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超30%,谁能留在牌桌上?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的很多事情,很多年前都能找到。我们也相信,2024年,我们也会感受到2023年的伏笔。

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超30%,谁能留在牌桌上?'

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增长10%和10.8%,产销量超过去年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左右,预计将超过2017年,创历史新高。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股票竞争阶段,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长放缓,增长下降。汽车公司需要抓住份额来实现销售增长。换句话说,从那时起,中国汽车就开始了内部卷。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又回到了2017年的高光时刻,怎能不让人开心呢?

我们展望2024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继续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燃油汽车的总体趋势,新行业的精彩和趋势将轮流“上演”,让人们对2024年的汽车行业市场充满期待。

谁能留在牌桌上?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够回归巅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新能源汽车的强大助攻,二是价格战的极端刺激。

这仍然是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2.6万辆,环比增长7.3%,同比增长30%,市场份额为34.5%。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830.4万辆,同比增长36.7%,市场份额达到30.8%。

就细分品牌而言,比亚迪无疑是新能源领域最耀眼的品牌。比亚迪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268万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2.29%;上汽新能源车型前11个月累计销量90.3万辆,广汽新能源前11个月累计销量49万辆,吉利新能源车型前11个月累计销量48.72万辆,长安新能源车型前11个月累计销量41.46万辆。前11个月,长城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3.17万辆,理想汽车累计销量32.56万辆。

由于新势力品牌本身的产销规模不大,对整体市场的推广作用不如上述龙头品牌明显。

2023年,当中国新能源品牌分离相当程度时,这种分化将在2024年继续下去。在某种程度上,强者会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转型越激烈,品牌之间的强弱就越明显。虽然武侠小说中没有赢家或输家,但总有更多的大品牌和厚血条杀死竞争对手。

这迫使那些没有可靠树木和独自闯入江湖的新势力品牌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方面更加努力。只有不遗余力地奔跑,他们才能有更大的可能留在牌桌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4年将是汽车企业品牌的矛盾和积极循环竞争过程。矛盾主要在于,虽然2023年龙头品牌风光无限,但第二代新能源品牌和小米等新玩家都在虎视眈眈,如果不小心,可能会被拉下来。相反,第二代品牌和后进者也是如此。各方各有优势,但也各有困难。

但对消费者来说,选择范围更广,毕竟是好事。

2024年汽车市场定局

对消费者来说,2024年注定是一场消费狂欢节。不仅价格战将继续,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产品体系和定位的逻辑正在重建。各种新技术和新术语层出不穷,真正打破了燃油汽车时代的认知和习惯。

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超30%,谁能留在牌桌上?'

让我们以扩展混合动力为例。一开始,扩展并不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业内人士认为,扩展混合动力是新能源领域的过渡性技术解决方案,因为它仍然需要消耗燃料和排放有害气体。这种做法不符合新能源汽车的价值观,主要是在电池寿命不成熟、充电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采用的妥协手段。

然而,以理想为代表的汽车公司通过极端的产品定位和大空间、大彩电、大沙发等用户体验,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忠实粉丝,给那些只有技术理论的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大多数时候,消费者不会为新技术付费。消费者更愿意为那些可见、触摸甚至负担得起的东西付费。

这一点很重要。

在我看来,消费者是有区别的。大致可以分为先锋派和主流派。先锋派消费者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容忍度更高。当年特斯拉还没有进入中国,只能以井口车的形式计入,科技和金融界的大量高端人士蜂拥而至。当时中国市场没有新能源专属牌照,只能上蓝牌,但一点也不能阻止大家对特斯拉的热情。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先锋派在任何时代都属于一小群人。而且主流派还是属于大多数。他们的购车预算有限。虽然他们也对新技术和智能配置感兴趣,但他们更关心性价比和价值。

当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超过30%时,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主要市场目标是大多数主流消费者。面对这一群体的消费特点,如果你想竞争市场份额,你只能通过无休止的内部卷、先进的技术配置和降低产品价格来赢得胜利。

因此,我们在2023年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精彩戏剧:1月份的降价、城市NOA开放竞赛、150度大电池的推出、巨头与新力量的合作、汽车企业之间的纵横结合

人民评车/人民汽车网

2023年已经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在继续前进,2024年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快,上演的“节目”也会越来越精彩。无论多么精彩,最终都要贯彻解决大多数消费者汽车痛点的基本原则。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中国汽车市场没有偶然,只有必然。祝所有网友元旦快乐!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021114311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