思多少呢?
首先是产品结构。与小鹏和理想相比,蔚来的产品线非常完整,似乎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事实上,这些篮子最终聚集在一个高端篮子中。
以7月份为例,新浪科技报道,蔚来平均自行车售价约40万元,理想车售价约30万元,小鹏车售价20万元。
此前,创始人李斌曾表示,威来汽车4月份的平均销售价格超过43.7万元,高于宝马和奥迪。
全力押宝高端也是第二季度销量最低但率先突破百亿收入的原因。
但也有许多隐忧挑战。首先,高价也要高品质的匹配。
遥想年初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李斌曾豪言:“特斯拉降价,蔚来不会降,因为没有什么降价空间,我们目前都是负毛利。”
考虑到蔚来没有降价空间,其产品比同行同级车型贵很多。
根据新浪财经,以蔚来ES例如,在续航时间短、配置相似的情况下,车价比主流厂商的同级车型贵6-4万元。威来将推向市场ET5.作为中型车,续航基本相同,但价格相当于极氪001等中型车。
以特斯拉Model Y以蔚来为例ES6都定位中型SUV。从价格上看,蔚来ES起价超过38万元,性能版车型超过48万元。Model Y2022款后驱售价为31.69万,即使是高性能款,也只有41.79万。
根据威来的官方介绍,威来es纯电动续航里程为490km,性能版为510km。而特斯拉的ModelY标准续航版,续航里程525公里。
不禁要问,蔚来高价的信心是什么?
不算苛问,“高端光环”已有褪色。据新浪财经数据,2022年前7月,国内40万以上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不断扩容。蔚来市占率由巅峰期的约14%降至7%;30万元以上价格段市占率,也从去年39.48%跌到26.07%,降幅13个百分点。
尽管推出了单价更高的新车ET7.还是阻挡不了高端份额的下跌,是警示信号吗?
03
前狼后虎,强链补链
怒火背后的品质
的确,市场最重要的是选择。
除了价格,还有考虑。6月22日,蔚来厂区一辆用于测试的车ET7从工厂三楼冲下来,两名测试员不幸死亡。
测试车辆事故并不少见,但威莱的声音态度不舒服:公司立即与公安部门合作启动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程序。根据现场分析,可以初步确认这是一起事故,与车辆本身无关。
没关系,引起网友愤怒,冷血成了焦点评论。
拉长视角,一些往期的事故投诉也不是加分项。
例如,2022年7月30日,上海浦东新区发生交通事故,蔚来汽车EC6撞上石墩后自燃,车主不幸死亡。蔚来有关人士表示,消防部门已认定为交通事故;
今年7月,许多车主抱怨座主抱怨座椅缺陷#多次冲上热搜。很多车主在公共平台上抱怨威来座椅的设计缺陷,不同程度地损伤了他们的腰椎。甚至一些维权社区群体直接命名为威你折腰。
2021年8月,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后,在沈海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死亡。2019年早些时候,威来宣布了三个月的三起自燃事件ES8电池模块存在安全隐患,召回4803辆ES8。
浏览车质网络,质量投诉也值得警惕。
根据投诉号766458,蔚来ES6用户不踩刹车换档(R/D转换),失败概率高。一旦失败,车辆将保持原有档位(行驶方向),导致车辆最终行驶方向与驾驶员预期不一致,容易导致事故。现在,威来需要彻底解决驾驶员轻踩刹车换档失败的问题。或低速(例如:小于5:km/h)无需踩刹车即可完成换档(我测试过很多车辆,低速时无需踩刹车即可完成换档)。我已经向制造商反馈了这个问题。制造商的原因是涉及安全问题,不会改变……..
根据投诉号809496,威来于2022年8月28日提车ET7当天,发现汽车后备箱盖和尾漆表面含有大面积杂质气泡,车身有划痕,当天抛光但未能解决问题。8月29日上午,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后出现异响。经过两天的维护,售后服务中心仍未解决,并再次进行维护。买了新车,来回修了很多次,车身也因为路上的售后维修测试造成划痕和部分油漆。作为50万辆车,我严重质疑品牌质量检验不合格,产品质量有问题。要求商家提供满意的赔偿方案。
根据投诉代码800210,2022年6月26日下午3点提车蔚来ET7.发现中控扶手箱晃动,交付人员承诺以后解决。6月27日驾驶时,发现副驾驶头枕晃动,产生异x响。
(以上信息均通过审核)
安全无小事,优质出行是大势所趋。在这方面,汽车企业不应忽视任何小漏洞,尤其是高端定位的威来。观众期望更高。新车刚推出,就有质量控制问题。这真的不是一个奖励。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一定意义上说,上述试驾事件的不满情绪,也是诸多问题堆积的结果,这是需要蔚来警惕思考的。聚沙成塔,溃于蚁穴,如平时品控风控欠账太多,一旦有导火索,就会触动舆论神经。查漏补缺,念好安全品质经,不是轻松话题、确是必须之举。
也许,也有无奈和急迫。
比如,虽已有自建工厂,但蔚来对于代工的依赖仍肉眼可见。
其在香港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威来使用的大部分零件都是由单一供应商提供的,公司没有找到合格的替代供应商。
今年以来,停产可以解释问题。4月9日,威来表示,自3月以来,由于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等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尚未恢复。
在第二季度报告中,告中表示,供应链端交付不足。
易观汽车旅游行业研究总监刘颖认为,蔚来汽车采用代理加工生产模式或其受供应链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自建工厂的小鹏和理想工厂对供应商的依赖度相对较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好。
强链补链、产品力、服务力双管齐下,读好高端品控经,这些建议有良苦用心。
纵观行业,市场从来不缺选择,即使是国王也不可能躺下赢。
以刚刚过去的8月份为例,零跑、哪吒等新势力异军突起。16017、12525辆的销量远远超过蔚来,而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势头依然强劲。前狼后虎,上下挤,蔚来自知。
第二梯队的反击是什么?除了理想和小鹏产品升级的客观因素外,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也抓住了下沉的市场。
中信证券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从300万到1000万的过程中,消费将继续下沉,一线城市以外的增量和下沉效率将非常重要。
哪吒第一款哪吒车型N01.厂家指导价6.68万~13.98万元。T03为7.39万~8.99万元,SO11.99万~15.09万元。相比之下,40多万的蔚来汽车无法下沉。
有市场传言称,威莱将推出20万~30万元的第二品牌阿尔卑斯。6月,李斌还透露,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交付新品牌车型。新品牌主要产品终端价格定位在20万~30万元之间。
蔚来在开辟新战线的同时,也没有放弃高端市场。现在今年已经发布了ET7(45.8-53.6万元)ES7(46.8-54.8万元),ET5(32.80-38.60万)。
多战线布局当然是发展韧性和实力的体现。但也是资产布局重,费用必然剧增,这也是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
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1.49亿元,同比增长143.2%;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2.825亿元,同比增长52.4%。
同时,多线战略能否成功还不得而知。毕竟中低端新品牌还在开发中,短期内很难有业绩贡献。在高端产品线方面,高端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传统汽车企业纷纷进入,高端产品迭代迅速,内卷压力不容忽视。
蔚来新车第二季度ET7批量交付,单季销量6749台。ES单季交付3681台,同比下降17.0%,环比下降15.2%;ES单季交付9914台,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27.2%;EC单季交付4715台,同比下降37.4%,环比下降38.3%。
04
可贵蓄力
拐点变化,时间赛跑
真的有很多烦恼。幸运的是,心还在。
2022年第三季度,交付指引达到3.1万至3.3万台,是单季最高交付指引,优于之前理想和小鹏的交付指引。
李斌对第四季的期望更高:每个月都有创纪录的销量。2022年下半年是威来扩大多种新产品生产和交付的关键时期。
不拼也不行,全年15万辆的销售目标,你必须在第四季度交付6.5万辆。结合前三季度的表现,挑战肉眼可见。
虽然持有超过500亿元的现金储备,但我们可以看到亏损、短期问题、研发等支出,留下的时间不多,迫切需要止损节点和规模效应。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6.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显然,毛利率更高ET7交付和旧车型价格上涨仍不能提高利润水平。
当然,蔚来也不缺反转的可能性。
从近几个月的销量来看,复苏趋势相对乐观。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新车的推出和旧车的升级,威的整体销量预计将继续增长。
根据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威来的单季销售预计将在2022年Q环比增长约70%-80%。
期望有逻辑线。
一是研发蓄力。
在2022年第二季度报告的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包括芯片在内的核心技术领域建立括芯片。
截至8月31日,威来已申请5200多项授权专利。第二季度,率先配备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的ET7在40万元以上的电动汽车市场,陆续交付用户备受关注。
据悉,威来第二季度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包括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自动驾驶技术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电池等领域。其中,全栈自主研发的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是中国第一个全栈自主研发的控制器。
二是打磨产业链。
蔚来第二生产基地合肥新桥工厂于第三季度开始调试,匈牙利佩斯州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也将于9月投入运营。
威来建成了五纵三横四大城市群的高速换电网络,2025年将开通九纵九横十九大城市群的高速换电网络。目前,威来在中国共有1094个换电站,包括285个高速公路换电站,为用户提供1200多万次换电服务。
此外,威来能源云基于用户加电大数据,实现了有效组织用户进行电网互动,实现了削峰填谷的目标。今年8月,共有108个换电站参与了电网削峰响应。
其三、产品力积淀。
尽管高端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1月至7月,蔚来在30多万高端品牌纯电乘用车市场中排名前二;7月份,单月市场份额达到40.1%,排名第一。
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威来的产品和全系统服务将于2022年在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正式实施。8月22日,威来首款智能电动旗舰车ET7发运欧洲。
以上三点的韧性和力量也是蔚来跨越阵痛的关键。
然而,这些储能和展示更快、更准确、更强大。
总的来说,蔚来正处于关键竞争时期。
一方面,威来基于上述特色优势和有价值的战略储备,并不缺乏反手备手。特别是补贴退出后,更多的白刃竞争有利于综合实力,肖像逆转或只需要一个机会。
一方面,自身亏损加剧,毛利率下降,各种质量控制缺陷,高端褪色,销量落后,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前狼后虎分食….. 而且行业内卷日烈,传统汽车企业知耻后勇,越战越勇,咄咄逼人的反击,使竞争更加内核化,新的颠覆拐点时刻正在逐渐逼近。
背负诸多烦恼的蔚来,如何应对这个拐点的变化,如何在颠覆巨浪中生活得更稳更好,仍然是一个紧迫的考题。
蔚来和李斌仍在与时间赛跑。
本文为铑财原创
原创文章,作者:铑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9/1917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