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底部反弹,创业板指数上涨,上证指数2900点回落,北证50指数下跌近7%。
盘面上,光伏等新能源轨道股集体反弹,欧晶科技、科士达、德业、北玻等多股涨停。跨境电商概念股表现活跃,天创时尚、龙头股、南极电商等涨停。饮料制造概念股震荡走强,威龙和皇台酒业涨停。短剧概念股一度上涨,元隆雅图涨停。在下跌方面,PEEK材料概念股集体大幅下跌,华密新材料下跌近20%。
在板块方面,BC电池、饮料制造、电子商务、短剧等板块涨幅居前,PEEK材料、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航运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而言,个股涨跌较少,整个市场超过3500只个股涨跌。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7%,深成指上涨1.08%,创业板指数上涨1.65%。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32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688亿元。北行基金全天净买入12.0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0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亿元。
01
新能源引领市场反击
昨天刚发出“a股什么时候反攻?”问题,今天的反击来了。
12月21日,虽然a股开盘一度下跌,但随后上演“V”创业板指数一度上涨2%以上,截至收盘,三大指数均收盘。其中,光伏、锂电池、风电等新能源“御三家”龙基绿能和宁德时代引领市场反击,涨幅超过4%。光伏方向最强,让市场再次看到“光的力量”。
在新闻方面,隆基新开发的BC电池转换效率创纪录,提振了光伏板块。
据隆基绿能官方微信报道,近日,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在权威认证报告中,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HBC),利用全激光图形化可量产工艺,获得27.09%的电池转换效率,创造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新世界纪录。这是隆基绿能在2022年11月创造26.81%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后的又一次突破。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决定了整个光伏产业链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太阳能携带的能量,是评价光伏技术水平的核心指标。中国光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表示,不断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是降低整个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措施。这绝对有利于促进中国乃至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光伏市场的增长也将推动整个能源转型和能源转型。
至于光伏产业的后续趋势,市场普遍认为2024年的主题是成本与利润的平衡。产业链价格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环节可能会再创新低。具体趋势取决于开工率和生产安排。
根据中信建投的最新研究报告,一些高成本产能将在2024年开始关闭。需求方面的变化应该取决于光储存&光氢平价带来的需求弹性预计将在未来2-3年内出现。目前,光伏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本轮去库周期结束后,板块β有望企稳。
02
官方媒体发声:成长“耐心资本”
今天,证券时报刊登了《壮大》“耐心资本”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评论a股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的问题。
所谓“耐心资本”,中信建设投资证券首席战略官陈果认为,是指社会保障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工业资本、具有长期投资理念的个人投资者等可以承受短期波动或退出的资本。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耐心资本”自2013年以来,保险资金使用余额从7万亿元增加到27.1万亿元,企业年金实际使用余额从4906亿元增加到3.1万亿元。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从2.9万亿元增加到27.2万亿元,非保本理财规模从6.5万亿元扩大到25.3万亿元。以养老金、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为代表“耐心资本”规模逐年上升,正成为a股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但从长远来看,中国“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总体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以养老金为例。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统计,2021年底,中国养老金资产占GDP的2.3%,与国际主要经济体相比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2021年,荷兰、冰岛、澳大利亚、瑞士和英国的养老金资产占GDP的100%以上。
“耐心资本”充分发挥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燕翔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吸引更多人。“耐心资本”。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优势“耐心资本”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耐心资本”发展潜力巨大,长期改进空间依然广阔。
目前,监管机构正在改善有利于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的政策环境。中国证监会主席易慧曼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要大力推进投资方改革,推进中长期资本市场配套政策的实施,加快国内培育“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切实提高专业投资能力和市场引领力,走自己的路。
03
外资机构发声:看好a股!
除了内部的“耐心资本”此外,海外方面也有最新的趋势。
近日,多只与中国股票ETF挂钩的期权显示出多头增强、空头疲软的信号。例如,与海外上市挂钩的中国股票ETF—最近,FXI期权释放信号——看跌期权未平仓合约数量降至一年内低点,说明空头头寸可能会逐渐平仓离场。FXI看跌和看涨期权的比率 (Put/ Call Ratio) 下降到0.4,表明市场情绪逐渐升温,FXI多空对决,多头力量增强。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也密集唱歌。
据《证券时报》报道,包括高盛、野村、摩根士丹利在内的主流外资机构最近在2024年a股市场展望中表示,预计明年a股将出现,估值修复因素引起了许多外国投资者的关注。
具体来说,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总经理、首席战略分析师高婷最近表示,预计未来12个月市场将有上升空间,一方面是估值修复,另一方面是利润改善。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总体积极因素较多。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金津对中国股市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形势的改善有望促进企业利润的复苏,由于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保持a股“高配”立场。高盛研究部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将在2024年分别实现10%和11%的利润增长,接近今年的表现。
贝莱德建新金融公司拟担任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瑞指出,展望2024年上半年,a股和香港股市都有更好的配置机会。两个市场的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
此外,在摩根士丹利最近发布的2024年中国股市战略展望中,摩根士丹利将2024年底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设定为3850点(与目前点相比,上涨空间约为13%)。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222214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