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杰股份老板、云南首富“李晓华”在中国出售公司股票,现金34

雷达金融生产 文|李亦辉 编|深海

最近,被誉为云南首富的李晓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春节前夕,有投资者向恩捷股份提问,大意是有大V股份发文指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套现数百亿元,带着家人移民美国,停止了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投资。

对此,恩杰股份在回应中一一否认,称上述信息不属实。然而,根据恩杰股份过去的公告,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李晓明家族的6人,其中5人是美国国籍,只有他的兄弟李晓华是中国国籍,但也持有美国绿卡。

虽然李晓明已经是美国国籍,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家人在中国掘金。李晓明于2018年首次成为云南首富,负责玉溪隔膜龙头恩杰股份。根据胡润百富榜,2021年,李晓明财富达到725亿元,首次挤进全国100人。然而,去年,随着恩杰股价的持续下跌,李晓明的财富缩水至180亿元。

与100亿美元的财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晓明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直处于风暴之中。此前,据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报道,顾波在云南中国烟草工业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顾波受贿案中当庭认罪。在贿赂者名单中,有与恩杰董事长李晓明同名“李晓明”。

结合2022年恩捷股份披露的李晓明、李晓华被监视居住的消息,媒体推测上述贿赂人李晓明或与恩捷股份的董事长为同一人。

否认“与家人移民美国”

最近,一些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询问恩杰股份,从微信公众文章中看到:恩杰股份老板、云南首富“李晓华”在中国出售公司股票,现金345亿,他及其家庭5人移民美国并获得美国国籍,停止产业技术升级和投资。

投资者问,上述说法是否属实?

2月8日,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后,恩捷股份回复了这一谣言,并表示“所有这些信息都不属实。”

关于减持,恩捷股份表示,网传“套现345亿元”不属实。该公司进一步指出,根据过去的公告,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成员将于2020年2月12日至2020年8月10日期间被释放 Xiaoming Lee、2020年11月19日至2021年5月18日,李晓华分别减持5.08亿元、0.17亿元;Paul Xiaoming 2021年12月22日至2022年6月20日,李晓华减持金额为4.39亿元。

以此计算,上述减持金额为16.63亿元。恩捷股份表示,自2022年6月20日以来,Paul Xiaoming Lee、李晓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未减持公司股份。

根据公司过去的公告,Paul Xiaoming 李晓明是恩捷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但有媒体计算,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李晓明家族套现或超过38亿元,金额远远超过上述回复。

具体来说,2020年8月10日,李晓明家族完成首轮减持,共减持1421.49万股,粗略估计,套现9.2亿元。2021年5月18日,李晓明家族完成第二轮减持,减持302.77万股,套现约4.4亿元。

2022年6月,李晓明家族再次减持1045.14万股,平均减持231.93元/股,最高258.23元/股。即使以最低平均价格计算,李晓明家族也可以拿走至少24.3亿元。

除减持套现外,李晓明家族还质押其持有股份实现。截至今年2月8日,恩杰股份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最新补充质押后,累计质押1.58亿股,占其持有股份的39.43%,占公司总股本的16.16%。

另外,关于网传“套现345亿后,他及其家人中的5人移民美国并获得美国国籍”恩捷股份也否认了这一说法。

显示交互式平台的回复,Paul Xiaoming Lee于1992年12月毕业于马萨诸塞大学,主修聚合物材料。在创业初期,他获得了美国国籍,而不是在网上上市套现后移民到美国。

然而,根据公司之前的公告,李晓明家族的6人中有5人是美国国籍,包括李晓明和他的妻子马燕(Yan Ma)、弟媳惠雁阳(Yang Yang Hui)、女儿Sherry Lee 、侄子Jerry Yang Li五人都是美国国籍。虽然弟弟李晓华是中国国籍,但他也获得了美国绿卡。

最后,恩捷股份表示网上传播“停止产业技术升级和投资”不真实。近三年来,2020-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的R&D投资分别为1.78亿元、4.09亿元、7.24亿元和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6%、5.13%、5.75%、6.27%,公司继续加强研发。

涉嫌卷入烟草反腐案

这并不是李晓明家族第一次受到舆论的关注。

恩捷股份早在2022年11月21日就宣布,该公司于11月20日收到董事长Paul。 Xiaoming 李晓华的家人通知了Lee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Paul Xiaoming Lee和李晓华因有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的住所监视。公告指出,有关事项有待进一步调查。

消息公布后,恩杰股份在两个交易日内大幅下跌17%。随后,公司董事会秘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根据公司掌握的信息,相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尚不清楚,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调查。

两个月后,2023年1月30日,恩杰股份再次披露,相关部门最近终止了对李晓华的强制措施。目前,李晓华正常履行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的职责,参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

直到4月11日,恩捷股份进一步披露,近日,相关部门解除了对Paul的解雇 Xiaoming Lee的强制措施,Paul Xiaoming Lee在公司正常履行职责,参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

2023年8月25日,恩杰股份再次宣布,董事长李晓明收到公安机关出具的撤销决定,决定按照有关规定撤销上述案件。目前,李晓华和李晓明都在公司正常履行职责。

虽然李氏兄弟在外界似乎是安全的“落地”,但恩捷股份自始至终在公告中对两人被调查的原因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当时,业内有一种未经证实的说法。由于李晓明和李晓华兄弟在烟草包装行业的经验,市场谣言被调查或与烟草系统的反腐败有关。

最近发布的一起烟草反腐案为这一猜测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据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报道,1月24日,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了云南中国烟草工业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顾波受贿案。

吉安市人民检察院指控,1999年至2018年,被告顾波在担任云南省烟草材料配套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等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李晓明、陈燕雄等人承担卷烟材料业务、供应商资质认定、资金结算和招标代理业务,谋取利益,非法接受李晓明、陈燕雄等10人的股份和资金,明知并认可其子收受他人给予的钱,总计3.54亿元,1.5万美元,港元5万元。

对于上述指控,顾波在法庭上表示认罪和悔改。令外界好奇的是,顾波贿赂案中涉及的李晓明是否与恩杰董事长李晓明是同一个人?许多媒体试图联系恩杰股份进行核实,但据报道,公司秘书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已经关闭。

从烟草业到新能源

近年来,恩捷股份在锂电池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李晓明的兄弟们却从烟草行业开始。

根据公开资料,李晓明出生于1958年,李晓华出生于1962年,两人从小家庭条件良好,父亲是云南第一塑料厂厂长。

大学毕业后,李晓明被分配到昆明塑料研究所实习。两年后,他被提升为副主任。

1989年,做了五年副主任的李晓明有机会去美国深造,然后去了马萨诸塞州大学读研。李晓明去美国没多久,弟弟李晓华也来到马萨诸塞州大学,主修聚合物材料。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聚合物材料专业被称为美国聚合物材料研究“圣殿”。从这里毕业后,李晓明兄弟先后进入美国Inteplast公司和World-Pak公司工作。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大量外资来到中国创业。1996年左右,李晓明兄弟作为外商回国创业,在家乡云南玉溪与当地国有企业共同建立了红塔塑料。主要业务是卷烟包装的烟标和BOPP薄膜。

从美国带回来的第一个红塔塑料产品进入聚合物材料技术,迅速供应云南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等龙头烟草企业。

在获得第一桶金后,2004年,在原国资逐渐退出后,李氏兄弟获得了红塔塑料的实际经营权。

但现在恩杰的前身是另一家公司。2006年,李晓明家族收购云南玉溪创新彩印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完成股权改革。2016年9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为创新股,主要从事BOPP膜、无菌包装、特种纸、烟草标签等传统包装业务。

从烟膜、烟标到包装行业的发展壮大,成功致富的李晓明家族进入了新能源领域,再次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李晓明家族瞄准锂电池隔离膜业务,在上海成立恩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恩捷”),锂电池湿法隔膜开始生产。

隔膜是锂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之一。它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起到导电作用,降低内阻。随着锂电池行业风口的到来,隔膜行业也有很大的机遇。自2015年以来,上海恩杰一直在向宁德时代供货。

2018年5月,创新股宣布计划以55.5亿元购买上海恩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更名为恩捷股份。

此后,恩杰股份的业绩飙升,市值飙升。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公司收入从上市当年不到12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26亿元,净利润从1.65亿元增加到同期的40亿元。/p>

恩捷股份在资本市场也很受欢迎,公司总市值一度超过2800亿元。

目前,恩捷股份在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一直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根据 EV Tank 统计数据,上海恩捷 2022 锂离子电池隔膜全球市场份额近年 40%,出货量居世界第一。

尽管如此,锂电池行业变幻莫测,隔膜行业竞争逐渐加剧,给恩捷股份带来了业绩压力。

根据去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0.05%;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37.9%。公司前三季度营收90.9亿元,同比下降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33%。

山西证券研究日报指出,恩杰股份第三季度膜平均价格下降,盈利能力下降,原因是二线膜制造商产能释放,膜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主动调整业务战略,开始承担部分低端产品订单,导致膜价格和毛利率下降。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的净利润可能会自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山西证券和光大证券分别预测,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9.7亿元和29.83亿元。

截至2月8日,二级市场收盘时,恩捷股份收盘42.65元/股,股价近4年处于低位,总市值417亿元。

原创文章,作者:雷达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02314811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