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10.28-11.03新闻汇总及评论

本周关注                             

1. 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其中氢能相关项目10个。(10月30日)

本名单是7月份首次公布名单的最终评审和批准版。氢能设备项目仍与7月份的版本一致,包括5项前沿氢发电技术、1项液氢技术、2项PEM电解槽相关技术、1项70MPa加氢站隔膜压缩机技术和1项氢气质量分析技术,如氢燃气轮机和分布式发电系统。列表中的技术有三个特点。一是以氢电耦合技术为重点,涉及氢燃气轮机、掺氨燃烧、SOEC发电等多条路线;二是新技术路线的先进布局,包括氢氨燃料电池、液氢等;三是继续支持PEM电解槽从催化剂部件到电解槽项目示范等已有突破但仍待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名单公布后,能源局还将对第一套项目和第一套设备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保第一套相关项目的实施,从项目审批、招标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二是确保第一套相关项目的顺利运行,从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待遇;三是对示范项目采取过失宽容政策。

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2. 本周,浙江蓝能氢能等企业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与此同时,本周,科技创新委员会出现了氢能企业IPO 上市即将严卡的传闻。

浙江蓝能氢能本轮融资超过1亿元,由中石化资本领导,十多家机构投资。资金将用于氢储运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线建设。同时,我们可以合作探索中石化在储氢瓶中独家大丝束碳纤维的应用。另一条新闻是关于严卡科技创新委员会的IPO,这只是一句话,但该行业的讨论热点很高。主要提到氢能领域的上市可能会更加严格,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的技术先进性、市场规模和竞争力有更高的要求。九月以来,国内氢能领域融资进入活跃期,千万级融资频发,仅本周就有千万级2例,超过1亿1例。从国内融资企业的角度来看,资本开始青睐早期项目,如本周融资的涌氢能源成立于今年,氢易能源成立于2022年。

从企业的技术环节来看,有机液体储氢、电解水催化剂、碱性电解水隔膜等核心材料和新技术路径相关企业较多。氢能仍处于早期阶段,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仍是现阶段的主要动力点,市场规模有限,使氢能企业在现阶段难以快速上市。

因此,氢能企业需要在技术和模式创新、企业扩张和快速利润之间保持平衡,这也使得投资者在选择目标时有更高的风险和挑战,投资方向也不那么明显。但在面临高风险的同时,潜在的项目也在不断出现,仍有资金愿意等待,愿意等待“赌”。在一段时间内,企业需要保持创新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而投资者需要有责任承担风险,同时更详细、更专业地寻找好的项目。

3.  Gold澳大利亚 Hydrogen公司首次在南澳开展天然氢开采试钻,发现天然氢浓度高达73.3%。

据报道,澳大利亚Gold Hydrogen公司于2022年开始筹集资金,今年10月获批在南澳大利亚开采天然氢,并开始试钻。

试钻地点是根据历史油气开采数据定位的。天然氢也被称为从地下开采的天然氢“白氢”、“金氢”、“地质氢”一般以气态存在,由地质化学反应、生物反应等产生,可视为低碳氢化合物。天然氢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经常被发现,储量相当可观,但由于浓度低,没有市场需求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随着氢能市场的开始,许多海外国家对天然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发现的储量迅速增加。今年7月,法国在洛林勘探的天然氢储量为4600万吨。据资料显示,国内油气、矿物开采时也有氢气发现的案例,国内或国内也有较大的天然氢矿。

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01政策和地方动态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上表示,中俄应加强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碳市场等新兴领域的合作。(10月19日)

2. 甘肃省张掖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氢能产业优质发展的若干措施(暂行)》的公告,并对绿氢生产和氢能应用提出了补贴政策。(10月26日)

3.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上海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行业优质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加快液氢运输船舶研发,促进燃料电池装载应用。(11月3日)

4. 《水电解制氢整流电源技术规范》由中国电工学会、阳光氢能等36个单位联合编制。(10月31日)

02技术及产品信息

1. 兴国精密机件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共同建设了中国首个富氢低碳冶炼科学装置,形成了车载高压供氢-卸压喷射-氢冶金联合平台。(10月28日)

2. 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小型平管SOEC高温电解系统。(10月30日)

3.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第二代1500nm³/h高温碱性制氢电解槽和第三代0.2MW超低能耗高温碱性制氢电解槽下线,由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鄂尔多斯国盛利华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10月30日)

4. 双良JSDJ S1系列碱性水电解槽新产品发布,电解效率高≥89%(10月31日)

5. 第二代氢燃料发动机长安汽车成功点火。(11月1日)

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03 产业链建设

1.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家年产1万吨有机液体储氢材料及配套催化剂生产厂开工建设,2024年正式投产。(11月2日)

2. 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工厂投入使用,集氢动力产品研发测试、生产制造、销售管理于一体。(11月2日)

04 绿氢市场/示范

1. 山东华电潍坊氢储能示范项目水电解氢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发布,计划建设5套1000nm3/小时的电解水制氢设备。(11月1日)

3. 陕西光电制氢当地消费项目启动,山东赛克赛斯氢能100nm³/PEM纯水电解制氢机组。(10月31日)

4. 明阳多伦工业园区风电制氢一体化示范工程位于内蒙古,建设后年制氢0.35万吨。(10月31日)

5. 预计2025年底,中国将投资建设5万吨-10万吨绿电制氢项目。(10月26日)

6. 伊利签署了阿拉善乌兰布和350万千瓦立体风光氢砂生产航空燃料一体化示范项目,年产量30万吨绿色航油。(10月30日)

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05 储运加氢站

1. 林德工程将为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提供一套日加注能力1200kg/12h@30bar的35MPa加氢站成套设备。(10月31日)

2. 浙江省温州市首个加氢站——双屿加氢站已竣工投入试运行,日供氢能力达1040公斤。(11月1日)

3. 攀枝花市首个由东方锅炉开发的西南输氢管道中试平台正式投产。(11月3日)

4. 河钢氢电综合能源供应站试运行。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加注能力约6吨/日的1个加氢站和34个充电站,可服务氢能重型卡车约350辆。(11月3日)

06 交通及多元化应用

1. 4.5T氢燃料电池冷链车将用于绿色蔬菜配送业务。(10月25日)

2. 九江线材有限公司首批110辆氢能重型卡车交付仪式在迁安九江物流中心举行。这些重型卡车将用于装载工厂的大宗物料(10月28日)

3. 渝鸿创能49吨氢能重卡“渝黔氢绿色物流干线”运输项目开始试运行。(11月1日)

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07 企业动态

1. 涌氢(深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该融资将主要用于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发和生产。(10月31日)

2. 陕西氢易能源完成近1亿元A轮融资,由中国资本牵头,西安财政跟进。(11月1日)

4. 国氢科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公司达成了氢能关键设备应用推广保险合作。(10月30日)

5. PROME捷氢科技 P4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软件开发项目获得ASPICE CL2级证书(11月1日)

6. 力石电极已完成新一轮数千万融资,资金将用于制氢电极厂的建设。(11月3日)

08 国际战略及布局

1. 为了实现政府到2030年的10GW产能目标,英国通过了1000亿英镑的能源法案,包括氢能资金。(10月29日)

2.  京畿道氢经济集群建设计划研究由韩国京畿道研究所发布,指出氢经济集群的建立。(10月26日)

09 国际制氢工程

1. 考克利尔竞立将在美国建设电解槽工厂,预计每年生产1GW电解槽。(10月30日)

2. 用于生产低碳氢化合物的沙特阿美和托普索合作示范EREACT技术。(10月31日)

3. Hymeth是丹麦电解器初创公司的第一个电磁碱性电解槽,可降低氢气生产成本40%以上。(10月31日)

4. 日本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生产公司INPEX从川崎重工手中购买Japan Suiso Energy30%的股份在澳大利亚生产3万吨蓝氢,液化氢气后运往日本。(11月2日)

10 国际储运加

1. 氢气管网第一阶段荷兰总长1200公里,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10月27日)

2. 与现代汽车公司签订合同,计划在澳大利亚开发更多的加氢站。(11月1日)

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第一套(套)重大技术装备最终名单

 11 氢能应用

1. 日本Brother Industries推出了包括燃料电池研发和氢气管道项目在内的Pureene品牌氢能产品。(10月30日)

2. 与IVECO合作,德国科隆公司Hylane采购了78辆氢能卡车。(11月3日)

3. 爱沙尼亚燃料电池公司Elcoge与氢应用技术公司Bumha合作实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固体氧化物电解电池 (SOEC)商业化技术。

END

原创文章,作者:能景EnerSc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72213224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