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23年7月9日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询问,计划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78284.16万元。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建辉、徐瑞夫妇、钱浩、舒鹏等股东均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除徐瑞外,其他三人都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后来,他们辞职,成立了海博有限公司(当时称之为海博思创)作为联合创始人。公司名称为海博思创。顾名思义,海归博士努力创办和建设上市企业,能否实现敲钟的亮点,但调查碳的家人认为前面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2年01公司最大的客户是关联方,涉嫌关联方交易
上表显示了公司2022年前五大客户的细节和销售额。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83.70%,其他客户的销售额占17.3%。由此可见,公司的销售收入实现了28个原则,如此集中,严重依赖前五大客户,特别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控制,新源智能储能(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关联方)与国家电投关联方的关系“新源智储”),新源智储股东名单如下: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持有47.43%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而中国电力实际控制人是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持有42.57%的新源智能储备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2021年8月2日,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合资成立新源智能储备后,新源智能储备成为公司第二大客户,销售额为19101.53万元,销售额占22.80%,而新源智能储备能源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工程”)成立于2022年6月7日的新源智储全资子公司,公司对新源工程的销售收入为30260.51万元,销售比例为11.52%,似乎是专门为公司销售而设立的。
2021年公司与国家电投合资成立新源智储后,2022年前五大客户均为“中”字头,可谓筑巢引凤,公司发展更是搭上了“中”2022年,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13.4%,净利润同比增长1090.5%,“中”字头企业可谓为公司立下了赫赫战功 “无私”在奉献的同时,也埋下了为公司大幅传递利益、造成实际不公平竞争的嫌疑。
02公司涉嫌模糊和隐藏关联方关系,以掩盖关联方之间的利益转移和交易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向关联方销售的金额分别为2045.22万元、200.61万元和8000元、386.2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52%、24.22%和30.61%,公司对关联方的分类模糊,导致关联方销售较少。
以2022年为例,公司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额为94300.39万元,占35.91%。在计算关联方的销售额时,公司只计算了新源智能存储和新源项目的收入,而不是阿拉善右期电子投资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右旗电投”)销售计入关联方销售。
在披露最大客户时,声称右旗电子投资与新源智能存储、新源项目由国家电子投资控制,但在计算关联方销售时,右旗电子投资,不包括在内,这是两个典型的标准,两个口径,矛盾,我们认为右旗电子投资销售应计入关联方,2022年关联方销售金额至少为9606.74,占36.56%。
内蒙古电投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电投”)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持有右旗电力投资90%的股份(以下简称“华能国际”)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内蒙电投2.87%的股份(以下简称“华能集团”)持有华能国际75%的股权,因此,华能集团旗下的企业是公司2022年的第二大客户。
北京智能能源互联网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智能能源互联网研究所)“智中能源”)持有北京智中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中轨道”)而北京中清智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77%股份)“中清智辉”)持有智中轨交23%的股份,中清智慧的股东名单如下: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建辉父亲张志厚持有北京盛道盈谷管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北京盛道”)88%的股权,北京中望汇享管理咨询中心12.24%的股权,北京汇智同创管理咨询中心91%的股权,间接持有7.92%的智中轨道股份,张建辉的母亲刘会娟持有2%的北京盛道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智中轨道0.08%的股份。此外,公司与智中能源合资成立北京智中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中储能”),公司持有智中储能19%的股权,智中能源持有智中储能81%的股权。此外,公司与智中能源合资成立北京智中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中储能”),公司持有智中储能19%的股权,智中能源持有智中储能81%的股权。2020年公司最大的客户是智中能源。
公司2020年关联方销售额未计入潜在关联方智能能源及其关联方惠东知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收入8099.37万元,全年关联方销售额至少为10144.59万元,占27.39%。
报告期公司储能系统毛利率分别为36.70%、24.80%和23.05%,同行业上市企业储能系统产品毛利率平均为27.11%、22.34%和22.43%分别高于同行业9.59个百分点、2.46个百分点和0.62个百分点。
因此,考虑到潜在关联方的销售,可以消除公司报告期储能系统产品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企业的疑虑,自然:高毛利率取决于潜在关联方!
03报告期采购严重依赖宁德时代,储能系统产品与宁德时代形成竞争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供应商为宁德时代,采购金额分别为15、291.29 分别占54.57%,66、518.68万元、281、961.10万元。、无论是采购金额还是比例,60.57%和80.97%都在逐期增长。公司向宁德时代采购的电池金额分别占各期电池采购总额的100.00%、87.05%和98.56%表明公司非常依赖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
公司在询价函中承认,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与国家电力投资、中国华能、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新能源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国家电投和中国华能分别是公司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和第二大客户。可见公司与宁德时代下游用户竞争,2020年至2022年储能电池系统产品收入占宁德时代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分别为3.86%、10.45%和13.69%,无形中与公司形成了竞争关系,产品和客户都与公司交叉。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系统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5.88%、78.52%和94.61%与宁德时代等巨头竞争的直接后果是公司储能系统单价下降,报告期分别为1.75元/Wh、1.07元/Wh,1.16元/Wh,毛利率逐期下降,分别为37.70%、24.80%和23.05%。
从电池采购价格来看,公司2021年电池均价较2020年平均价格上涨了18.35%,2022年电池均价较2021年平均价格上涨了43.09%。公司电池集中采购宁德时代也未能阻止电池价格上涨,说明电池价格不受公司控制,也间接反映了公司在电池采购上受制于人。
考虑到公司储能系统的主要原材料电池严重依赖宁德时代的供应,公司电池能否在未来内卷市场得到正常、及时、充足的供应尚不清楚。随着储能系统单价单边下降,从近期行业招标来看,储能系统报价已降至0.66元/Wh甚至更低。没有电池等最重要原材料的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公司可能难以盈利,实现持续经营。
04公司有未决诉讼,害怕产品质量问题,引起投资者对公司产品质量的担忧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被告有三起未决诉讼:一是公司作为被告的中宇酒店案件,涉及4万元、955.05万元,因公司提供的储能系统引起火灾;二是被告门源新通合同纠纷案件,涉及更换50辆中通公交车,承担评估费27万元,案件受理费0.44 万元,由于产品质量问题;三是长江客运公司诉襄阳明图案,诉讼金额43.59万元,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据媒体报道,该公司于2022年10月被列为执行人,执行目标为27万元。
上述未决诉讼的核心只有一个,即公司销售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而引发纠纷。诉讼金额最大的是中宇酒店案,高达4955.05万元。公司于2021年被起诉,是公司2021年利润总额的76.5倍。
以上是暴露的问题,没有暴露或潜在的公司产品质量问题纠纷,准确的金额难以统计,但以上三个案例反映了公司产品质量问题,所以恐怕会有类似的诉讼,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如死亡、群体事件等,这就是“黑天鹅”,如果涉诉金额巨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公司亏损。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询价函中要求公司解释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是否存在重大缺陷,代表投资者对公司产品质量表示担忧。如果公司决心提高产品质量,不系统地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它将给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上市蒙上阴影。
原创文章,作者:侦碳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32114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